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壯鄉妙手回春 地球灰斑變綠 ——廣西林業人成功治理石漠化綜觀

2019-03-01 10:48:17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壯鄉妙手回春 地球灰斑變綠 ——廣西林業人成功治理石漠化綜觀

  崇左市在石漠化山區大力種植黃花梨等珍貴樹種,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雷超銘/攝

壯鄉妙手回春 地球灰斑變綠 ——廣西林業人成功治理石漠化綜觀

  河池市在大石山區通過種植核桃治理石漠化,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核桃産業基地之一。雷超銘/攝

  張慶志 關健超 張 雷

  一座座石山披上“綠衣”,一個個窮村掙脫貧困。石漠化這一頑固的“地球癌症”,遭遇了廣西林業人頑強而高明的“回春妙手”。開拓創新、腳踏實地的壯鄉林業人,把衛星地圖中廣西片區一處處灰黑斑塊,年復一年地逐步變成綠色亮點。

  2018年年底,全國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發佈,與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監測結果相比,廣西石漠化土地凈減39.3萬公頃,減少率20.4%,凈減面積超過1/5,治理成效繼續穩居全國第一。

  對症下藥 治理“地球之癌”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享譽中外的桂林山水,卻也帶來了生存之痛和發展之困。

  全國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底,廣西岩溶地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為153.29萬公頃,佔全區國土面積的6.5%,涉及河池、百色、桂林、崇左、南寧、來賓、柳州、賀州、貴港、梧州等10市77縣。廣西石漠化土地相對集中于河池和百色兩個市,面積分別為57.91萬公頃和35.07萬公頃,分別佔全區石漠化土地面積的37.8%和22.9%。

  2008年國家啟動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工程以來,廣西整合林業工程項目,因地制宜“開方下藥動手術”,取得了明顯的綜合治理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大力推進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自治區黨委、政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石漠化治理作為生態廣西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重點縣的範圍不斷擴大,資金投入持續增加。

  2008年—2015年,國家共下達廣西石漠化綜合治理專項投資27.14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3.86億元,地方投資3.28億元,治理岩溶面積136.64萬公頃。

  全區各級林業部門將石漠化治理作為林業重點生態工程著力推進。通過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珠江防護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項目,岩溶地區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監測結果顯示,廣西岩溶地區石漠化土地與2011年相比,減少4.88萬公頃,凈減35.5%。岩溶地區急、險坡面積較上期減少0.46萬公頃,不同坡度級土地水土流失明顯減少。

  在治理過程中,各地探索出“竹子+任豆”“任豆+金銀花”等10多種混交造林模式,提高治理科技含量。全區積極推廣石漠化治理林業建設“六字”方針,即“封”(封山育林)、“造”(人工造林)、“退”(退耕還林)、“管”(林木管護)、“沼”(建沼氣池)、“補”(生態補償),建立了100多個治理示範點,輻射帶動治理工作全面推進。

  通過鼓勵發展新型清潔能源,進一步鞏固石漠化治理成果。全區石山地區大力推廣使用沼氣,鼓勵發展太陽能等新型清潔能源,優化農村能源結構,減少薪材消耗,減少對石山植被的破壞,有力地保護了林草等資源。

  恢復植被 生態穩步向好

  全區林業生態建設讓石漠化盡顯頹勢。

  “從第一次到第三次的監測結果綜合分析,廣西的石漠化程度呈現出穩步減輕趨勢,植被生態品質持續提升,連續多年保持全國領先地位。”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黃顯陽介紹,就仍處於石漠化範疇的土地而言,全區極重度與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積逐步下降,佔比由2005年的26.8%降到2011年的20.9%和2016年的18.2%;而輕度石漠化土地所佔比例則相應增加,由2005年的27.5%上升到2011年的36%和2016年的38.8%;表明“癌細胞”持續受到打擊,其“生存空間”和“活躍程度”逐步受到壓制。

  全區林業部門根據國家要求,分別於2005年、2011年、2016年開展岩溶地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石漠化監測工作。此前,2011年第二次監測結果顯示,2005年—2011年間,廣西石漠化土地面積減少了45.74萬公頃,減少率為19.2%,年均縮減率為3.8%,治理成效領先全國。

  根據全國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截至2016年底,廣西岩溶地區石漠化面積尚有153.29萬公頃。2011年—2016年間,全區石漠化土地面積減少了38.72萬公頃,減少率為20.2%;年均減少7.74萬公頃,年均縮減率為4.0%。廣西成為全國石漠化面積連續減少最多的省(區)。

  與2011年相比,廣西各地石漠化程度的土地面積均減少,全區石漠化面積輕度減少5.14萬公頃,減少了18.7%;中度減少10.66萬公頃,減少了18.8%;重度減少19.50萬公頃,減少了19.5%;極重度減少4.04萬公頃,減少了47.0%。

  “人工造林和植被保護,對廣西的石漠化順向演替發揮了主導作用,貢獻率達83.4%。”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陸志星説。林業部門在岩溶地區實施的一系列生態保護與治理工程,隨著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貫徹實施退耕還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政策,有效抑制了人為破壞活動,促進了岩溶地區林草植被的保護和恢復。

  第三次監測結果顯示,全區岩溶地區林草植被蓋度66.3%,較2011年增加了3.9個百分點;改善型土地面積53.19萬公頃,退化型土地面積8.290萬公頃,改善型土地面積相當於退化型土地面積6.4倍,生態修復程度遠遠超過生態退化程度,廣西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後生態狀況“穩步向好”。

  發展林産 獻力脫貧攻堅

  曾經的石山上樹木鬱鬱蔥蔥,清脆悅耳的鳥語回蕩山間。走進廣西賓陽八仙岩國家石漠公園,但見公園裏群山連綿,秀峰突兀,岩洞幽深,鐘乳奇異,緊鄰的清水河畔靈泉汩汩,山水相互映襯。奇山、怪石、幽洞、秀水、靈泉配上碧綠林木、絢麗花草、生態田園,更有靈動的獼猴、多姿的白鷺,構成一幅“綠峰環野立、秀水繞山流”的自然山水畫。

  2017年12月,賓陽八仙岩國家石漠公園和環江國家石漠公園成為廣西首批國家石漠公園。

  石漠公園以石漠景觀為主體,以保護荒漠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沙漠資源為目的,在促進防沙治沙和維護生態功能的基礎上,開展公眾遊憩休閒或進行科學、文化、宣傳和教育活動。負責賓陽八仙岩國家石漠公園總體規劃的工程師曹虹介紹,公園將沿遊步道開展點上利用,劃為生態保育、參與體驗、宣教展示、管理服務4個功能區。其中,參與體驗區將按照弄(谷、溝)域農林旅融合的發展思路,建設神農藥草植物園、林下花谷、林谷觀猴、七彩花田、螢火營地、蓮塘荷影等,打造林農旅一體特色産業示範基地。

  圍繞石漠化綜合治理髮展特色森林旅遊,賓陽八仙岩國家石漠公園並非首例。馬山縣古零鎮弄拉屯在石山搞起了“山頂林、山腰竹、山腳藥、平地糧、低窪桑”的立體生態農業,促進了當地森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人均純收入超過6000元,入選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農業綜合案例展項全程展出。大新縣把石山旅遊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恢復建設協調起來,將德天瀑布打造成為國家特級景點,並成為全國熱播電視劇《花千骨》的拍攝地,進一步提高景區知名度,加快生態旅遊産業的發展,接待遊客人數年增長20%以上,成為增加當地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在石漠化綜合治理過程中,全區林業部門始終堅持生態治理與發展林業産業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岩溶地區有限的土地資源,特別是特有的小氣候優勢,突出發展和壯大規模化、專業化的石漠化林業特色産業。河池整市推進核桃産業,種植面積超過17萬公頃,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核桃産業基地之一。

  2018年,河池市核桃投産面積8萬多畝,産量4000多噸,産值1.6億元,核桃主産區人均核桃收入2000元以上,一萬多貧困戶因種植核桃順利脫貧摘帽。全市初步建成“萬千百”(縣級萬畝、鄉級千畝、村級百畝)核桃示範基地999個共33.72萬畝,打造了金城江區、鳳山縣兩個高效核桃示範區,走出了一條既能恢復生態、治理石漠化,又能使大石山區脫貧致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十三五”期間,全區林業部門將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充分發揮植被恢復措施在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自然修復與人工促進相結合,以植樹造林為重點,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並舉,林、農、牧、沼氣統籌,山、水、田、林、路綜合,以小流域治理為單元,加大大江大河上游或源頭、生態區位特殊地區的石漠化綜合治理力度。結合石漠化片區生態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統籌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加大石漠化綜合治理科研攻關,總結推廣典型治理模式,加大石山坡耕地、宜林地營造鄉土、珍貴喬木樹種和經濟林木開發力度,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實施石漠化重點縣石漠化治理,確保到2020年,全區治理石漠化面積43萬公頃,岩溶區喬灌植被面積保有量達400萬公頃,恢復和重建岩溶地區生態系統,促進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