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鄉村振興生活美 精準扶貧日子新

2019-03-02 14:37:55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陳夢楠

  沿著賓陽縣甘棠鎮那河村委蜿蜒的村道前行,水泥硬化的道路兩旁彩旗招展,新樓房鱗次櫛比,孩子們在操場上開心嬉鬧,村民聚在村口商討村中事業和活計。而在那河村委木塘村文化活動室前,舞龍隊正在為村文化活動中心的落成剪綵緊張排練。村民們説,現在環境好了,生活好了,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變化。

  2018年以來,那河村委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大局,全村幹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發展村級特色産業,感受到了新發展帶來的幸福。

  環境好生活美

  2018年,在後盾單位南寧交投集團的幫扶下,那河村委木塘村建起了32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動中心辦公樓,其中二層文化活動中心建築面積240平方米,舞臺面積80平方米,改變了過去木塘村黨支部沒有辦公場所的困境。

  “一年前這裡還是菜地和魚塘,一年後竟有了如此大的變化。”村民説著這裡的變化,滿臉的欣喜。

  文化中心的建成得到了幾家單位的贊助,如甘棠商會提供一批電腦、影印機、檯燈、辦公桌椅。 

  木塘村還組建了文藝隊和舞龍隊等,村民的生活越過越豐富,越過越多彩。

  那河村委還在其他基礎設施上下功夫:9個自然村硬化了13條道路、修建木塘村文化活動中心和社平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社平兒童之家、硬化木塘村球場周邊、實施綠化工程和污水排放三面光水溝工程、實施那河村太陽能路燈亮化工程、新建5個籃球場等,為村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讓村民感受美好新生活。

  “設施完善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大家打心底裏高興,對村裏的公共事業更加上心。”那河村支書黃清智説。

  政策好福利多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村裏每天都在變,給群眾帶來的“福利”不斷增加,貧困戶的感受最深。

  “以前家裏只有幾間瓦房,一家六口擠在一起。政府加大支持危房改造力度後,幫助我們家改善了居住環境,現在我們住上了安全牢固的新房子,有3房1廳1廚1衛。”木塘村脫貧戶韋增賢説。

  四壁一新,窗明几淨,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齊全,這讓韋增賢夫婦體驗到了新時代新生活的滋味,十分開心。除了危房改造,家裏種植優質稻獲得了農業補貼,孩子上學也有教育補貼,韋增賢憑著建築手藝、養殖雞鴨為家庭增加收入,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黨和政府政策好,讓我沒有後顧之憂。”那河村委社平村馮漢明是殘疾人貧困戶,家中有年邁的老母親,兒子女兒都在上學,無收入來源。為了解決他家的困難,各級幫扶人員幫他爭取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補貼、農村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教育補貼、農業補貼、基礎養老金、C類低保金、殘疾人生活補貼等多項補助。

  那河村委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0戶1085人,目前有222戶915人已脫貧,其中2018年脫貧24戶107人。去年以來,那河村委爭取到7條扶貧硬化路共5.82公里,投入資金231萬元;爭取到16戶危房改造指標;為154戶貧困戶申請産業獎補,申請財政獎補資金266358元,極大推進了脫貧攻堅工作。

  産業旺鄉村興

  “那河村委還有58戶沒有脫貧,接下來要按照‘十有一低於’目標,一一對應找出短板,發展特色産業,確保2019年整村脫貧。”那河村第一書記甘詠銘介紹,那河村委目前主要有兩個集體經濟項目,一個是內循環養魚項目,2018年有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內循環養魚項目是利農家庭農場産業示範園的一部分,該示範園佔地110畝,項目總投資約310萬元,主要包括內循環養魚、50個休閒垂釣釣位、蔬菜採摘基地、“三月三”文化主題餐廳等,覆蓋帶動36戶貧困戶脫貧增收。一個是光伏發電項目,每年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

  此外,那河村委還根據當地優質資源,積極發展村級特色産業“3+1”,即養雞、種植優質稻、種植糖料蔗以及養魚,實現村裏貧困戶産業覆蓋率達98%以上。

  目前,那河村委“3+1”特色産業覆蓋率85%,村民穩固住房達標率98.38%,基本醫療保障達標率95.17%,義務教育保障達標率100%,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