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發展特色産業 打造“脫貧王牌”

2019-03-19 10:57:17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發展特色産業 打造“脫貧王牌”

鄧明中(右)在傳授養鴿訣竅。

發展特色産業 打造“脫貧王牌”

盧雁倫(左)與第一書記查看柑橘長勢。

  本報記者 尹海明 文/圖

  村道兩旁排列著一棟棟寬敞明亮的鴿舍,鴿舍裏的鴿子“咕咕咕”地叫,村民們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在養殖場裏忙碌著……自從走上了養殖産業化的發展道路,南寧市西鄉塘區雙定鎮武陵村的村民們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面對全鎮貧困面廣、貧困度深等現實問題,南寧市西鄉塘區雙定鎮厘清發展思路、規劃項目建設、制定幫扶措施、謀劃長遠發展,發展特色産業,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順利完成全鎮脫貧攻堅任務目標。

  武陵村

  借“鴿”生蛋,村民生活日漸紅火

  身穿工服、戴著口罩、手拿臉盆,短短幾分鐘,林金寧就完成了一整排鴿捨得飼料投放。依靠肉鴿養殖,林金寧不僅成功脫貧,還成為雙定鎮武陵村頂哈肉鴿養殖合作社的骨幹。

  今年44歲的林金寧原來是貧困戶,丈夫因病無法幹活,她成為家裏的頂梁柱,家裏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經濟情況陷入困境。在村幹部的介紹下,林金寧去年進入雙定鎮武陵村頂哈肉鴿養殖合作社打工。

  在合作社打工,林金寧既能掙錢又能學到養殖技術,還加入了肉鴿養殖隊伍,依託企業的技術和市場發展肉鴿養殖。

  “我共養殖了1500羽鴿子,鴿苗由合作社提供,飼料、技術也有合作社提供保障,我們跟著養殖,信心十足。”林金寧告訴記者,今年2月,她養殖的肉鴿出籠,首次銷售就獲利1萬元。

  曾經的武陵村,因為交通不便成了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雙定鎮黨委決定依託武陵村養殖産業優勢和特色,利用各級專項財政發展資金對武陵村肉鴿養殖産業進行提檔升級,並在致富能手、産業帶頭人、企業負責人等脫貧領路人中培養選拔適合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大力開展打造農業産業示範區工作。

  早在2007年,村裏的“80後”鄧明中就建起了小型肉鴿養殖場飼養肉鴿,並逐步擴大養殖規模,養殖場漸漸有了可觀的收益。鄧明中富了起來,如何讓他帶領村民一同脫貧致富呢?

  村“兩委”幹部與鄧明中商量後,一致認為依靠個人“單打獨鬥”不能應對市場風險,只有互助合作、抱團闖市場才能增加成功的籌碼。於是,在鎮黨委、政府和武陵村第一書記的鼓勵下,2016年鄧明中牽頭成立了南寧市頂哈肉鴿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武陵村也逐步明確了“合作社+基地+農戶+村委會”的産業發展新思路。

  目前,武陵村西鄉塘區頂哈鴿産業示範區已擁有鴿舍40余棟,存欄種鴿20萬對,年出欄肉鴿300萬羽,産品遠銷廣東、海南、浙江、貴州等省,年産值超過4800萬元,已成為自治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肉鴿養殖基地。2018年還新建了肉鴿養殖科技培訓中心、肉鴿交易市場、鴿料配送中心以及日産5000隻白條鴿的現代化肉鴿加工廠,初步形成了肉鴿産業鏈。

  義平村

  “點果成金”,奏響發展樂章

  走在雙定鎮義平村沃柑基地,成片的果林依著山勢起起伏伏,一個個碩大金黃的沃柑挂滿枝頭,散發著沁人的清香。

  “在基地裏幹活掙錢,挖樹坑、栽樹、鋤草,活兒不累,一天收入100塊錢。把果樹管理好,明年沃柑挂果後還有分紅。”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對脫貧充滿了信心。

  盧雁倫是義平村村主任,也是南寧市義平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在盧雁倫的帶領下,村民們對柑橘産業熱情空前高漲,柑橘産業發展勢頭迅猛,僅僅幾年時間,基地輻射面積就達45000畝,年産量5萬餘噸,産品品種以沃柑、砂糖橘、茂谷柑為主。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南寧市義平水果專業合作社成立,輻射推廣種植,完善沃柑産業鏈,建設柑橘示範園,與農戶深化合作,共同發展。

  2017年以來,義平村柑橘種植産業蓬勃發展,但由於基礎條件限制,銷路一直打不開,為解決這一問題,雙定鎮黨委進行走訪調研,與村委、種植大戶、經銷商和班子領導進行反復討論和座談,大夥想辦法、出點子、提思路,決定在義平村原有的西瓜市場的基礎上馬柑橘市場項目。

  義平村農産品交易市場佔地約200畝,有現代化的生産線20多條,冷庫13座,平臺容納了周邊約4.5萬畝種植面積的柑橘産量,日交易量達500萬元,是目前南寧市最大的柑橘交易市場。

  因地制宜,雙定鎮打造農業産業示範區

  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位於南寧市西北部的雙定鎮,受自然條件限制,山地較多,産業單一且效益不高,群眾增收困難;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缺乏創新意識,致富沒有門路;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推動發展的能力不強……

  “脫貧致富離不開産業支撐。”西鄉塘區雙定鎮黨委書記譚哲説,雙定鎮特色養殖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産業規模較小、抵禦風險能力較低,為此,鎮黨委牽頭,因地制宜,扶持特色産業發展,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

  在扶貧産業建設工作中,雙定鎮深化拓展以“將黨組織建在産業鏈上、把能人聚在産業鏈上、讓群眾富在産業鏈上”為主要內容的“三鏈”建設,引領探索出了“黨組織+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戶”産業發展新模式,同時推動西鄉塘區頂哈鴿産業示範區、義平村柑橘示範園進行提質升級,使雙定特色農産業品牌初步形成。

  為進一步打響雙定品牌,雙定鎮2018年11月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策劃舉辦了雙定鎮首屆讚鴿文化節,集中展示了雙定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及精準脫貧工作取得的優良成績,通過宣傳推廣肉鴿、柑橘等農産品,拓寬了産業銷售渠道。

  據悉,2018年雙定鎮貧困戶脫貧33戶108人,武陵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萬元,秀山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5萬元,其他面上村也已完成既定目標。雙定鎮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3.04%降至2018年的0.59%,人均純收入從2016年的10528元增長至2018年的13236元,脫貧工作成效顯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