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 俠 通訊員 銀中輝 龔 堅
“無路政府來幫鋪,無業幹部來幫扶;住院治療得錢補,女兒如今得康復;養雞養鴨養滿欄,才得脫貧解困難……”近日,在象州縣馬坪鎮古路村的廟會上,村民覃鄉玉一曲山歌唱出了自己脫貧致富的歷程。
覃鄉玉曾是貧困戶,得益於精準扶貧政策脫了貧,還建了新房。儘管去年女兒得了重病,但由於有醫療補助避免了返貧。她把自家的脫貧經歷編成山歌,拿到村裏的廟會上唱,“以前村裏晚會演扶貧故事看了很受感染,就想通過山歌表達感恩之情,為鄉親們脫貧加油鼓勁。”
“覃鄉玉的故事,是象州推進文化扶貧的一個縮影。”象州縣縣委書記鄧應文介紹,2016年以來,該縣以貧困村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特色化為抓手,在全區率先系統地推進文化扶貧,實現貧困村與全縣同步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力促進了脫貧攻堅。
惠民宣傳助扶志
“剩男”帶女友回家,隱瞞自己的貧困戶身份,最終被揭穿……在水晶鄉馬旦村文藝晚會上演的詼諧小品,讓觀眾樂不可支,坐在台下的村民陸成新卻羞愧不已。
因母親臥病在床,47歲的陸成新不能外出打工,意志消沉,家裏窮得叮噹響,住的是搖搖欲墜的泥瓦房。他交過的幾個女朋友,一到他家就走了,小品裏就有他的影子。
“再也不能這樣活!”陸成新下定決心要改變。在扶貧幹部幫助下,他申請到5萬元貼息貸款和危房改造指標,種了5畝甘蔗,收入1.3萬元,還建了新房,終於成功領回了女朋友。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象州縣委宣傳部部長錢琳説,“文化扶貧,最關鍵是扶志,成風化人,激發農民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2016年以來,象州圍繞扶貧攻堅工作,創作文藝節目20多個,在33個貧困村開展文藝演出200多場次,用山歌、彩調、小品等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精準扶貧政策、鄉村振興戰略,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決心、信心和勇氣。
“鄉賢”文化是象州的一大特色。讓當地百姓津津樂道的是,縣委宣傳部從“鄉賢”中組織專人編寫了《扶貧山歌集》傳唱,“嶺南才子兩粵宗師”鄭小谷三次進京趕考落第後的詩作成了激勵貧困戶脫貧的勵志故事。如今,500多名“鄉賢”正用這樣的實際行動為脫貧攻堅加油助力。
完善設施強基礎
3月13日,大樂鎮嶺南村,“農村社區文化廣場”前轉動著大水車,廣場上有貼了倣古磚的文藝舞臺、打了水磨石的球場、掩映于綠樹叢中的涼亭,還有美觀大方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讓人不敢相信這曾是一個貧困村。
“兩年前,我們村是出了名的破落。”嶺南村黨總支部書記覃興全説,在開展精準扶貧以前,村裏空地上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由於沒有文化活動場所,村民愛打牌賭博,一言不合就吵鬧鬥毆。”
2017年,嶺南村籌資200多萬元建設了佔地1.4萬多平米的文化廣場,改造了綜合樓,配套建設了老年活動室、排練室、農家書屋、培訓室等,還搭建了電商服務中心、特色産品展示交易區、物流配送區等惠民服務平臺。
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讓群眾便於參與、樂於使用,有了自我展示、文化交流的平臺,村裏組織了廣場舞隊、籃球隊、文藝隊,村民體驗到了政策宣講、文體活動、娛樂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務,娛樂健身、聽講座都有了去處。
“現在誰還好吃懶做,我們就把他搬到舞臺上,曬出來。”覃興全笑著説,有了“文化因子”,大家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大有改觀。
在象州,像嶺南村這樣喜人變化的村屯越來越多。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要求,該縣強力推進33個貧困村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200多萬元為貧困村新建改擴建綜合樓16棟,文化廣場和文藝舞臺各16個,球場28個,購置影音設備28台(套)。積極開展廣電民生工程、網絡惠民工程,豐富了貧困人口的文化生活。
文旅結合促增收
新春佳節,寺村鎮白石村一年一度的鄉賢文化旅遊節,吸引了眾多遊客。
馬坪鎮古路村的貧困戶廖現年把自家草莓帶到了旅遊節上,被搶購一空。“大家都知道我的草莓好,每天都有遊客來遊玩採摘。”廖現年説,通過旅遊節推廣,這兩年他光賣草莓就收入近10萬元。
近年來,該縣提出“文化領航、特色揚帆”的思路,深挖歷史文化資源,加大非遺的保護、搶救力度,開展傳統民俗節慶活動,加快推進農文旅融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全縣旅遊産業規模不斷擴大。
在開發溫泉、涼泉等旅遊景區的同時,象州傾力打造鄉賢文化米餅節、古村落、社日文化、三月三等旅遊節慶品牌,通過舉辦活動,組織貧困戶到現場推銷農産品,使優質生態的農産品得以推向市場,增加了貧困戶收入。
據統計,2018年,全縣接待遊客412.62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32.42億元,同比增長25.13%和31.33%。670戶貧困戶1340人直接從中受益,人均增收1800元。
教育幫扶斬窮根
在象州縣民族中學,有一個班級被稱為“最牛班級”。這個50名學生的班級在歷次考試中,平均成績穩居全縣第一,而他們全部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
這個班取名“揚帆班”,是在來賓市、象州縣政協和愛心企業的幫助下成立的一個特別班級。每個學生每年可獲得資助2000元助學金。
“文化幫扶斬窮根!”象州把教育幫扶和技術幫扶作為文化扶貧的重要內容,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適齡在園幼兒免除保教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實行生活補助、學雜費減免等政策。2016年以來,全縣83596人共獲補助4532.6萬元。
象州還加大科技幫扶力度,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8348戶貧困戶從中受益。目前,全縣5413戶貧困戶共發展砂糖橘、三紅蜜柚等水果種植27703畝,種植甘蔗9556畝,人均增加收入達3672元。該縣還組織貧困戶參加職業技能培訓,2016年以來實現貧困人口轉移就業4173人次。至2018年底,該縣521戶2057名貧困人口搬離“窮窩”,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任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 郵遞區號:100040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891032 舉報郵箱:jubao@cri.com.cn 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監督電話:010-68891834 監督郵箱:jiancha@cri.cn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2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0212001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5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版權所有©199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