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柳州三江:侗家女講述侗族大歌傳承故事

2019-04-09 10:27:57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葛寧遠

柳州三江:侗家女講述侗族大歌傳承故事

吳春月(右三)和小姐妹在北京參加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柳州三江:侗家女講述侗族大歌傳承故事

吳春月和同伴們走進校園傳唱侗族大歌。

  吳春月(口述) 梁旋雲(整理)

  ■編者按 吳春月,從“侗族大歌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新民村中寨屯走來,把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侗族大歌唱出村寨、唱出三江、唱出廣西、唱響全國。她一路傳習一路歌,不但推廣和普及了優秀的民族文化,同時肩負著歷代侗族大歌傳承人的重托。出生於1986年的吳春月,成為目前三江侗族自治縣最年輕的新生代侗族大歌傳承人。本文為吳春月口述,梁旋雲文字整理。

  A 家人教我唱大歌

  我出生在廣西“侗族大歌之鄉”——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新民村中寨屯。我們這個小村寨遠離縣城,位於美麗的溶江(也叫都柳江)河畔。

  我父母年輕的時候,家鄉還沒有通公路,從村裏到縣城古宜鎮差不多要坐一天的輪船。由於交通不便,我們村裏的人很少出遠門。可就是在這樣一個貧窮、偏僻的小山村裏,村民們卻非常豁達而樂觀。老人們常挂在嘴邊的一句俗話是:飯養身,歌養心,唱歌和吃飯一樣重要!村裏的人們沒有太多娛樂方式,農閒時都會聚集在寨子裏的戲臺前唱歌、學歌,自娛自樂。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參加村裏的歌會活動。在節日裏,侗族男女歌隊通常坐在鼓樓或圍坐在火塘邊對唱,用歌來表達感情,讚美大自然。

  舉行歌會,仿佛比過年還要隆重,媽媽會拿出壓箱底的新衣(侗裝),把全家人裝扮得喜氣洋洋,然後大家一起來到寨中的鼓樓坪。

  參加歌會活動,全村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的盛裝。唱侗族大歌的場面很是壯觀,大家從前到後依次站立:孩子們站在最前排,然後是“臘勉”(侗語:年輕姑娘),再到“臘漢”(侗語:年輕男子),然後按年紀大小往後排隊,排數不論,看場地大小和人數多少。歌會人多的時候會有兩三百人,眾人放聲高歌,聲音洪亮,響徹雲霄。接下來,大家還要跳多耶舞。多耶是侗族邊唱邊跳的一種集體舞,由一人領唱眾人合唱,參與的人數越多越好,大家不分男女老幼,不分遠近親疏,不分貧富貴賤,手牽著手圍成圓圈,歌聲不斷,舞步不停。整個寨子熱鬧非凡,節日氛圍非常濃郁。

  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喜歡唱侗族大歌,是我們村寨“月也”隊伍裏唱侗族大歌必不可少的成員,幾乎每年春節都要去別的村“月也”(指侗族村寨之間集體做客),或者在別的村來我們村“月也”時唱歌。“月也”,是侗族民間文化的交流活動,交流的方式以唱侗戲和唱侗族大歌或者對唱情歌為主。我小時候最高興的是,每當我們村去別的村寨“月也”,都會抬著整頭的大肥豬回來——是去“月也”的村寨送的,然後全村老老少少在鼓樓坪上聚餐。看著村民紛紛給父母敬酒,小小的我心中産生了無比羨慕之情,渴望自己能夠像父母一樣唱好侗族大歌,給家裏爭光。

  唱歌是快樂的,貧困卻讓小小的我滿是憂愁。由於家貧,我讀完初中後家裏就無力再供我上學了。2002年,我15歲,拜了我的叔母吳探花(“侗族大歌”區級傳承人)為師,開始系統地學習侗族大歌。她既是師傅又是叔母,對我的要求更為嚴格。她一般是晚上或者下雨天教我唱大歌。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侗族大歌靠口傳心授世代傳承下來。侗族大歌的歌詞大都是古老的侗話,比喻深奧,很多我都聽不懂。侗族大歌的種類很多,按民間分類可以分為鼓樓大歌、聲音大歌、敘事大歌、戲曲大歌等。我師傅不識字,但她記性非常好,歌全裝在腦子裏。每當我遇到不懂的地方,師傅就耐心地給我講解。

  一次,我跟著師傅學《高山歌》。這首歌太難學了,不但歌詞深奧,音調還特別高,還要求咬音準確。當我遇到困難不想學的時候,師傅就和我説:“春月啊,我們家世代傳承侗族大歌,不能讓它斷在你們這一代啊!不管多難多苦,你一定要把它學會啊!我這一肚子的歌就交給你了,你要接好了,再把它好好傳下去!”

  而我呢,也許是有一定的唱歌天賦吧,跟隨師傅學習兩年下來,我的進步很大,會唱的侗族大歌有《鬧堂歌》《松鼠歌》《蟬歌》《高山歌》《撒網歌》等50多首,在村子裏已嶄露頭角。

  B 大歌唱到北京去

  2004年,我和村裏的幾位姐妹來到柳州市龍潭公園打工,在公園裏的民族村為遊客表演侗族大歌,於是我有了展示自己特長的舞臺。

  2006年,我生下第一個孩子後就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帶孩子的時候,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寨上的姐妹們一起學歌、唱歌,那真是一段快樂的時光。

  到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愛人去深圳打工了,我帶著孩子也去了深圳。雖然大城市裏的一切是那麼令人新奇,但我心裏始終牽掛著那生我養我的小村寨。沒人一起唱侗族大歌的日子好難過啊!

  到深圳幾個月後,三江的石彥輝老師突然打電話給我,説他們打算組織一個大歌隊備戰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問我參不參加。這麼好的機會我能放過嗎?

  2008年,我和我的侗族姐妹們組成的“三江組合”一路過關斬將,把侗族大歌唱到了北京,讓全國人民都聽到了我們原生態的侗族音樂。記得我們當時是多麼激動和自豪啊,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我們來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原中央電視臺),登上了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舞臺。我上臺的第一感覺是,這個舞臺真大,至少有我們村戲臺的5倍大!我突然覺得自己好渺小,有些緊張起來。但是,主持人董卿親切的笑容和溫馨的話語給了我信心。我不太記得當時她説了什麼,只記得她就像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姐一樣用溫暖消融了我的膽怯。這次我們在北京總共待了一個月,進行了三次比賽。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是我們“三江組合”是廣西幾個代表隊中唯一進入全國20強的一支隊伍,我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比賽結束後,電視臺還採訪了我,向全國觀眾介紹了我,介紹了我們的侗族大歌。

  比賽結束回到家鄉,家人及村裏的鄉親們像迎接功臣一樣到村口迎接我和一起去北京參賽的吳培茹。那時我才知道,我們參加的三場比賽,全村人都看電視直播了,對我們的表演大加讚賞。

  接下來的2010年,我和姐妹們被邀請到上海演唱侗族大歌。這也是我人生中十分值得回憶的一次經歷,因為這一次我們是飛去上海的,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坐飛機。當飛機升上藍天時,我的心仿佛隨著飛機越飛越高。

  去過北京、上海表演之後,凡是有登臺演唱侗族大歌的機會我都不放過,不管是縣裏、市裏、區裏或者省外我都去。

  C 文化傳承在路上

  幾年前,為了孩子有一個好一點的教育環境,我們舉家遷到三江縣城。因為我們村也有不少鄉親在縣城定居創業,我們就組成了一個侗族大歌隊,叫“新民組合”。夥伴們白天忙著自己的生意,晚上就聚在一起唱侗族大歌。每一次縣裏舉辦文藝活動都少不了我們“新民組合”的參與。慢慢地,我們這支侗族大歌隊就小有名氣了,同時我們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

  2015年,我們與縣文化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中心組隊排練的侗族大歌《知了叫碎妹的心》,代表柳州市參加第四屆全區基層群眾文藝會演,獲得聲樂類一等獎。同年,我有機會奔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參加首屆全國優秀少數民族聲樂作品展演。也是這一年的11月,以侗族大歌為代表的多彩非遺樂章全景展演《木樓歌海多耶情》在上海梅隴文化館拉開帷幕。我站在閃亮的舞臺上,身穿美麗的侗族服飾,和夥伴們把三江侗族原生態的《蟬之歌》《撒網歌》《琵琶歌》奉獻給上海的觀眾。

  2015年,我被評為“侗族大歌”三江侗族自治縣級代表性傳承人。2016年,我又被評為“侗族大歌”柳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現在,我被聘請為柳州市群眾藝術館、三江文化館侗族大歌免費培訓班的授課教師,為三江侗族自治縣黨政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人員、街道(社區)群眾、中小學生傳授侗族大歌。我們先後舉辦了18期培訓班,培訓學員1200人次。我們還走進中小學,開展“一校一品”特色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目前這一活動已經普及全縣20多所學校,吸引了上千名學生參加侗族大歌興趣班。

  我獲得了一系列榮譽,正是這些榮譽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到各種大舞臺去展示自己的才藝。通過走出去,我開闊了視野,不僅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認識了許多文藝界的老師,他們給予我幫助,並引領著我努力向前;我也認識了各個少數民族的朋友,知道全國各個少數民族都有像侗族大歌一樣精彩的傳統文化,這也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堅定了要把侗族大歌學好、唱好並傳播出去的決心。

  在我的影響下,我12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也喜歡上了侗族大歌,我希望他們能把侗族大歌傳承下去,把侗族文化發揚光大。

  在大歌傳承上,我近期的計劃已經列好:2019年1月至3月,和侗族歌師學習收集傳統侗族大歌曲譜;2019年4月至6月,進校園傳唱侗族大歌;2019年7月至9月,參加侗族大歌進社區活動;2019年10月至12月,參加侗族大歌成就展巡演活動。

  同時,我希望三江縣城能有一個專門進行侗族大歌表演的場所,讓侗族大歌愛好者有一個展示才藝的舞臺;同時讓來到三江的遊客都能聽到侗族大歌優美的旋律,使之傳播更遠,走向世界。

  (本文配圖為吳春月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