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扶貧小車間譜寫脫貧“大文章”

2019-05-14 14:55:44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近年來,南寧市結合各縣區實際,創新發展模式,大力扶持和服務於就業扶貧車間的發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在幫助企業降低用工成本、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及改善貧困家庭生活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逐漸實現外部“輸血”式扶貧向內部“造血”式扶貧的轉變。

  夯實工作基礎

  促進多方共贏

  為紮實做好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南寧市積極指導各縣區,通過對貧困家庭收入來源和勞動力結構摸排分析,掌握貧困家庭勞動力難以外出務工的原因,以及貧困勞動力分佈的大致情況,在普遍開展底數清查的基礎上,研究探索推動就業扶貧車間發展的方式方法。根據大部分貧困家庭勞動力由於需要照顧老人、小孩、生病的家人或輕度殘疾等原因無法外出務工,導致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難,難以通過轉移就業來實現脫貧致富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地處偏遠、經濟實力弱的村屯扶持發展就業扶貧車間,形成了行業類別繁多、發展模式多樣的就業扶貧車間,涵蓋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傢具等行業,努力解決貧困勞動者就業。截至目前,南寧市已認定就業扶貧車間116個,其中,工廠式77家、居家式14家、種養式25家,提供就業崗位10792個。扶貧車間累計帶動就業10177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661人。

  馬山縣、隆安縣、上林縣還因地制宜,把就業扶貧車間建設與易地扶貧搬遷結合起來,在縣城集中安置區附近建設扶貧車間,以“移民安置點+企業+貧困戶”的方式,引導搬遷貧困戶進廠就業。同時解決了企業招工和貧困戶就業兩個難題,達到了貧困戶穩定脫貧、企業增收、地方財政稅收增長的多贏效果。如粵桂扶貧協作項目廣西富利時投資有限公司的兒童地墊、運動場地墊生産項目,落戶隆安縣産城融合區,自2018年3月投産以來共安置300多名當地群眾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人,均為長期穩定就業。

  注重崗位培訓

  提升“造血”功能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南寧市通過鼓勵就業扶貧車間採取免費培訓、邊培訓邊上崗等方式,為吸納的就業人員提供技能培訓,提升技能水準,為就業扶貧車間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促進就業扶貧車間發展。如西鄉塘區為建檔立卡貧困戶3376戶11862人建立貧困戶勞動力信息庫,通過紮實做好貧困戶培訓意向調查,在對貧困勞動力摸底統計造冊基礎上,邀請技校教師和家政培訓機構專家到鎮上或村裏開課,提高他們的勞動力附加值。同時在貧困村設立農民工大賽分賽場,組織64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報名參加中式烹調師大賽,通過技能比拼,增強貧困人員就業脫貧的自信心,實現一人有收入全家能脫貧的目標。賓陽縣則大力開展産業扶貧帶頭人培養,主動為産業扶貧帶頭人提供系統、全面的創業培訓,重點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和創業經營管理培訓,豐富培訓內容,增強創辦者市場操作、資金、人員管理、規避風險等方面的能力。聯合農業局,針對貧困勞動力開展種養技能培訓班,著力增強貧困勞動力種養知識和能力。2018年以來,南寧市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252人,參加培訓合格的,均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和食宿交通補助。

  立足一線實際

  創新運作模式

  為精準推動就業扶貧車間建設發展,著力在扶貧車間的經營運作上打出“扶貧+創業”組合拳。

  讓扶貧車間“下延、設點”。南寧市鼓勵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延伸作用,在鄉鎮中心村開設車間,將適合分散加工的初級産品車間優先設立在貧困村,組織貧困戶中的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殘疾勞動力等特殊貧困戶以及為了照顧家庭不便外出務工的貧困對象到扶貧車間就業。賓陽縣新橋鎮務本村的泓利電子廠主要生産加工手機數據線、USB數據線等線材産品,常年有固定工人30多人,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8人,人均計件月薪在2000元左右。車間還將數據線初級加工下放到周邊貧困村,讓有條件的群眾在家裏操作,按件付酬。這些扶貧車間的工作大多操作簡單,計件領酬,時間靈活,場地不限,幫助農村群眾就近就業,高齡健康老人也能掙一些生活補貼,消化剩餘勞動力,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探索“資源+扶貧車間”共建模式。如賓陽縣依託當地傳統資源優勢,組織各鎮結合當地小五金、造紙、編織、繅絲、毛筆、油傘等傳統産品加工業發達、經濟能人多、辦廠經商頭腦靈活等資源優勢特點,盤活鎮村集體閒置房産、簡易廠房、土地等資源,以村企聯手共建等形式,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運作,大力鼓勵引導用工形式靈活、帶動能力強、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到鎮村布點設置生産車間、加工點,積極鼓勵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建廠等,創建了一批小五金加工扶貧車間、電子元件加工扶貧車間、工藝品加工扶貧車間。

  廣泛採用“3+1”等電商模式。“3”指的是三方共同合作,即生産方(就業扶貧車間農民或合作社或加工廠)+電子商務服務商+網絡分銷商(即當地的網商),“1”指的是1個地方館、1個運營中心、1個物流倉儲點。南寧市隆安縣廣西睦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聯合三鑫電子有限公司與國內的各大商場超市合作,將貿易輻射東盟各國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電商平臺,就業扶貧車間生産的産品供不應求,極大拉動了就業崗位需求。目前,隆安縣這兩家企業還擴大了生産車間及規模,睦豐家居還將生産車間輻射至上林縣紅排村及萬古村,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32人。就業扶貧車間規模的不斷壯大,將為廣大農村勞動力提供更寬廣的就業空間。

  聯結多方利益

  拓寬增收渠道

  在探索傳統扶貧車間運營模式時,南寧市採取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經營模式,有效實現了企業、貧困戶及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的共同增收。邕寧區三江告祥就業扶貧車間利用投融資平臺公司,吸納那樓鎮部分貧困戶小額信貸投入扶貧車間建設,用活貧困戶小額信貸資金,形成良性資産循環,貧困戶每年可獲得8%的分紅。利用40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扶持資金建設4棟蠶房打造扶貧車間,車間所有權歸三江村委,村集體每年可獲得4%—8%的入股分紅,預計每年可獲得16萬元以上穩定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探索出了一條安全穩妥的發展道路。此外,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到扶貧車間務工、提供桑葉等形式,每人每月可獲得1800—3000元的收入。目前該就業扶貧車間已覆蓋、輻射帶動貧困戶約324戶,涉及貧困人口約1500人。就業扶貧車間已經成為南寧市深入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確保貧困村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主要載體和重要抓手。

  (董曉花 張愛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