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田林:一根根“胖黃瓜”助農民脫貧增收

2019-05-16 17:35:37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唐志強 通訊員 石生府 黃潔):“這些年我種過大白菜、辣椒、豆角,可種來種去還是黃瓜最賺錢,我家今年種了1.8畝地黃瓜,兩個月時間不到就賣了一萬兩千塊錢。”韋善光説。讓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定安鎮渭密村36歲村民韋善光賺到了錢的這種黃瓜,比普通人常見的黃瓜短三分之一,粗一倍,看起來胖乎乎的。正是這種“胖黃瓜”幫助渭密村數千村民脫貧增收,過上了好日子。

  5月15日上午,站在渭密村2000多畝黃瓜基地旁邊的韋善光,看著地裏已基本收完的黃瓜,滿臉的遺憾之情,“太可惜了,去年第一茬黃瓜賣了45天,今年才賣20天,主要是天氣太熱了,黃瓜熟得太快,不然起碼可以多掙9000塊錢。”

廣西田林:一根根“胖黃瓜”助農民脫貧增收

正是這種“胖黃瓜”幫助渭密村數千村民脫貧增收,過上了好日子 攝影 唐志強

  儘管今年的收入因天氣原因減少了,但比起以前種水稻,種黃瓜的經濟效益還是要強好幾倍。

  “以前我們村一年種兩季水稻,單季畝産一千斤,每斤稻穀可賣1.5元—2元,扣除各種成本,每畝水稻全年收入最多3000元。”渭密村村委會副主任梁振鋒説,渭密村人均水田約0.5畝,如果僅僅依靠種水稻,每人每年收入才1500元,很難解決溫飽問題。

  “胖黃瓜”的種植讓村民看到了希望。黃瓜産量高,畝産可達到8000斤—1萬斤,每斤批發價1.5元,每畝地收入過萬元不成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是個“短平快”的種植項目,從2月底播種到5月底收完最後一茬黃瓜,短短三個月時間,村民就把錢賺到手了。收完黃瓜之後,村民接著種植水稻,9月底收完水稻,又在田裏種植冬蔬菜,依靠這些,每畝地可多收入三四千塊錢。

  韋善光家有5口人,“黃瓜+水稻+冬蔬菜”的循環種植模式,讓他家的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幾番。在政府的幫扶下,韋善光家還建了新房子。

  梁振鋒説,渭密村原有17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年來通過黃瓜種植穩定增收,已脫貧153戶,今年又有5戶列入到預脫貧的名單當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