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養牛村的“美麗蝶變”

2019-05-24 11:36:28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莫 迪 通訊員 李志高

  夕陽下,走進天等縣馱堪鄉馱堪村凈屯養牛小區,晚風撲面,空氣清新。

  馱堪鄉群眾養牛歷史悠久,如今成為支撐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大扶貧産業,2018年底已發展到7800多頭。

  養牛致富,又要清潔美麗,“牛糞”與“鄉愁”如何和諧共生?馱堪村凈屯村幹趙維業説,過去,凈屯空有其名,人畜混居帶來村道骯髒,尤其是雨天污水橫流,臭味熏天。

  凈屯有118戶,養牛村民有63戶,牛存欄150多頭。以前,養牛戶基本都將牛圈養在自家房子的一樓,“樓上住人,樓下養畜”,村裏到處是牛糞、污水。

  “讓人畜分離,將牛集中起來飼養在一處遠離住房的地方,讓村子既發展起來,又變得美麗起來。”馱堪鄉黨委書記農文傑説。屯裏出地,政府幫建,2018年9月凈屯養殖小區開始動工。養殖小區規劃佔地8畝,項目分三期實施。説幹就幹,而且“快速見效”,2019年3月一期工程建設完成,隨後村裏40頭牛搬進養殖小區。如今項目二期主體工程已經完工,總共16個飼養格欄,可集中飼養160頭牛,只等通水、通電後便可再遷入一批牛。

  集中圈養是馱堪鄉諸多養牛方式中的一種,凈屯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以人畜分離生態養殖模式養牛,當地“養牛升級版”發展有聲有色。養殖小區建成後,屯裏養牛戶陸續將牛集中起來餵養,通過集中管理、生態養殖,養牛産業轉型升級,畜禽養殖規模化和標準化水準提高,實現養牛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重收益。

  “人畜分離”的飼養模式讓更多人對養牛充滿信心。牛搬到村外後,凈屯一下子變得乾淨起來。養牛戶趙榮軍種了30多畝青貯牛料,在養殖小區養了8頭牛。“現在我把一樓原來養牛的地方整理為放農機、農用産品的地方,家裏蒼蠅少了,人住得很舒服。”趙榮軍説。

  目前除了凈屯,馱堪村大屯以及南嶺村、賢民村、啟新村、道念村等地也在大力推廣“人畜分離”生態養牛模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