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壯漢雙語審判實現司法便民

2019-05-24 11:19:53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潘雲鋒 通訊員 甘瑩瑩

  “感謝你們把基層人民的需求放在心裏,壯語巡迴法庭解決了我的難題!”近日,欽州市欽北區大寺鎮黃某握著欽北區人民法院壯語巡迴法庭法官李欽城的手激動地説。

  黃某與淩某因飼料買賣合同引發糾紛,黃某於是將淩某訴至法院。被告淩某是壯族人,普通話表達有困難,因擔心溝通不暢而拒絕到庭調解。隨後,該案因李欽城帶領的壯漢雙語審判團隊的介入而得到較好解決,雙方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案結事了。

  欽北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欽北區法院大寺法庭管轄的大寺、大直、那蒙、貴臺四個鄉鎮,轄區人口達31萬人,其中壯族人口占70%以上,轄區居民仍保留有當地壯族文化、語言、風俗習慣,仍沿用傳統生活方式,壯語是當地主要的交流語言,當地一些年紀較大的群眾在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顯得有些困難。

  當這些年紀較大的壯族群眾有司法需求的時候,如何為他們開通一條順暢的溝通之路?

  針對該問題,欽北區法院在傳統審判中引入壯語元素,2017年成立全國首個壯語巡迴法庭,配備壯漢雙語法官、開展壯漢雙語審判。出臺《壯語巡迴辦案工作制度》《壯漢雙語庭審操作規範》《壯語調解工作規程》等工作機制,對壯語案件的訴前引導、訴前調解、庭審訴訟、信訪接待等進行了規範。

  在立案時,推行“壯語訴訟申請書”,並選配法律知識紮實、通曉壯漢雙語的幹警負責訴訟服務中心的接待和立案工作,為壯族群眾提供壯語訴前引導、法律諮詢等服務。審理過程中,充分尊重壯語當事人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實行涉壯語案件專案專審,專門為涉壯語訴訟案件開通綠色通道。同時,推行壯語訴訟案件回訪制度,在壯語訴訟案件審結後,注重用壯語對當事人進行回訪,通過回訪對案件審結效果進行及時跟進,為當事人及時提供意見建議,以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壯語巡迴法庭的設立是落實司法為民、司法便民的一項重要舉措。”欽北區法院院長曹國興説。

  “審判員用本地方言釋法説理,方便了當地當事人參加訴訟活動,讓審判更接地氣。”壯漢雙語法官李欽城説。

  壯語巡迴法庭成立後,欽北區法院著力打造一支專業化的壯語審判團隊,由精通壯漢雙語的法官、司法輔助人員、人民陪審員組成,專門負責審理涉壯語訴訟案件,還特聘精通壯漢雙語且在當地有影響力的退休老法官為壯語巡迴法庭的特聘顧問,參與壯語訴訟案件的訴前聯調、訴前調解和訴訟調解等工作。

  兩年多來,該院依託壯語巡迴法庭,開展一系列的壯語審判及特色司法服務工作,不但消除了語言上的溝通障礙,而且促進矛盾糾紛化解,促進轄區各民族和諧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據統計,壯語巡迴法庭自設立以來共受理訴訟案件327件,結案311件,結案率95.11%,服判息訴率100%,無一人上訴案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