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河池:白褲瑤族的新“世外桃源”

2019-06-04 15:37:52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覃曉波 實習生 林潔琪):“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這是廣西河池市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搬遷和旅遊扶貧安置項目裏湖王尚安置點的真實寫照,332棟聯排“鄉村別墅”依山而建,與遠處風景融為一體。近日,“河池市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全媒體採訪團到裏湖王尚安置點探訪當地白褲瑤族搬遷後的脫貧生活。

廣西河池:白褲瑤族的新“世外桃源”

裏湖王尚安置點裏依山而建的“鄉村別墅” 攝影 林潔琪

  據了解,白褲瑤是瑤族的分支,主要聚居在廣西南丹縣境內,保存著不少母系社會的生活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長期以來,在白褲瑤族聚居區生活的貧困群眾面臨著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生態脆弱、産業匱乏等特殊困難。

廣西河池:白褲瑤族的新“世外桃源”

白褲瑤族的民族服飾 攝影 林潔琪

  2017年,廣西南丹縣在裏湖王尚片區、八圩社區和八圩瑤寨片區實施“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搬遷和旅遊扶貧項目,短短半年時間內,實現1.35萬人“挪窮窩、搬新家”。裏湖王尚安置點佔地1200畝,有332棟聯排天地樓,共安置1227戶6498名群眾,其中白褲瑤族群眾佔40%以上。

  南丹縣懂甲村戈立屯村民何文兵是當地的白褲瑤族,一家12口人搬進了裏湖王尚安置點。2016年,實現脫貧的何文兵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服務站,將瑤族特色農産品通過互聯網對外銷售。何文兵經營的電商還帶動了18戶白褲瑤同胞脫貧。

廣西河池:白褲瑤族的新“世外桃源”

南丹縣懂甲村戈立屯村民何文兵的樓房 攝影 林潔琪

  何文兵向國際在線廣西頻道介紹:“電子商務服務站不僅可以幫助鄉親們對外銷售農産品,還能幫助不會網購的鄉親代購各種外地的産品。”何文兵還與當地的白褲瑤族青年合作組成一個團隊,為村民提供就業諮詢、社區服務等工作。

  為順應南丹旅遊扶貧增收富民的需要,南丹縣委、縣政府打造“易地搬遷+旅遊景區+特色小鎮”等多功能佈局模式,開發建設裏湖王尚扶貧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景區,讓白褲瑤群眾安居樂業,通過旅遊産業發展帶動1300多戶近萬名貧困群眾搬窮窩、斬窮根,實現了持續長效發展。

廣西河池:白褲瑤族的新“世外桃源”

裏湖王尚安置點一排排嶄新的樓房 攝影 林潔琪

  “未來我們將合作成立一個合作社,共同開發打陀螺、瑤族舞蹈等民俗活動,通過民族特色表演帶動當地旅遊發展。”裏湖王尚安置點朵努社區黨支部書記謝振宏接受採訪時説,“大部分村民都擅長瑤族的舞蹈、歌曲,但歌舞表演沒有形成規模,通過培訓將這些舞蹈、歌曲組合成各種節目,可以吸引更多遊客到我們這裡參觀。村民還可以參加廚師、民宿管理等培訓項目,為將來景區的建設做好前期準備。”

  廣西丹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芳介紹:“裏湖王尚安置點緊鄰歌婭思谷4A旅遊景區,未來兩處將連片打造成為一整個景區,計劃把景區打造成陶淵明筆下恬靜的’歸園田居’。” 

廣西河池:白褲瑤族的新“世外桃源”

歌婭思谷4A旅遊景區 攝影 林潔琪

  “每一位白褲瑤群眾都能參與到旅遊産業開發當中來。景區目前正在打造獨具白褲瑤族特色的篝火晚會演出、打銅鼓、猴棍舞、敬酒舞,讓白褲瑤群眾參與到每個表演項目裏,這不僅有助於保存民族文化,還能促進白褲瑤群眾持續增收。” 王芳説。據了解,景區還收購當地農副産品和手工藝産品來售賣,鼓勵白褲瑤群眾在景區做餐飲、做民宿等,增加白褲瑤群眾的收入。 

  王芳表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白褲瑤群眾,可以讓他們在景區做一些基礎的服務工作,而受過高等教育的白褲瑤群眾可以吸納他們參與到景區的管理當中,共同挖掘和整理白褲瑤文化,豐富整個景區的服務、表演和文化底蘊。

  據介紹,目前“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景區臨時管委會、黨群服務中心已經建立並正式運行,投入6億元新建的“驚天動地歡樂谷”“瑤王城”“白褲瑤民俗風情文化傳承産業園”“大型山水實景演齣劇場”“夢之瑤寨”“白褲瑤生活十三坊”等中心景區、民俗民居、搬遷點後續配套項目等也正在強力推進。同時,南丹縣已與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結成旅遊聯盟,共同打造以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旅遊景區為主體,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民俗文化風情旅遊項目為補充的“大瑤鄉”品牌,力爭用1到2年的時間,將“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景區打造成5A級景區,通過旅遊扶貧,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住得下、能發展、可致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