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遙感信息測繪院專家和技術人員在開展數據採集設備、室內研判、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積極服務自然資源林業工作。 本報記者 唐廣生/攝
本報記者 唐廣生 通訊員 王俊男 林海蘭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開始的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工作,是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建設美麗中國的一項重要舉措。
2017年以來,廣西遙感信息測繪院面向全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需求,積極服務自然資源事業發展,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時空大數據,服務廣西森林資源智慧管理平臺建設,為保護八桂青山綠水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受到了林業部門的高度稱讚和致信表揚。
國家林草局資源司司長徐濟德先後兩次觀看廣西森林資源智慧管理平臺演示後説:“廣西森林資源管理在全國類似省份的平臺建設中,起碼超前3年,目前是最好的。希望能好好總結,提供更好的示範,在全國推廣。”
形勢所趨 呼喚強強合作
近年來,廣西森林資源總量快速增長,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量和森林生態價值的三增長,木材産量穩居全國第一,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自治區林業部門一位分管領導直言不諱:“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化,廣西森林資源管理和服務與新形勢下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底數不清,基礎不牢;二是手段落後,破壞資源現象監管不到位;三是辦證難,手續繁瑣,廉政風險高。傳統的資源管理方式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要求。”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指出,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試點,推動領導幹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促進自然資源資産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
嚴峻的形勢,促使廣西林業部門和測繪部門兩強聯手,共同服務廣西森林資源管理,服務自然資源資産審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障全區林業高品質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2017年7月11日,原自治區林業廳與原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就地理空間信息資源共享、林業資源調查和規劃、基礎設施與裝備共享、科研與人才聯合培養等,建立定期會晤、合作協調、課題合作研究、技術交流等機制,共同促進廣西林業各項森林資源調查、監測等林業基礎工作。
作為原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二層機構、廣西航天航空技術應用的主力軍,廣西遙感信息測繪院主動擔當了這一重任。他們依靠地理信息大數據,以自身轉型升級為基礎,找準定位,佈局信息化建設,推動林業與地理信息産業的結合,以地理信息為基礎提升林業管理綜合水準,全力做好森林資源管理的服務工作。
資源共享 服務智慧監測
據廣西遙感信息測繪院負責人介紹,該院安排技術人員到林業部門駐點跟班學習,雙方在廣西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機載鐳射雷達數據獲取及處理、森林督查工作實施方案、林木採伐監管、地理信息數據管理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特別是在研發廣西森林資源智慧管理平臺方面,廣西遙感信息測繪院提供了詳細準確的數據基礎服務,並提出了許多修改建議。
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獲取名樹古木區域正射影像,對其進行三維建模,及時獲取名樹古木的生長現狀和保護情況。
免費向林業部門提供廣西2017年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包括境界與政區行政駐地、水系、交通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2008-2009年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數據,2011年林地落界數據,2013年、2014年、2016年度林地變更調查數據;2009年至2016年多期遙感影像數據坐標轉換;2008-2009年、2013-2016年的遙感影像數據切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森林資源調查專題數據、遙感影像數據的脫密處理。
與林業廳林政處、中科院遙感所聯合開展林業森林資源動態監測調研,用於發現我區大範圍森林資源違法破壞案件。
此外,還積極開展林業資源調查監測技術研究與科技立項,聯合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完成了《基於遙感大數據的廣西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監測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申報材料;聯合廣西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完成了《基於天-空-地一體化大瑤山生態環境監控與生態環境品質評估研究及示範工程》項目申報材料等。
自治區林業部門相關領導説,在該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過創新運用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扁平可視化等先進核心技術,創新“天上看、地上查、網上辦”的工作手段,不斷夯實林業“一張圖”基礎,目前廣西森林資源智慧管理平臺實現了數據的展示、查詢、統計、分析和共享,初步實現了一網通辦、實時監管的目標,開創了廣西資源監管新局面。
完善平臺 拓展縱深服務
林業大數據是“數字廣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了“數字廣西”的總目標,為建設廣西“數字林業”指明瞭方向。
廣西遙感信息測繪院領導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表示,“我們將在保持和林業部門原有合作的基礎上,在三大方面持續拓展縱深服務。”
拓展項目合作,推廣數據應用。在遙感影像森林資源監測的基礎上,積極服務自然資源林業工作重點,開展濕地、保護區、森林公園等重點生態區域的監測工作,採用多源、多次的遙感影像實現重點生態區域的動態監測。利用GPS、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開展森林防火、營造林核查、野生動物保護、應急指揮等方面的合作。
開展技術研究,提高保護能力。通過開展數據採集設備、室內研判、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研究,有效對森林資源實行監管,提高生態環境的保護能力。
增強常態合作,推動數據共享。共同推進地理國情監測與林地變更調查等工作結合,促進數據共建共享,為相關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自治區林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充分運用遙感信息技術,強化行業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不斷整合林地變更、森林督查、三項檢查、目標責任制考核、林地保有量考核、森林覆蓋率考核等林政資源管理工作,解決當前各項林政資源管理工作的獨立、交叉、重復等問題。研發數據介面,對接現有業務系統,實現數據部門間的互通。形成廣西林業大數據、大平臺,實現智慧林業,達到林業精細化管理水準,為營造我區“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的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 郵遞區號:100040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891032 舉報郵箱:jubao@cri.com.cn 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監督電話:010-68891834 監督郵箱:jiancha@cri.cn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2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0212001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5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版權所有©199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