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寧明:創建扶貧互助組 攜手脫貧共致富

2019-07-03 11:09:03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造成農村勞動力相對不足。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推出創新舉措,在各鄉鎮村屯引導貧困群眾自願成立扶貧互助組,積極探索“扶貧互助組+”模式,發揚“鄰裡互助”的傳統美德和“能幫就幫”的精神,破解農村農業生産和扶貧工作勞動力不足難題。

  該縣扶貧互助組以困難戶、貧困戶為主體,以服務困難群眾、帶動貧困群眾共同脫貧致富為目標,按照“自願、互利、互助、能幫就幫”的原則,採取“十戶一體”“一屯一組”或“一屯多組”的形式,在危房改造、農業生産和脫貧攻堅等方面開展互幫互助工作。

  互助組的服務方式主要有換工互助、有償服務、託管服務三種。其中,換工服務是在農忙時節,互助組成員採取“我幫你,你幫我”的方式,對缺少勞動力的貧困戶進行幫工;有償服務是根據用工需求,互助組成員對有建房造屋等重要項目的貧困戶提供優惠服務,服務費根據用工天數或工程量按最低標準結算,可以幫助貧困戶解決信息不靈、技術短缺、資金不足等困難;託管服務是針對全家外出務工或者無勞動能力造成土地閒置的貧困戶開展的互助服務。貧困戶把閒置土地出讓給互助組託管,互助組又把這些閒置土地轉包給農業開發企業經營,把閒置資源轉化成經濟效益,增加貧困戶的收入。

  在建立互助組的基礎上,該縣還積極探索“扶貧互助組+”模式,激發農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帶動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如明江鎮創建了“扶貧互助組+專業合作社(富萬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扶貧互助組+産業園”〔寧明縣花山田園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扶貧互助組+龍頭企業(廣西百事康有限責任公司)”“扶貧互助組+村民合作社(利江村養牛合作社) ”“扶貧互助組+家庭農場(馱排火龍果種植基地) ”等模式,帶動1050人就業,幫助2800多農戶發展生産、增加收入。

  目前,寧明縣引導貧困群眾組建有甘蔗生産、住房保障、鄰裡關愛、養牛産業等扶貧互助組。其中,僅甘蔗互助組就組建了108個,覆蓋蔗區28萬畝,佔全縣70萬畝甘蔗種植面積的40%,帶動貧困戶2500多人。(文 陸鐵山 編輯 楊永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