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智慧筆錄系統顯神威

2019-07-10 10:38:01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智慧筆錄系統顯神威

智慧筆錄系統 製圖/何冬玲

  本報記者 王春楠 通訊員 淩 敏

  核心提示

  “如今,我們最快半小時便可完成一份高品質的筆錄製作,一起10人以上的行政案件辦結用時縮短了一半時間。”説起“崇法智慧筆錄系統”的好處,崇左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中渡警區警長許原上深有感觸。今年5月,崇左市公安局創新推出“崇法智慧筆錄系統”,並在全市公安機關推廣,實現辦案品質和辦案效率雙提升,讓基層民警真正享受到警務改革所帶來的紅利。

  1 民警辦案添“神器”

  今年5月7日晚,勞某、何某等20多名未成年人,在崇左市江州區對黃某等多人進行毆打,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崇左市公安局江州分局迅速偵破此案,並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

  案件很快轉由崇左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中渡警區辦理。該案涉及人員眾多、社會影響大,且多數犯罪嫌疑人屬於未成年人,用傳統筆錄方式固定收集證據工作量很大。許原上運用“崇法智慧筆錄系統”中“團夥性案件多人同時問話,不同審訊室之間可以授權共享內容、實時交流”的功能,以“人機問答”的方式陳述違法人員的違法情況,完成後系統自動將“菜單式”模板形成筆錄材料,提交辦案民警接收核對,6名民警僅用3個小時便完成了13名犯罪嫌疑人筆錄的製作,4個小時便完成了所有證據的固定收集,實現快偵、快辦、快結該案。

  今年4月16日,江南派出所與太平派出所合署辦公。合署辦公後,轄區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達11萬人,但全所僅有23名民警。“基層民警40%的工作都在做筆錄,牽制大量警力。”江南派出所教導員何明説,筆錄製作是公安民警與當事人溝通的第一份材料,在案件偵破的眾多環節都會涉及筆錄文書製作,是一份繁重又重要的工作。

  “廣泛使用‘崇法智慧筆錄系統’後,警力不足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緩解,可以將力量用到更為關鍵緊迫的工作中去。”何明説,截至今年5月,江南派出所打掉涉黑惡勢力團夥1個,偵破九類涉惡刑事案件8起,刑事拘留涉黑惡犯罪嫌疑人14人,依法逮捕涉黑惡犯罪嫌疑人16人,有效維護轄區群眾財産安全和社會秩序穩定。

  2  執法品質大提升

  今年5月的一個淩晨,崇左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許舜揚正和另一名民警值班,崇左市城南新區的嘉苑小區出租房內兩名女性因瑣事互相爭吵並引發肢體衝突,當時現場還有4個知情人。值班的民警只有2個,卻有6個對象需要製作筆錄,於是許舜揚決定使用“崇法智慧筆錄系統”辦理該案。讓許舜揚意外的是,他和另一名民警僅用2個小時便完成了所有筆錄的製作。

  如何提高執法辦案品質一直是崇左市公安局黨委思考的問題。崇左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支隊長鐘義祥介紹,以前有的民警製作一份簡單的報案筆錄需要將近一個小時,而且筆錄品質不高。推廣應用“崇法智慧筆錄系統”後,不僅解決了“案多人少製作筆錄效率低”的問題,還減輕了當事人的抵觸情緒和心理壓力。

  在使用“崇法智慧筆錄系統”時,民警輸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證號碼和名字便可自動關聯出其家庭情況詳細信息,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記錄和網逃記錄,完成對犯罪嫌疑人的初查。像賭博、賣淫嫖娼、吸食毒品等常見的行政案件,運用該系統,可以實現快辦快裁,並確保案件品質。同時,筆錄製作完成後還有自動檢查校對功能,筆錄中的錯別字、語病、邏輯錯誤和引用法律條文錯誤等能得到有效的提醒,確保了案件辦理品質。

  3  辦案監督更容易

  “以前公安移交過來的紙質卷宗,偶爾會出現筆錄雷同現象,一些證據的提取程式也不夠完善。”崇左市江州區人民法院刑庭庭長黃桂寧説,“現在公安部門利用‘崇法智慧筆錄系統’,可以實現對單一證據、證據鏈和全案證據進行了校驗、審查,筆錄,卷宗品質大為提升。”

  鐘義祥説,筆錄品質直接影響到執法品質。從目前推廣的情況看,“崇法智慧筆錄系統”初步解決了筆錄製作品質與效率不高、筆錄證據中存在的瑕疵、雷同、矛盾、辦案行為不規範的問題,有效防範了“一步錯、步步錯、錯到底”的情況發生。

  同時,“崇法智慧筆錄系統”還實現執法辦案“事前指導、事中監督、事後評估”的標準化流程,減少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案件處理結果不規範等情況的出現,並提高辦案品質和執法規範化,該系統“重案、大案審訊,領導及專家團隊遠程指導,在線監督”確保避免了冤假錯案的發生,切實解決了執法監督難的問題。

  今年以來,崇左市各級公安機關共辦理刑事案件1438起,依法移送起訴484起,沒有發生冤假錯案,執法辦案的品質邁上了新臺階。

  智慧筆錄系統

  不同審訊室之間可以授權共享內容、實時交流

  對單一證據、證據鏈和全案證據進行校驗、審查

  輸入身份證號碼和名字便可完成對犯罪嫌疑人的初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