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湘萍
7月10日,南寧直達香港動車首發,全程僅需3小時59分。至此,南寧、梧州、桂林3市通過高鐵已與香港實現無縫對接。桂港合作發展再添新引擎。
同一天,貴港至隆安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行。通車後,梧州-貴港-隆安-碩龍高速公路貫穿整個廣西腹地,成為西南至珠三角核心區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之一。西江黃金水道“通江出海”又有新突破。
全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廣西構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佈局。以交通對接為先導、以産業承接為重點、以人才引進為保障,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東融”步伐越來越快速、穩健。
精準發力
擘畫“東融”藍圖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的廣西,具有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優越地理位置——是全國唯一與粵港澳大灣區有省界接壤的西部省區,也是唯一與粵港澳大灣區同時具有陸地、江河、海上3種通道相連的省區。
廣西還是粵港澳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地、農産品供應地、勞務輸出地和産業承接地;粵港澳地區則是廣西引進資金、技術、産業的主要來源地,也是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
區位優越,資源互補,主動融入,願景可期。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我區聚焦發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緊鑼密鼓地相繼出臺《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2019-2021年)》《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規劃(2018-2035年)》《關於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廣西)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對接、融入大灣區找準方向、指明路徑。
循著擘畫的大筆,“東融”藍圖徐徐鋪開。
找痛點、疏堵點,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高效便捷的立體交通網——
鐵路上,廣西至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高鐵實現“公交化”;公路上,建成合浦至山口、蒼梧至鬱南等6條直接對接大灣區的高速公路;水路上,西江幹線南寧至梧州段全面升級為2000噸級航道,梧州港至南沙港貨運“穿梭巴士”高效運營;民航方面,空中互聯互通航空航線網絡佈局不斷完善,梧州、玉林、賀州等民用機場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承接産業轉移,推動多地多領域合作——
在全國闖出一條與港澳合作先行先試的新路子:務實開展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建設,打造“促進廣西特産行銷海外優質正印認證計劃”等示範基地重點項目。目前,各示範基地分別在貿易、跨境電商、冷鏈物流、檢測認證、電子信息、能源、農産品加工與流通等領域逐漸形成優勢産業和集聚趨勢。
在廣西首批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北海出口加工區,正在快馬加鞭建設北海-澳門葡語系國家産業園。計劃建成“面向全球,對接南美歐非,多邊互動,區域合作,關檢聯運”的國際轉口貿易綜合樞紐、CEPA項目下特色産業園區、西部沿海對外開放重要平臺。預計到2020年,該園區進出口産值累計將達200億元。
桂港攜手共建陸海新通道。截至今年2月,北部灣港-香港班輪累計開行378班往返,累計發運超10萬標箱,實現“天天班”開行,突顯陸海新通道時效優勢。
加快推進澳門各界十分關注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攜手粵港澳加強珠江-西江流域治理,切實保障澳門同胞的飲水安全,共同呵護母親河珠江……
找準突破口、對介面,在政策、規則銜接上努力“接通”,引進粵港澳優秀人才——
5月16日,自治區科技廳下發《關於徵集2019年度“港澳臺英才聚桂計劃”工作崗位的通知》,標誌著“港澳臺英才聚桂計劃”邁出關鍵性一步。首批將支持中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物聯網、海洋資源、節能環保、汽車、高端裝備製造、制糖等重點發展産業領域引進港澳臺英才,進一步推動三地與廣西實現科技創新與産業高品質共贏發展。
廣西主要高校均與香港建立了教育合作關係,雙方在南寧合作共建的桂港現代職業教育中心,成為廣西最大的服務香港青少年創業實踐交流平臺。
捷足先登
先行先試探路徑
一馬當先,敢為人先。
“我上午在深圳辦公,午餐後可以坐動車到賀州參加下午的會議。因為交通便利,我們將公司總部從深圳遷到這裡。”廣西軟視科技總經理李志説,該公司是一家生産研發傳統和柔性透明LED顯示屏的高新技術企業,現已落戶賀州市生態産業園。
賀州有著便捷的交通、優越的生態、豐富的資源,是粵港澳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籃子”,肩負為廣西融入大灣區發展提供先行先試、可複製推廣經驗的重任,其建設目標是:廣西向東開放合作的先行區、産業融合聯動發展的新高地、大灣區康養旅遊的首選地。
“要用發展的眼光來謀劃並主動融入大灣區建設,全力創建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賀州市相關負責人説,該市重點在産業融合上與大灣區形成良性互動合作。
一方面,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構建碳酸鈣、冶金、康養等三大産業鏈;以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為導向,重點推進軟視科技、一曜生物等新經濟新業態項目,打造新産業集群。
據統計,今年1-4月,賀州市共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130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超過220億元。其中,新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項目56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93.86億元。
早在2016年,廣西就成為繼廣東之後實施CEPA先行先試的省區,一躍成為內地對港澳開放合作的前沿,在建築設計服務等10多個服務業領域享受比內地其他省區更加開放的政策。
作為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之一的廣西産品品質檢驗研究院,攜手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打造了廣西特産行銷海外優質正印認證計劃項目,成為廣西大力實施“東融”戰略、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和深化桂港合作的具體舉措。
截至今年4月底,廣西共有32家企業的36種産品通過優質正印産品認證。其中,15家廣西土特産企業與協豐供應鏈簽約,共建港澳辦事處及倉儲展示中心。
合作統計數據在不斷刷新:今年1-5月,廣西與香港進出口貿易額190.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6%。香港在廣西投資新設企業39家,合同港資9.3億美元,實際利用港資1.14億美元,同比增長23%,佔廣西實際外資總額的45.34%。同一時期,廣西與澳門進出口貿易額0.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7.4%。澳門在廣西投資新設企業4家,合同澳資1527萬美元,同比增長294%。
共建共享
融入灣區轉型升級
攜手共建,未來已來。
“村裏的花生油一放到網上,就有訂單了。”梧州市萬秀區城東鎮思扶村駐村工作隊員蒙釗蘭説,他利用兩廣合作建成的“西江鄉上”電商平臺,幫助村民銷售花生油、甜筍等農産品,然後打包發往廣東。
萬秀區距廣東肇慶市僅1個多小時車程,是廣西“東大門”的前沿。近年來,該區發揮區位優勢,搭乘粵桂合作快車,走出了一條“東融”致富路。
這是梧州主動“東融”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目前,在梧州引進的外來投資項目中,有60%以上來自粵港澳地區;每天往來粵港澳大灣區方向的高鐵多達70對,繁忙時,通過水上穿梭巴士一天可發貨到廣州10多船……
百舸爭流,奮起“東融”。
在防城港,粵港澳大灣區是該市最大的投資來源地,目前該市新開工及在建的粵港澳大灣區投資項目94個,到位資金280.23億元。
在玉林,積極引入粵港澳民營環保科技企業,不僅為本地服裝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環境承載支撐能力,更為大灣區産業轉移提供了環境承載平臺。
在桂林,香港著名紡織製衣企業溢達集團,投入20億元在九美橋打造生態工業園“十如項目”。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認為,廣西與香港在産業、市場以及資源結構等方面的互補性,為企業的轉型提供了很好的空間。
“廣西是香港企業開拓東盟國家和西部地區市場的最佳‘跳板’。”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廣西聯絡處副主任周德智説,廣西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桂港兩地攜手共拓“朋友圈”,共享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新商機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大灣區經濟合作前景可期:
廣西將聯合粵港澳開展園區建設合作,推動粵港澳企業入園投資中馬“兩國雙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等園區,建設邊境加工産業,打造跨國産業鏈,共同開拓東盟等國際市場;
大力引進粵港澳地區知名物流企業和重大物流項目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發揮北部灣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連優勢,發展向海經濟産業;以沿海陸地和近岸海域為主,打造北部灣海洋綜合産業帶;
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企業共同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充分利用CEPA合作框架下對香港享有金融等專業服務領域更加開放的政策,在跨境金融、跨境保險、債券市場等方面加強與香港合作,邀請更多香港金融機構和專業服務機構到廣西設立分支機構,借道廣西深耕東盟業務,共享金融開放“紅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 郵遞區號:100040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891032 舉報郵箱:jubao@cri.com.cn 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監督電話:010-68891834 監督郵箱:jiancha@cri.cn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2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0212001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5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版權所有©199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