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 秋 實習生 勞小芹 劉 芳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7月12日,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內,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信息平臺正滾動顯示一組數據:去年,北部灣港開行至重慶等方向的班列達1154列;今年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主幹線實現高速增長,僅上半年北部灣港開行至重慶等方向的班列已達1017列,同比增長203%,超進度完成半年目標……來自重慶、廣西、貴州、甘肅、新疆、青海、雲南、寧夏、陜西等西部省區市的陸海新通道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運營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歡欣鼓舞。
從提出構想至今,短短兩年多,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正由我國西部地區快捷的開放大通道進階為國際高度關注的跨國跨區域合作大通道。廣西是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交匯門戶和陸路幹線關鍵節點。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廣西協同區內外全力推動跨區域聯動、陸海聯運、物流集聚等,將陸海新通道建設作為貫徹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五個紮實”新要求、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牽引工程,帶動廣西新的開放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共建共享拓展合作
國家對陸海新通道寄予厚望。這條新通道,不僅是物流大通道,也是産業合作大走廊、開放發展經濟帶,更是西部省區市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大舞臺。
今年5月,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陜西簽訂框架協議,陸海新通道“朋友圈”擴大到9省區市。“西部地區各省區市就推動陸海新通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跨省、跨國、跨領域全面合作局面。”自治區商務廳廳長蔣連生透露,今年,西部12省區市有望都加入到共建陸海新通道中,西部大開發即將實現抱團發展的新局面。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陸海新通道建設。廣西作為直接發起者和共同推動者之一,在建設中持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今年上半年,廣西代表團分赴越南、新加坡等東盟國家以及黔渝川3省市和港澳等地區進行宣傳推介,動員各方合力加快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達成一系列共識,得到各方積極響應。
陸海兩大幹線常態化運行
6月30日,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正式開通運營,這標誌著陸海新通道集裝箱樞紐港——欽州港可實現海鐵、公鐵聯運零距離接駁轉運,將有效解決鐵路港口聯運、公路鐵網聯運的“最後一公里”難題。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是廣西加快推進陸海新通道的重大舉措。
建設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是關鍵。當下,陸海新通道建設陸海兩大幹線實現常態化運行,已由“提戰略、打基礎”轉入“破瓶頸、快發展”的新階段,從“通”向“暢”邁進。
“北部灣港是雲南製造業原材料進口和産品出口最主要的出海通道。”談到陸海新通道的飛速發展,中鐵集裝箱運輸公司雲南分公司總經理楊巨玲感受頗深。她説,昆明-北部灣港班列開通後,受到雲南企業的熱烈歡迎。今年上半年,通過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雲南發往北部灣港的集裝箱運量達13萬標箱。對於雲南企業來説,北部灣港口的運輸成本最低且物流時效最高。
據介紹,西部省區市已開通至北部灣港的8條海鐵聯運班列,其中北部灣港至重慶、成都、昆明實現雙向常態化運行,北部灣港至蘭州、貴陽、宜賓實現雙向對開。北部灣港開通外貿航線24條,並成功開通至南非的第一條外貿遠洋集裝箱航線。北部灣港至新加坡班輪每週2班常態化運行,至香港班輪實現天天班。
此外,中越(南寧、憑祥-河內)跨境直通班列實現每週1-2班常態化運行,重慶、成都、青島、蘇州、鄭州、武漢等地相繼開行經廣西憑祥到越南河內的跨境班列。
物流綜合成本明顯下降
7月10日,一艘國際貨輪抵達欽州保稅港區口岸,該貨輪集裝箱産品陸續運到欽州港海關陸海新通道專用查驗平臺,在快速辦結通關手續後,于當天全部放行。企業通過提前申報、預約查驗,貨物當天申報即可放行,大大降低了貨物通關時間和成本,物流綜合成本明顯下降。
陸海新通道建設為廣西口岸進出口貿易帶來了快速增長。南寧海關關長王志介紹:“通過建立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海關監管系統,南寧與重慶、成都、貴陽、蘭州海關實現了通關數據整合共享、業務執法協作配合,5省區市之間的貨物進出口更為順暢。今年以來,南寧海關進一步優化調整通關作業環節,在陸路邊境口岸全面推廣應用‘提前審結、卡口驗放’模式,不斷提升沿海口岸進口提前申報比例,整體通關時間得到有效壓縮。”據統計,今年1-6月,廣西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18.48小時,比2018年12月壓縮17.16%,而同期全國平均水準為44.43小時。
與此同時,經過採取西部省份跨區域合作、協同鐵路運價下浮、北部灣港降費優服等措施,陸海新通道實行“一口價”“一票制”,渝桂班列整體運價從8000元/標箱降至5000元/標箱,與傳統江海聯運基本持平,但運輸時間卻縮短15天以上,綜合物流成本明顯下降。
如今,在陸海新通道上,來自“一帶”與“一路”沿線國家的資金、商品等要素熱流涌動,活力迸發。未來,廣西有關各部門將加強合作協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共同破解陸海新通道建設中還存在的“不通”“不暢”“不密”和綜合物流成本偏高等瓶頸問題,實現“暢通、高效、經濟”的目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