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雜技之光 璀璨綻放

2019-07-16 13:15:37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趙 娟

  由文化和旅遊部、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第十屆全國雜技展演,將於7月17-28日在南寧舉行。

  本屆展演共有40個雜技、魔術節目和6部雜技劇參演,共演出19場。參演劇(節)目均為2015年以來創作首演的原創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兼具藝術性、技巧性、觀賞性,突出創新性和獨特性。雜技、魔術節目涵蓋了爬桿、抖杠、空竹、球技、柔術多個類型,體現了高、難、險、奇、趣的特點。首次納入展演的雜技劇中,既有革命題材劇目《紅色記憶》《渡江偵察記》,也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劇目《百鳥衣》《夢回中山國》《岩石上的太陽》《小橋流水人家》。全國雜技精英大展身手,將為觀眾奉獻多場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雜技盛宴。

  《百鳥衣》:創新演繹民間傳説

  由廣西演藝集團雜技團創作演出的大型壯族魔幻雜技劇《百鳥衣》,將作為開幕劇目登上本屆展演舞臺。

  《百鳥衣》取材于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説:在一個遠古的羽人部落,壯族人文始祖布洛陀昭示鑄鼓人古卡,要他將銅鼓上蘊藏著壯家幸福密碼的紋飾描繪到花山千仞絕壁之上。古卡邂逅承擔著同樣使命、已幻化為壯家姑娘的太陽鳥——依俚,他們一見鍾情,互訴衷腸。古卡率鄉親們攀登崖壁作畫屢屢受挫。依俚召來百鳥獻出彩羽,編織成百鳥衣。古卡身穿百鳥衣,在花山崖壁上自由翱翔,揮毫作畫。曠世奇作花山岩畫橫空出世,柔情萬種的依俚魂歸太陽……蹬技、柔術、轉碟等經典雜技藝術與花山岩畫、銅鼓等壯族文化元素的巧妙結合,使得該劇精彩紛呈。

  《夢回中山國》:再現戰國時代風雲

  河北省雜技團演藝有限公司創作演出的雜技劇《夢回中山國》,是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于2018年11月9日在石家莊首演。該劇以《戰國策》中《陰姬與江姬爭為後》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中山王與陰姬之間令人扼腕的愛情悲劇,藝術地再現中山王、陰姬、江姬、司馬喜、季辛等歷史人物形象。該劇以雜技表演為主,融合舞蹈、武術等藝術形式,表現戰國時代中山國特有的慷慨悲歌(音樂)和“跕屣”(舞蹈)等藝術技巧,並以瀏覽展示的手法,在舞臺上再現中山國時期山形禮器、雙翼神獸、連盞燈及四龍四鳳方案等精美的工藝品,再現戰國時代風雲,表現燕趙大地興亡代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

  《紅色記憶》:追憶紅色經典

  山東省濟南市雜技團創作演出的《紅色記憶》,是一台將樣板戲內容重新拼貼組合,從電影、山東民歌、戲曲、京劇、歌舞等藝術作品中吸取靈感,以創新的雜技技巧作為交集,突出紅色經典文化色彩的雜技劇。該劇由《鐵道遊擊隊》《紅燈記》《智鬥》《沂蒙》《智取威虎山》《白毛女》《地道戰》《紅色娘子軍》《英雄兒女》等9個板塊組成,以驚險奇異的雜技技巧和巧妙創新的現代舞臺語言,完成了一次對紅色經典的追憶。

  為強化該劇的觀賞性、娛樂性,編導調動了各種時尚元素。如《地道戰》一場,使用了柔術、草帽技巧和驚險刺激的“鑽圈”進行雜技詮釋,在緊張驚險的劇情中增加了許多幽默詼諧的情節,亦莊亦諧。

  《岩石上的太陽》:有機融合傳統與現代

  由寧夏銀川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雜技劇《岩石上的太陽》,以寧夏賀蘭山岩畫為素材,講述了一個遠古的神話故事:距今幾千年前,賀蘭山下生活著諸多原始部落,其中太陽部落、月亮部落和豺狼部落是3個較大的部落。少年太陽神結識了月亮女神,愛的萌動讓他變得越來越勇敢。月亮部落中有人垂涎月亮女神而不得,由愛生恨,引誘狼王發動了對太陽部落和月亮部落的侵略戰爭,擄走了月亮女神。少年太陽神帶領眾人討伐狼王,剷除了邪惡,拯救了月亮女神,捍衛了森林的和平。

  該劇以雜技技藝為本體,保留柔術、繩技、頂碗等經典雜技技巧,融入大飛輪、蹦床等姊妹藝術,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了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科技的融合。

  《小橋 流水 人家》:詩意演繹江南之美

  雜技劇《小橋 流水 人家》的故事發生在明朝永樂年間:採蓮女小喬與運河船工劉水在生活勞作中相遇,一見鍾情。大明王朝欲結天下萬方之友好,開闢聯結世界的海上通途。三保太監廣組船隊下西洋,劉水因高超水性被選為水手頭領,無奈惜別戀人。西航船隊途中突遇狂風巨浪,劉水與眾船工劈波斬浪,奮勇向前。別後,媒婆紛至遝來為小喬提親,小喬思念遠方戀人,抵禦誘惑堅守情義。遠航船隊滿載歸來,劉水與小喬有情人終成眷屬。

  該劇由江蘇省雜技團創作演出,為國內首部融入古典詩詞文學的雜技劇,用詩詞歌賦的文學意境之美推動劇情發展,用雜技與詩詞演繹江南之美、講述中國故事,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渡江偵察記》:經典故事耳目一新

  江蘇省南京市雜技團創作演出的雜技劇《渡江偵察記》,以雜技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故事:1949年春渡江戰役前夕,人民解放軍為深入了解敵方的江防部署,某部派出一支偵察小分隊,冒著生命危險渡江偵察,出色地完成了偵察任務,獲取到了江防部署圖。

  該劇在原創性上下足了功夫,為了塑造出偵察兵“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特性,充分發掘雜技藝術驚、險、特等特點,緊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調集高空攀躍、翻騰特技、魔術懸宕等多種藝術形式,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劇中還巧妙融入江南評彈的藝術元素,以“説書人”的角色串引劇情,既便於觀眾儘快融入歷史情境,也為整部劇增添了江南文化風韻。

  特別提示

  本屆展演力爭辦成“雜技藝術的盛會,人民群眾的節日”,推出一系列惠民便民舉措。演出票價以50元、80元惠民票價為主,最高不超過180元。所有演出門票均同步開設線上及線下便民購票通道,觀眾可通過“廣西文化惠”微信公眾號及官方網站在線選座購票,並可在南寧劇場、廣西音樂廳、廣西兒童劇院3個票務網點現場購票。南寧市民還可以使用“廣西文化惠民卡”購票,充值200元,補貼200元,同時享受六折購票的優惠。展演期間,還將組織開展專場惠民演出和系列文旅融合活動,讓人民群眾共享雜技藝術發展成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