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大瑤山中把蛇養 小山村裏的“黃金産業”

2019-07-17 17:43:15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溫國祥 通訊員 韋哲):“一條蛇從孵化到出欄,大約長到4斤,投資約120元,售價達300元左右,收入可觀。”近日,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加司村支部書記韋柳説道。在加司村吞樂屯及其周邊村落,許多在縣城居住的人紛紛回鄉養蛇,掀起了養蛇致富熱潮。在這大瑤山中,蛇産業已經成為“黃金産業”。

大瑤山中把蛇養 小山村裏的“黃金産業”

韋方寧查看蛇蛋孵化情況 供圖 大化縣宣傳部

  山裏養蛇 城裏生活

  最先發展養蛇的是吞樂屯村民韋方恒及其堂哥韋方泉。

  2000年初,韋方恒與韋方泉攜妻先後在廣東湛江、廣西靈山、欽州等地的火磚廠務工,每家的月收入逾萬元,並在大化縣城建起了房子,生活過得順心幸福。

  2013年,兄弟倆結束打工生涯,由於對蛇類養殖産業有所了解,二人萌生了回家養蛇的念頭。隨後,韋方恒在老家建造蛇房,並購進3000枚水律蛇蛋,聘請弟弟韋方寧及弟媳幫育苗飼養。韋方泉則在百敢屯租用土地建造蛇房,購進1000枚水律蛇蛋進行孵化試養。

  首批養殖,一帆風順。2015年冬,韋方泉營業額達23萬餘元,純收入10余萬元,韋方恒也獲得30余萬的收入。“打工月薪太低,不如回家養蛇。”兄弟倆説。

  但養蛇之路很長,過程中不乏出現各種意外。2016年冬,由於線路故障,山中長時間停電,導致1000多條蛇感冒,韋方泉請來獸醫和專家,但已經無法挽回,病蛇相繼死亡。據韋方泉介紹,養殖蛇不像野生蛇那樣深藏洞穴冬眠避寒,而是通過電熱恒溫控制達到長年正常生長。

  2017年冬,線路故障再次出現,又有1000多條蛇感冒。這一回,韋方泉直接往縣城的醫院跑,買來人用感冒藥進行治療,保住了幾百條蛇。遭遇兩次停電造成損失之後,韋方泉買來發電機備用,避免斷電狀況的發生。

  “只要掌握孵化、餵養、保溫技術以及蛇的生活習性,避免被咬傷,養蛇基本沒有太多的風險,是一項穩定增收的投資。”韋方泉説。據介紹,2019年,韋方泉所養的蛇可産蛋近萬枚,加上商品蛇銷售,收入可達20余萬。

  已經搬遷到縣城居住並有穩定收入的吞樂屯青年韋松森、韋宇平等人看到養蛇的前景後,相繼回鄉養蛇。吞樂屯出現了村民在山裏養蛇、在城裏生活的景象。

  富貧攜手打造“黃金産業”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為發動貧困群眾參與養殖,在村黨支部的引導下,韋方泉和韋方恒為發展養蛇的村民傳授經驗,必要時兄弟倆還會為養蛇貧困戶提供物質上的支持。

  聽聞村民韋方年、韋慶昌苦於沒有資金,養蛇無法起步,韋方泉和韋方寧分別給他們賒了2000枚和1000枚蛇蛋,並在技術上進行指導;聽説韋強等貧困戶由於沒有資金建設冷凍庫,韋方泉免費為他們冷凍飼料。

  村裏殘疾老人韋慶飛早前通過養殖肉豬、肉牛、山羊以及依靠兒子、兒媳外出務工,已經實現脫貧。2018年 ,韋慶飛也打起養蛇致富的算盤,他與兒子一起建了200多平方米的蛇場,購進1200枚蛇蛋,發展自家的養蛇産業。從建蛇房到孵化、育苗,韋方泉都為韋慶飛一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有一次韋慶飛遇到問題,我到他們那一看,原來是蛇蛋的血絲斷了。”韋方泉説,“這種情況,我也遇見過不少。我也樂意幫助大家,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大瑤山中把蛇養 小山村裏的“黃金産業”

韋方泉在察看蛇的生長情況 供圖 大化縣宣傳部

  在韋方泉的幫助下,如今韋慶飛蛇場內已存欄800余條水律蛇,每條平均3斤左右,按75元一斤售賣,預計今年收入可達10余萬元。 

  村支書韋柳積極帶頭發展養殖。2018年,韋柳引進1500枚水律蛇蛋進行孵化,並成功孵化出1420條,成為孵化率最高的養殖戶。現在平均每條蛇已有3斤多了,計劃12月份出欄800條,預計純收入10余萬元。在韋柳影響下,他在縣城居住的三個哥哥也回鄉養蛇。

  據了解,目前,吞樂屯養蛇大戶共有16戶,全村養蛇群眾已達30戶左右,其中貧困戶7戶,養蛇規模達4萬多條,預計收入逾千萬元。如今,加司村正努力動員更多的群眾發展蛇類養殖,努力把蛇産業打造成“黃金産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