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田林: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 助力脫貧攻堅

2019-07-19 17:28:02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林潔琪 通訊員 岑冉鑫):“今年合作社為社員低價供應化肥,開展5次芒果實用技術培訓,還實行統一外觀包裝銷售,提升産品市場競爭力。”近日,廣西田林縣富麗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傅旭安談及合作社發展情況時,對2019年的芒果市場信心滿滿。

  這是田林縣在推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大力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一個縮影。

 專業合作社:建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7月的早晨,田林縣樂裏鎮新寧村萬畝芒果種植示範基地裏碩果纍纍,正在忙碌的果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加入合作社就是好,服務有人管、技術有人教、銷路有人跑,我們只管抓好生産,我種植了15畝芒果,收成後由合作社聯繫企業直接到芒果園收購。”村民黃德夥高興地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

田林縣樂裏鎮新寧村群眾在果園裏采收芒果  攝影 黃衛平

  樂裏鎮萬畝芒果種植示範基地由田林縣富麗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基地)作示範帶動,吸引農戶土地流轉入股面積約1025畝,輻射帶動全縣土地流轉近6.513萬畝,完成芒果種植10.57萬畝。

  得益於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短短兩三年,新寧村從貧困村華麗變身為家喻戶曉的幸福美麗新農村。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僅帶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提高了農産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現已成為田林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助推器。”田林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林正豐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2

群眾在採裝芒果,新鮮採摘的芒果準備外運  攝影 黃衛平

  新型職業農民:帶動發展脫貧攻堅特色産業

  “參加技術培訓後,我掌握了飼料調配、病情的判斷和治療等技術,引進的雞苗成活率達95%以上,單只重2公斤以上,每只雞賺4元,年收入達10萬元。”田林縣八渡瑤族鄉百六村村民黃定傑説,“目前養雞場規模已達到1.5萬羽,採用自動上料飼喂、機械化自動清理糞污等新技術,實施無公害養殖。”如今,黃定傑是當地有名的養殖大戶,也是田林縣貧困群眾通過參加技術培訓,發展産業脫貧致富的一個典型案例。

  田林縣定期選派新型職業農民到産業(核心)示範區等地參觀學習,吸取現代特色農業産業發展和水果種植的經驗,先後組織舉辦職業技能培訓14期655人次,認定各類專業初級新型職業農民497人,其中貧困人口312人,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幾年來,我縣許多農民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收穫良多。學員們不僅提升了科技文化素質,轉變了思想觀念,還開拓了視野,對發展農業特色産業增強了信心。”田林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羅俊書説。

  家庭農場: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走進田林縣六隆鎮平細村竹海之都家庭農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竹林,一根根八渡筍破土而出,十多個農民正在採摘、裝箱、上車。農場主人譚剛友介紹,竹海之都家庭農場成立於2017年,以“基本工資+滿勤獎+提成”的綜合待遇,吸納貧困戶進農場打工,促進貧困戶穩定脫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3

田林縣六隆鎮“竹海之都”家庭農場務工群眾正在采收八渡筍  攝影  黃衛平

  譚剛友憑藉超強的膽識,精細的管理,致富的門道,帶動周邊群眾樹立勤勞致富的理念,讓更多的群眾主動加入到發展經濟中來,為群眾脫貧致富樹立了標杆。在家庭農場這種新興致富新模式的帶動下,留守農民紛紛變身“種養專家”,紛紛鑽進竹林裏做護理、忙采收,在家門口撬動經濟。

   “竹海之都家庭農場以生産經營八渡筍為主,八渡筍種植面積105畝,年收益9萬多元,農場不僅每天為每位務工的貧困群眾發150元的工資,還設立了月滿勤獎每人每天170元,農忙時工資提成每天200元,人均年工資收入可達1.8萬元左右。”譚剛友説,“現在農場效益逐年提高,利潤穩定,市場前景和發展勢頭都非常好,竹海之都家庭農場將繼續為進場打工的貧困戶提供優質的工作崗位,助力貧困群眾獲得穩定收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