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追尋楷模足跡 我們奮力前行

2019-07-29 09:07:12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這是一次感人肺腑的心靈震撼,這是一場寓意深刻的精神洗禮。

  7月28日下午,自治區黨委禮堂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時代楷模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這裡舉行,全區14個設區市和106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設分會場。

  報告會上,主會場與分會場的3.7萬多名黨員幹部全神貫注,大家一起回顧黃文秀同志短暫而精彩的一生,學習她在平凡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崇高精神。

  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一點點瞬間,一個個故事……在黃文秀同志的親人、同學、同事以及新聞記者等5位宣講人情真意切的講述下,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如同情景再現,觀眾不禁熱淚盈眶,激動萬分。

  講得精彩,聽得投入。黃文秀同志把踐行對黨的誓言作為畢生追求,立志為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播灑汗水、奉獻青春的故事感人肺腑。報告會結束後,許多幹部群眾仍在熱烈討論,交流聆聽報告的心得體會。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報告會中的所感所學帶回去,與更多人分享,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楷模的故事正感動越來越多的人。

  從7月12日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辦的首場報告會開始,宣講團成員先後來到革命老區河池,來到來賓市,走到邊關崇左,再到黃文秀的故鄉百色。通過巡迴報告,大力宣傳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和社會各界向楷模學習。

  7月15日,在河池市的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上,來自河池市委各部委、市級國家機關各委辦局、各人民團體、駐河池中直區直單位、各大專院校的黨員幹部代表聆聽報告。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黃文秀堅定的理想信念,學習她在平凡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崇高精神。

  “共産黨員就要敢於擔當,敢於衝鋒在前、吃苦在前,不計個人得失,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7月16日,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來賓市行政中心舉行,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武宜村第一書記謝慶發在聆聽黃文秀的事跡後,心潮澎湃。會場上,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許多聽眾為黃文秀的精神所感動、所鼓舞。

  學習楷模,就要以榜樣為標杆,找差距、抓落實。李立群是來賓市興賓區新聞中心主任,她在聽了黃文秀的事跡後表示:“黃文秀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用微弱的信號向‘廣西雲’傳送視頻稿件。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我們要向黃文秀學習,不畏艱險,哪有新聞哪就有我們。”

  掌聲和淚水背後,是人們對黃文秀的思念和敬仰,更是在凝聚心中的信念與力量。7月17日下午,黃文秀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崇左市人民會堂舉行,報告會掀起了幹部群眾向黃文秀學習的熱潮。

  在崇左市市直事業單位工作的張秋婷聆聽報告後深受感動:“黃文秀讓我看到了一名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的擔當。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向黃文秀學習,兢兢業業、一心為民,在崗位上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崇左市公安局民警謝娟説,楷模的事跡讓她的信念更堅定了。“在今後的工作中,更要忠誠擔當、捨身忘我,為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雖然黃文秀離開了我們,但楷模的精神永駐在心。”正如宣講團成員、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蔣丹丹在報告中所説,黃文秀同志生於百色這塊紅土地,長于這塊紅土地,又把年輕的生命獻給了這塊紅土地。

  7月18日,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來到黃文秀的故鄉百色市。“文秀書記不忘初心、不懼艱險,全心全意投入到扶貧工作中,這種紮根基層、樂於奉獻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淩雲縣泗城鎮後龍村第一書記、2014屆廣西選調生於洋説,他要學習黃文秀的精神,以更加堅毅的信心、更加執著的幹勁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中,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成明説:“文秀同志帶領村幹部和群眾大力發展産業,極大改變了貧困村的落後面貌,我們會像她一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走好脫貧攻堅新的長征路。”

  作為優秀青年共産黨員代表,黃文秀帶給我們的感動,賦予我們的力量,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正能量。

  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8級研究生藍啟先説:“黃文秀毅然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回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基層工作,這種可貴的精神品質激勵著我們廣大年輕學子,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新時代好青年。”

  廣西民族大學青年教師吳大為表示,黃文秀同志的故事或許很平凡,但平凡中彰顯崇高精神。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正是許許多多如黃文秀這樣的優秀扶貧幹部,用行動詮釋了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文秀走了,我們來了。”宣講團每走過一個地方,給當地幹部群眾帶來的是感動,是洗禮。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廣大黨員幹部把心中感動轉化為奮發作為的強大力量,把榜樣力量轉化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動力。追尋著楷模的足跡,無數人奮力前行,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梁瑩 廖慶淩 盧彬彬 周政光 淩聰/采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