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半年鋪就全年綠

2019-08-09 16:34:03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半年鋪就全年綠

  七坡林場採取“抽針補闊”的方式在松林下套種闊葉鄉土樹種。16年生的松樹每畝留50株,3年生的灰木蓮、楓香等10多個鄉土珍貴樹種按品字形與松樹混交。雷超銘/攝

  本報記者 袁 琳 通訊員 張慶志 張 雷

  上半年我區完成植樹造林251.14萬畝,超額9%完成國家下達的2019年度任務,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跡地人工更新、退化林修復、桉樹萌芽更新、中幼齡林撫育也取得好業績,大規模國土綠化呈現全面推進新格局。

  今年5月,在國家林草局舉辦的全國營造林管理高級研修班上,廣西就國土綠化工作、古樹名木普查及保護管理、村屯綠化工作進行典型發言,成為全國林草業學習借鑒的樣板。

  A 借多方之力,推動大規模國土綠化

  據介紹,近年來,我區通過搭建財政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多元合作投融資平臺,推動大規模國土綠化。

  自治區黨委、政府先後實施了“金山銀山”、油茶“雙千”計劃、“綠美鄉村”建設等重大林業工程,2011年至今累計投入財政資金26億元,種植苗木3000多萬株,綠化美化村屯13.96萬個,基本實現村屯綠化全覆蓋。

  同時,國開行廣西分行、農發行廣西分行、農行廣西區分行等金融機構合力授信國家儲備林基地、林業生態保護等項目累計800億元,全區累計新建和劃定國家儲備林約800萬畝,完成建設任務居全國第一。此外,我區還積極引進企業資金打造特色經濟林、木材加工、傢具製造等産業,鼓勵群眾投資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茶園,發展鄉村旅遊産業。據統計,全區累計有3181個村屯建有休閒小區,建成微果園、微菜園和小花園14873個。

  眾人植樹樹成林。為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國土綠化行動,我區林業部門開展了“黨政軍民義務植樹”“種好樹、優生態、惠民生”“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義務植樹達4.5億株。

  B 止“毀綠”行為,提高森林之生態功能

  2019年,我區封山育林25.82萬畝,跡地人工更新68.34萬畝。在山體陡峭、基岩裸露度高、造林難度大的石山區以及公益林區實施封山育林,禁止進行商業採伐、開荒、採石、取土、砍柴、放牧等破壞活動。建立公益林補償穩定機制,爭取中央和自治區逐步提高補償標準。目前,全區已全面禁伐天然林。

  停伐之餘,林業部門在生態系統退化嚴重、種質資源缺乏、單靠封山育林難以恢復植被的地方,強化人工種植,加快植被恢復進程,提高森林生態功能。

  得益於一系列的治理和恢復措施,廣西石漠化土地面積相比2011年減少了38.72萬公頃,減少率為20.2%,是全國8個石漠化省區中石漠化面積減少率最高的省區。

  目前,我區林業生態建設持續發力。上半年珠江防護林工程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復、沿海防護林工程人工造林均完成年度任務80%以上;實施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貼項目45.5萬畝,帶動完成面上森林撫育613.67萬畝。完成全國岩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治理成效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嚴格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樹種結構調整項目,引導桉樹純林改造鄉土樹種9.94萬畝,佔計劃任務10萬畝的99.4%。

  C  以退耕復林,實現生態與民生雙贏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區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1536.67萬畝,涉及102萬退耕農戶、510萬農民。

  為解決廣大退耕農戶的後顧之憂,我區林業部門積極推廣生態經濟兼優樹種,擴大種植規模,形成具有區域優勢的生態經濟型林業産業,如以桉樹、松樹、任豆、竹子等為主的速豐林産業,以八角、板栗、核桃等為主的經濟林産業。

  同時,發展林紙、林漿、林化等林産工業,以退耕還林工程為契機擴建或新建林産工業企業,為退耕還林生産出的原料産品建立了更為廣闊的加工市場,為退耕還林後續産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此外,區內各地在退耕還林地間大力發展特色畜牧業、中草藥和編織業等林下經濟,消除了退耕農民的後顧之憂,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實施退耕還林20年以來,退耕農戶家庭總收入比退耕還林前年均增長9.5%,凈收入年均增長16.7%。全區新增油茶、核桃等名特優經濟林500萬畝,任豆、杉木等速生豐産用材林800萬畝,林下經濟産業總産值達到878億元。一批批“金錢樹”“聚寶林”正悄然長成。

  據林業部門統計,截至6月底,廣西森林覆蓋率達到62.37%,八桂大地的綠色“輪廓”愈發明顯。

  自治區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處長李貴玉表示,下一步,全區林業部門將積極推廣油茶産業發展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推進廣西油茶産業“雙千計劃”的實施。同時,大力培育名特優新經濟林、森林食品、花卉苗木等新興林業産業,引導農民種植核桃、澳洲堅果等果木經濟樹種,把綠色生態優勢實實在在變為經濟優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