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淩雲安水村:“石窩窩”變身“聚寶盆”

2019-08-13 15:15:50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林潔琪 通訊員 牙宏威 曾立英):近日,在廣西百色市淩雲縣邏樓鎮安水村,一片片綠油油的桑園鑲嵌在大山裏,樓房掩映在叢林深處,一條條水泥路通屯到戶,在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裏籃球場、路燈、娛樂設施應有盡有,完全看不出昔日貧困鄉村的模樣。

廣西淩雲安水村:“石窩窩”變身“聚寶盆”

安水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籃球場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淩雲縣安水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大石山區,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當大山隔斷一切,貧窮、落後一度成為安水村難以揮去的標簽,村裏的青壯年只能無奈地選擇外出務工。家裏大多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整個村略顯蕭條和荒涼。

  昔日石窩窩地,如何變身“聚寶盆”?近年來,淩雲縣的桑蠶産業方興未艾,很多大石山區農村依靠種桑養蠶走向脫貧致富路。安水村村支書陳家爽説:“別的地方能搞,我們照樣能搞。安水村雖然處在大石山區,但地勢平緩,土地成片,大有文章可做。”於是,陳家爽動員村民嘗試種桑養蠶。

廣西淩雲安水村:“石窩窩”變身“聚寶盆”

完善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由於傳統種植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很多村民不接受種桑養蠶這一新鮮的産業。陳家爽介紹説:“群眾不樂意幹,村委黨員帶頭幹。村裏按照‘支部引領、合作帶動、農戶參與、基地示範’的模式,流轉土地100畝,發展桑蠶産業。”經過不懈努力,安水村的種桑養蠶産業受益很不錯,吸引村民紛紛加入養蠶大軍。

  挪石造地,拓荒開墾,安水村村民種桑養蠶的幹勁十足。安水村充分發揮創業致富帶頭人的作用,帶動115戶234人在石窩窩地裏種上桑葉,桑園高達300畝。此外,安水村還發展油茶、鄉村旅遊、桑蠶、雜糧雜豆等“3+1”個特色産業,自主産業發展覆蓋貧困戶覆蓋率100%。

廣西淩雲安水村:“石窩窩”變身“聚寶盆”

寬敞的安水村公路 供圖 淩雲縣委宣傳部

  “在村裏務工可以就近照顧家人和兼顧農活,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時值農閒和桑葉地裏雜草叢生時,我在地裏除草,一天干八小時,可以拿到100塊工錢,採摘桑葉0.5元一斤,我一天能採100斤左右,一年下來能收入5000至10000元。”安水村貧困戶勞啟産提起收入時喜上眉梢。

  目前安水村已經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共500畝,其中200畝用於新建蠶房10間600平方米,預計年度蠶房共計30間1800平方米,另外300畝土地將建成縣級點的林下烏雞養殖場,打造林下烏雞養殖示範點,不斷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價值,實現村民收入和村集體經濟雙增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