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環江為瑤寨修建“民心路”

2019-08-19 16:02:08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近日,在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龍岩鄉達科村通往鄧家屯和李家屯的屯級公路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再過一個多月,一條平整的砂石路將把當地群眾的日常生活與外界的繁華緊緊連接起來。

廣西環江為瑤寨修建“民心路”

正在施工的屯級公路

  “以前我們走親訪友靠走路,運輸靠人力,連種田收米都要走路到幾裏以外,有時碰見雨天塌方還得繞一段很長的小路,日常生活和工作非常不方便。”鄧家屯村民鄧正榮説。

  鄧家屯和李家屯地處廣西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居住的全是瑤族同胞,距達科村委近9公里,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村寨依山而建,房屋層疊,至今還完整保留著瑤族人古老的生活風貌。目前這兩個屯有24戶人家,其中貧困戶21戶78人。昔日泥濘的羊腸小道,讓村民出行苦不堪言,有一條通往外界的路,是這些瑤族同胞世代的期盼。

  據了解,新修建的通往鄧家屯和李家屯的屯級公路,全長6.5公里,路基寬4.5米,路基寬3.5米,投入資金136.5萬元,于2019年2月份開工,預計到今年10月份全線貫通。

  俗話説: “要想富,先修路。”長期以來,廣大農村尤其是一些偏遠鄉村,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約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修路更是成為振興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今年是環江縣整縣脫貧摘帽年,計劃實現2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減貧人口1.63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88%以下的目標,該縣黨委、政府致力圍繞脫貧攻堅“四大戰役”,大力實施村屯道路建設,打好“基礎設施”這場硬仗。

廣西環江為瑤寨修建“民心路”

修繕加固的瑤族房屋

  達科村駐村第一書記黃崇高説:“這裡的房屋依山傍水而建,居住環境較為惡劣,且房屋多以木瓦結構為主,建成時間久遠,加之交通條件落後,建房成本高,只能通過自建或修繕加固,保障村民的住房安全。”

  “現在路準備通了,政府還提供修繕補貼2萬多元,讓我們把原來的木房用磚頭和水泥來進行加固修繕,對我們幫助很大,如今颳風下雨也住得安心。”鄧家屯村民李貴安説。

  環江縣扶貧辦主任藍熠介紹,環江全縣10戶以上的村屯共有2114個,為了解決這些村屯的村民出行問題,環江縣在前期就做好了道路項目規劃,落實徵地用地,保證這些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同時還安排專人跟進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品質達標。

  “路通了,我們出行也方便,野香菌、蜂蜜等土特産賣出去也得到好的價錢,我們的生活更加有盼頭了!”正騎摩托車準備到村委附近務工的李家屯李貴富説。

  據不完全統計,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環江縣在農村屯級道路建設投入資金8.83億元,修建通村屯道路1275條、2446.08公里,解決近20萬名群眾的出行問題。(文/圖 蒙宏譙 冉毅宏 覃義堅 編輯 林潔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