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2019-08-21 15:54:44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潘楊一家人合影

  有一個特殊的鐵路家庭,他們一家三代人都是鐵路職工。

  祖父是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父親是擁有責任與擔當的鐵路職工,兒子部隊退伍後也成了一名鐵路職工。他們是柳州工務段金城江路橋車間代技術員潘楊和他的父親及祖父,從上世紀50年代到本世紀初,他們一家三代人在黔桂線上開啟了63年的人生堅守。

  在黔桂線上,六十年間,這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955年,因國家建設需要,對黔桂鐵路進行修繕,1959年1月7日,黔桂鐵路線全線通車。2009年,黔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順利通車,運行時間縮短兩成,貨運能力增長三倍,西南地區重要的出海大通道華麗轉身。

  六十多年滄桑歲月,三代人無悔青春,這個故事,還得從1956年講起。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潘楊祖父潘世富

  胸懷大志報效祖國

  潘楊的祖父潘世富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曾參與過鴨綠江大橋的搶修。1956年,他和戰友坐著軍列,在部隊首長的吆喝聲中,來到老黔桂線關西站幹鐵路。

  “我父親,那時候就在一間5平方米左右的平房辦公,晚上要點著煤油燈爬信號桿給司機指示臂板信號,每天憑著腳力在各個道岔間走,腳後跟的鞋子都磨破了,但我父親從沒説苦。”潘楊的父親潘澤肥這樣回憶道。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黔桂鐵路穿越崇山峻嶺

  情係大山守望鐵路

  1967年,潘澤肥5歲,潘世富因病去世,家裏的頂梁柱倒了,重擔一下子落到了母親的肩上。1969年,母親帶著他們四姐弟回安徽老家,正趕上發大洪水,房子被淹,一家人在水中抱頭大哭。在鐵路局的關懷下,1981年,母親帶著他們回廣西,單位領導帶著他們到南丹縣公安局辦理了當地戶口,一下讓姐弟們就業有了一線曙光。

  “要感謝鐵路,感謝領導,救了我們一家人,我媽已經83歲了,她現在都還記得這份恩情。”潘澤肥飽含深情地説道。1982年,剛滿20歲的潘澤肥參加原六甲工務段的知青班,成為潘家第二代鐵路人,父親當年手中的那盞煤油燈,成為他心中永不磨滅的指路燈。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潘澤肥帶領班組正在橋樑上施工

  “經常一天就是翻修一個涵洞,工作量大、危險系數又高。汛期,一到颳風下雨就會提心吊膽,有時在防洪危重地段,就搭個帳篷睡在鐵路邊。”潘澤肥説。當年,他才幹了半個月,就跑回家跟母親説不想幹了,母親語重心長的説:“兒啊,鐵路養活了我們一家人,你要認真工作,知恩圖報。”

  從此,潘澤肥再也沒有辭職的打算,而是安下心來鑽研業務知識,從一名橋隧工成長為工班長、高級技師,這一幹就是36年。2018年11月,潘澤肥光榮退休。

  退休後,潘澤肥最喜歡幹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到原班組轉轉,督促兒子學業務;另一個就是帶著6歲的孫子到黔桂線上看火車,每次看到呼嘯而過的列車,他就感到很熟悉和欣慰。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潘楊曾在部隊當兵

  傳承意願逐夢前行

  潘楊從小受父親的耳濡目染,螺絲、鋼釘都是他對父親工作的第一印象。2009年,剛退伍的潘楊進入了父親的單位——柳州工務段,成為了一名鐵路工人。

  初入鐵路的他由於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打起了退堂鼓,是父親的話讓他重拾了信心。“幹鐵路,要吃得苦,也要看得到甜。工務人,常走線路,但風景多啊。老黔桂線最具代表性的區段莫過於拉易村的回龍道,又叫‘拉易展線’。火車只能開20km/h,火車從那片洼地要繞個大彎,調頭後才能爬上一個大坡。要是線路不養護好,火車哪爬得上去?”

  直到進了危石班,潘楊才漸漸理解父親這段話的含義。這個工種是玩不得虛的,每一塊裸露的石頭,都有可能是影響鐵路行車的“定時炸彈”。入汛後,危石班組的工作會更加忙碌,“我們檢查要全面覆蓋、逢山必登,做到一處不漏。”第一次參加高空危石排查,潘楊剛到山腳的時候就已經兩腳發軟,心跳加速了。茂密的山體沒有檢查通道,灌木叢生、懸崖峭壁,讓人心驚膽戰。“沒有檢查通道怎麼上去呢。”潘楊問老工長。老工長擲地有聲地的説道:“路,都是用腳走出來的!”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潘楊班組集體座談

  黔桂線隧道一到雨季漏水較多,病害整治難度大,潘楊與其他職工自創了一套採用“水釘減壓法”,對拉瓦二號隧道、板留隧道漏水病害進行整治,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有效整治漏水病害,確保了汛期防洪安全。

  黔桂線已今非昔比。最初只能跑蒸汽機的黔桂線,如今已改建為電氣化鐵路,電力機車已成為馳騁這條鐵路的長龍。曾經潘澤肥父子只能靠著肢板走路維護線路設備,如今,工程車已能將工務人送至現場每一處需要維護的工地附近。

  “現在科技發達了,我們出去檢查,遇到陡峭的山峰就使用無人機,可以借助機器靈敏的‘嗅覺’,來尋到一條易攀登的路線,會少走很多冤枉路。”潘楊興奮地説道。

一家三代人63年的堅守

  潘楊獲得的部分榮譽證書

  作為柳州工務段金城江路橋車間大修工區副工長的潘楊,在2017年參加集團公司技能大賽,榮獲個人全能第四名。

  前不久,潘楊還參加了段裏的競聘上崗,在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成為了金城江路橋車間一名代技術員。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桂西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黔桂線浴火重生,貴南高鐵建設如火如荼。作為新時期的鐵路人,潘楊一家三代見證了鐵路的飛速發展,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鐫刻在祖孫三代人心中的,是這兩根沒有盡頭的鋼軌,是翻山越嶺的不變堅守。(王勇 覃文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