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95後大學生回鄉創業:知識是“脫貧良方”

2019-08-22 10:51:42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朱曉玲、封曉天

  “外面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然而父親還在村裏過著看天吃飯的日子,我們一家的窮帽子還沒摘,就想著回鄉幹點什麼。”2018年,23歲的吳永振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容縣靈山鎮六良村。在駐村扶貧工作組的合力扶助下,吳永振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種植食用菇,走上了奮發圖強的創業道路。

95後大學生回鄉創業:知識是“脫貧良方”

  吳永振(右)檢查營養袋接種生長情況

  吳永振大學學習的是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回到家鄉正好有用武之地。經過勘查,吳永振把創業基地選在了六良村村委會旁邊。這兩畝多的土地涉及六良、六泉兩個村10多戶村民,如何順利地把土地租下來,成了吳永振創業路上的第一個攔路虎。

  正當吳永振左右為難之際,六良村村幹部和駐村工作組主動召集相關村民開會,經過反復磋商,終於幫助吳永振把土地租了下來。經過市場調查,吳永振決定首先引種形狀小巧、味道鮮美的姬菇。他向親戚朋友借了2萬多元,幫扶幹部又幫他爭取到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款。

  有了啟動資金,吳永振自己用竹竿搭建遮陽棚,購買母種後再擴大繁殖菌種,儘量節約成本。2018年,吳永振的基地産值達10萬多元,自強創業增收的第一步算是走穩了。“從租賃土地到爭取項目資金,從技術指導到産品銷售,扶貧幹部每一次都大力支持我。沒有他們的幫助,我現在估計還在摸索階段。”吳永振感慨地説。

95後大學生回鄉創業:知識是“脫貧良方”

  吳永振(中)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檢查食用菌種培養情況

  今年,吳永振獲得了大學生創業貸款10萬元和基礎建設改造項目資金5萬元,再加上再自籌經費5萬元,充足的資金令他的創業之路越走越順。通過多方考察,吳永振針對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市場需求,成功培育種植了秀珍菇和草菇。他的食用菇基地採用搭架分層、立體種植的模式,種植面積已達2800平方米,並吸納了2名貧困戶到基地務工。

  在發展食用菇種植過程中,吳永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技術層面。他充分發揮大學時學到的專業知識,紮實推進無菌育種,圍繞菌種污染率控制這一核心,不斷學習、實踐、總結,接著再學習、再實踐、再總結,不斷探索嘗試,逐步積累經驗,牢牢控制住菌種的污染率,提高了食用菇的品質和規模生産的效率。“扶貧幹部讓我專心搞好技術攻關,他們幫助我聯繫本地超市和電商平臺,基地的産品不愁銷路。”吳永振笑著説。

95後大學生回鄉創業:知識是“脫貧良方”

  吳永振正忙著改造種植基地的遮陽棚

  眼下,吳永振正忙著推進種植基地的遮陽棚改造升級,用涂鋅管替換竹竿,安裝吊挂微噴系統。在吳永振看來,知識才是真正的“脫貧良方”。他要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發展産業的力量,爭取今年實現脫貧目標。

  “吳永振是有知識、有拼勁的大學生,扶持吳永振創業,不僅要扶助他們家實現脫貧摘帽,還要把吳永振的種植基地建成扶貧陣地,輻射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六良村駐村扶貧工作組幹部梁世彩表示。(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