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似玉在製作風雨橋模型(覃冰/攝)
“艷説林溪風雨橋,橋長廿丈四尋高。重瓴聯閣怡神巧,列砥橫流入望遙。”這是郭沫若先生看了程陽風雨橋模型後的題詞。穿梁接拱、立柱連枋,不用一顆鐵釘,全以榫卯連接,結構牢固,接合縝密。走進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屹立在林溪河上的程陽橋引人矚目。如果不是略有耳聞,很難看出眼前這座躋身世界四大名橋之一的程陽橋是曾經破損的文物。
這座程陽橋曾在1983年被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修復,這位大師憑著眼量心算,借助“匠桿”等原始工具,硬是給自己掙來一個“侗族魯班”的稱號。2007年他被文化部以“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廣西首位獲得此殊榮的“非遺”大師,且年紀最輕。他就是楊似玉,在他眼中,侗族建築有別樣的美,每塊侗木都有情感,每一座侗木構建出的建築都兼具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
“侗族魯班”
三江以風雨橋和鼓樓聞名。而三江的程陽風雨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1924年建成。整座橋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斜穿直套,皆以榫銜接,因而躋身世界四大名橋。在百里侗鄉有這樣一句俗語:“有寨必有鼓樓,逢水必建風雨橋”。
64歲的楊似玉已經和木頭打了近50年的交道。“我爺爺、父親均為木工,是當地建風雨橋的老把式。從小我就對木工特別感興趣。”楊似玉出生於“工匠世家”,其祖父和父親都是侗族裏的木匠。
楊似玉的木工基本功就是從做木桶開始的。當地侗族嫁女有一個民間習俗,女方家要備3個木桶做嫁粧,碰上女孩兒多的家庭,就需要準備好多木桶。當時,當地做木桶的活兒大多被貴州籍木工承攬,楊似玉心裏很不是滋味,憋著勁要跟他們比一比。結果,楊似玉的木桶越做越好,年輕時他多數時間竟然都是在製作木桶。如今,家裏仍在使用的一個木桶就是他當年學徒時所做,用了40多年,依然耐用美觀,堪稱家裏的一件“老古董”。
楊似玉從練習基本功開始,製作器物也從木桶、織布機、紡紗機等由簡入繁,漸漸登堂入室。由於深得祖傳技藝,加之勤奮有悟性,他的技術日益精湛。“我只上過小學一年級。”就是這位只讀過小學一年級的農民把侗族木柱文化的建築精華盡收于大腦之中。鼓樓、花橋、寨門樓、侗戲臺、水車、桿欄式木結構民居建築,均係挑梁穿榫,不用一釘一鉚建造而成。
多年經驗,楊似玉練就了一旦做起工來就能依地形、山勢,迅速在心中構出“圖紙”的本領。從藝近50年,楊似玉佳作無數,最讓他滿意的還要數1997年作為賀禮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連心橋”模型,全橋光構件就有9800多件,最長的2.5米,最短的只有幾毫米,橋頂小如米粒的瓦片多達10萬多片,全是手工一刀一刀刻出來的,而且整個橋體由榫接組成,沒有一顆釘子。
粗略算來,楊似玉先後設計製作吊腳樓100多座,風雨橋12座,鼓樓8座,大小涼亭30多座,風雨橋和鼓樓模型3000余座,其他家庭用具數不勝數。
風雨橋上寫人生
侗族的鼓樓、花橋、寨門樓、侗戲臺、水車等木結構建築工藝有兩絕,一絕是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鐵釘連接,卻能結構牢固、接合緊密,上百年不散。另一絕是建造者不畫圖紙,憑著一根“香桿”——記有各種數據的竹竿,就可以完成各種式樣、造型美觀的樓橋建造。要做到這一點可不是易事,需要建造者把所有的設計完全記在腦子,而且還要依據建築物的地理位置,結合周圍的環境,在心中構畫出“圖紙”,計算出各種數據,用一種特殊的“文字”記在竹竿上,工匠們就可以依照這根“竹桿”修建起樓橋。
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程陽永濟橋(資料圖)
楊似玉還記得1983年維修程陽永濟橋的情形。那年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把程陽永濟橋沖毀了大半。為了儘快修復,一支由橋梁專家組成的工程隊來到了三江縣。工程隊分兵兩路,一路進山伐木備料,一路將沖毀的廊橋每個部件標記後拆除,以備重建。結果拆下來大大小小萬餘塊木頭,堆成了小山,卻再也拼不起來。無奈之下,他們慕名找到了楊似玉和他的父親。父子二人二話不説,帶著人進了山,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把建橋需要的木料備齊,成百上千的梁、枋、柱的尺寸全憑著心算。而那些拆下來的老料,倆人根本不看標記,指揮著工人們這根放這,那根放那,很快就重現了程陽風雨橋的昔日風貌。等到橋梁恢復原貌的時候,現場專家的重建圖紙還沒畫出來。專家們對楊似玉父子極為嘆服,楊似玉也因此名聲大震。
如今,楊似玉的家就在風雨橋邊上,這不僅是楊似玉居住的地方,還是一座三江侗族民俗工藝館。這間工藝館是楊似玉自籌資金建設的,免費對遊人開放。工藝館內展出了不少他當年製作的木建築模型力作,楊似玉視若寶貝,百看不厭,眼裏都能漾出笑來。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讓所有人了解侗族傳統文化是他的中國夢。
傳承技藝育工匠
作為一名侗木大師,上門求藝者不在少數,三江大部分侗木工匠曾前來受教。對待求學者,楊似玉有教無類,毫無保留地與同行分享在侗木建築方面的心得與經驗。為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楊似玉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獨特的祖傳技藝,繼承併發揚侗民族最具特色的建築文化,面向全縣熱愛木構建築的村民免費開辦非遺傳習班並帶徒實習,挖掘和培養一批有較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能力的人才,增強了他們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責任感。
楊似玉在指導學生如何控制鋸木頭的力度(覃冰/攝)
至今,三江的侗木工匠仍沿用他放墨鬥線時的習慣。“退後三步再去瞄水準線,會讓零部件更精準。”楊似玉説。但讓他更感欣慰的是,他的兩個兒子也完全繼承了這一技藝,並且青出於藍。“到我兒子這代,家族傳下的這些技藝已經口口相授了四代。”楊似玉説:“雖然有人管我叫大師,但説到底都是手藝,我爺爺把手藝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又傳給我,我傳給我兒子,一代代的傳下去,讓這門手藝不僅不失傳,還要把它發揚光大。”
楊似玉現在帶了幾十名位徒弟,都跟著他學手藝,他很希望能把侗族的這一傳統技藝傳承下去。(沈泉池、龔普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