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為了貧困孩子求學路——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

2019-09-02 15:18:43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新華社南寧9月1日電題:為了貧困孩子求學路——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

  新華社記者林凡詩

  近日,廣西桂平一中的應屆畢業生羅雨婷成功辦理了生源地助學貸款,羅雨婷家住桂平市江口鎮胡村,家裏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廣西師範大學。

  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20日,廣西全區共有超過27萬名學生辦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貸款金額已達17.53億元。在廣西,有許多貧困家庭學子,因為國家和自治區出臺的一系列針對貧困地區學生助學政策,不僅得以繼續求學路,更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失學

  “除了助學貸款,我還拿到了獎學金,家裏再也不用為我上大學而發愁。”隨著學生資助政策的不斷完善,在廣西有許多像羅雨婷一樣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再因學費而發愁。

  據了解,自治區財政今年安排2000萬元設立“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被區內外院校錄取的學生可獲得500至1000元不等的獎金,可解決困難學生入校報到的交通費及入學後短期生活費。此外,廣西各市、縣財政也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予以配套安排“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預計能資助約9.5萬名學生。

  在廣西,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可申請多種資助項目,如可以聯繫扶貧系統“雨露計劃”,若高考成績排名在全區10000名內,可申請“泛海助學計劃”5000元資助,若考取大學本科可獲得一次性5000元資助,選擇高等職業教育的可獲得每年3000元資助。

  廣西不斷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去年,廣西強化控輟保學工作,精準排查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情況,組織幹部、教師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家訪和勸返,一些學校教師利用節假日赴省外勸返在外打工的輟學學生,去年以來共勸返深度貧困地區輟學學生數百人。

  千方百計讓鄉村學生“上好學”

  以前,廣西許多貧困地區的學校因為校舍條件限制,硬體設施跟不上教學發展,學生深受“大班額”“大通鋪”的困擾。

  “以前學校全是泥瓦房,200多個學生擠在6間教室裏。”都安瑤族自治縣隆麻小學教師馬明遠説。2012年開始,學校新建學生宿舍、食堂、教師週轉房,2015年新教學樓建成,學生們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上課。

  從2014年起,廣西實施建設義務教育學校為重點的“雙千計劃”,包括標準化學校建設、規範辦學、校長教師交流、教師培訓、教育信息化等。2018年,廣西對此再發力,將用三年時間優化義務教育學校佈局,重點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還將在學區內學校統一實行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學校招生、品質評價,縮小城鄉學校之間差距。“如今在貧困山區,最漂亮的房子肯定是學校。”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孫國友説。

  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下沉至基層,廣西在鄉村教師待遇、入編、考核、轉正定級、晉陞職務、戶口等方面均有所傾斜。今年起,廣西實施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鄉村義務教育學校及其他地區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計劃,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下到貧困地區教學的教師,按每人每月不低於2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補助。

  都安縣高級中學每年都會組織教師前往外地交流學習。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與黔桂交界的天峨縣頂茂希望小學結成幫扶共建單位,濱湖路小學教師每年前往頂茂希望小學支教,教師之間進行教學技能交流。

  精準政策讓貧困學子夢圓名校

  “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能上北大。”來自都安高中的韋潮昌,去年如願被北京大學錄取。韋潮昌説,除了享受民族加分外,還得益於國家精準扶貧專項錄取政策。

  記者從廣西招生考試院了解到,從2016年起,廣西還專門出臺普通高校招生專項計劃,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考生實行計劃單列、單獨招生,並開闢升學綠色通道,計劃實施以來已定向招生超過4500名。

  為讓教育徹底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在貧困學生就業關鍵一環上,廣西實施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行動,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和培訓班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進一步推動教育扶貧工作。

  據了解,現在廣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學前教育階段就可以享受免保教費和在普通高中階段的免學雜費政策,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享受15年免費教育。

  自治區教育廳資助辦主任全斌説,目前,廣西已實現學生資助政策的“三覆蓋”:對所有學段全覆蓋、對公辦和民辦學校全覆蓋、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並建立健全從學前到高等教育各階段家庭困難學生幫扶長效機制。(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