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14日電 題:這個極貧縣如何做好“牛文章”?——廣西都安“貸牛還牛”扶貧産業調查
新華社記者王軍偉、胡佳麗、黃慶剛
位於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的都安瑤族自治縣是廣西4個極貧縣之一。面對山多地少、嚴重缺水的惡劣自然條件,當地黨委政府久久為功,發展養牛産業,並探索出“貸牛還牛”扶貧産業新模式。經過幾年努力,全縣瑤山牛發展到16萬頭,帶動40個貧困村實現摘帽,1.9萬戶貧困戶脫貧。
“戶均一頭瑤山牛”:貧困戶有了脫貧産業
所謂“貸牛還牛”,即農業龍頭企業把牛犢免費“貸”給貧困戶,待牛可以出欄時再保底收購,扣除牛犢費用。這期間政府提供保險、金融和技術支持,從而形成“政府扶持、企業牽頭、貸牛還牛、還牛再貸、滾動發展”的模式。
初秋的瑤山鬱鬱蔥蔥,“哞哞”聲此起彼伏,打破了山野的寧靜。位於大山深處的桂合泉“瑤山牛”繁育示範基地,是都安縣“貸牛還牛”扶貧産業的重要牛犢輸出點。“目前基地存欄有3700多頭牛,能夠繁殖的母牛有1700頭。”廣西桂合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奇飛介紹,自去年縣裏下達1萬頭牛的指標後,基地已“貸”給貧困戶8000多頭牛,越來越多的農民積極“貸”牛,牛犢供應愈發緊張。
54歲的韋克是地蘇鎮拉棠村六建屯的村民,在他家的牛舍裏,養著30隻體型高大的黃牛。2017年他“貸”了10頭牛犢,賺到錢後,在去年擴展到20多頭,“我還幫助6戶貧困戶代養了6頭牛,他們從公司‘貸’了牛犢,但是缺少勞動力,就放在我這裡養,我們按比例進行利潤分成,因為我懂技術,他們比較放心。”
河池市副市長、都安瑤族自治縣委書記陳繼勇介紹,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為徹底扭轉貧困戶普遍缺乏脫貧産業的現狀,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縣裏決定大力發展養牛産業,先後引進企業建成3個萬頭種牛基地,扶持新建牛舍1.3萬多個,形成了“縣有基地、鄉有牛場、村有牛舍、戶有牛羊”的養殖格局,預計到今年底,全縣肉牛將發展到20萬頭,實現“戶均一頭瑤山牛”的目標,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從“糧改飼”到屠宰、冷鏈:養牛形成全産業鏈
每天一早,地蘇鎮讚字村養牛戶韋瑞仕都要到山坡上收割新鮮牧草,用機器打碎後,作為牛的飼料。韋瑞仕家的幾畝山坡地過去種玉米,自從養牛後,全部改種牧草。
都安縣常務副縣長唐加勇介紹,都安號稱“石山王國”,人均耕地很少,長期以來,當地農民是石頭縫裏種玉米,每畝産值只有三五百元,“糧改飼”後,每年牧草可以收割3到4次,畝産值達到2000元以上,目前全縣“糧改飼”面積超過10萬畝。
“養牛之後,我們這裡都沒有荒地了。”韋瑞仕説。作為養殖大戶,他家牛圈裏有41頭牛,包括替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代養的牛。每賣掉1頭牛,他把利潤的30%分給貧困戶。
一方面,“貸牛還牛”扶貧産業正在改變當地農民世世代代的種植結構;另一方面,都安縣大力扶持下游産業鏈,增加養牛産業附加值。
為了做大做強“瑤山牛”品牌,廣西都安嘉豪實業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了都安西南冷鏈倉儲物流中心,將屠宰、加工、冷鏈三環節無縫銜接。公司負責人林傑介紹,建立冷鏈倉儲項目,旨在暢通農産品銷售渠道,通過全程冷鏈將大石山區的牛肉銷售到全國各地,實現“牛在都安養,肉在全國賣”,從而延長産業鏈,帶動貧困群眾增産增收。
“養牛産業週期性強,市場波動容易挫傷貧困戶積極性,大型冷鏈倉儲的建設可以平抑這種市場的起伏,此外也可以應對突發性的疫情,降低貧困戶養殖業風險。”林傑説。
有了産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無産業、耕地少,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村裏空蕩蕩、靜悄悄。這是都安縣地蘇鎮上節村委婦女主任韋慶伍對村子幾年前的印象。如今這種情況正漸漸改變。
現在上節村的許多村民不再外出務工,而是在家裏養起了瑤山牛,在幫扶企業的支持下,村裏還建起了“貸牛還牛”産業孵化基地。“如今久違的熱鬧好像回來了,今年村裏舉行了籃球賽,還有9名村民組成了舞蹈隊,節假日到周邊村屯演出。”韋慶伍説。
“村裏原有貧困戶174戶,依靠種養業發展,170戶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0.3%。”上節村第一書記張程説,下一步將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將收益投入村裏的公益事業,比如道路維修、舉辦晚會等,讓這個小山村傳出更多的歡笑聲。
像上節村一樣,“貸牛還牛”扶貧産業正在改變都安縣許多貧困鄉村的面貌。記者了解到,隨著扶貧産業的做大做強,都安縣廣大鄉村正涌現出一大批經濟能人和養殖大戶,包括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和大學生,這些人正在給傳統鄉村帶來新的理念和元素。
“到2020年,這片土地上的瑤山兒女將徹底告別貧困,養牛産業的做大做強,將為全縣實現從脫貧摘帽到鄉村振興的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陳繼勇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