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康 安 通訊員 周 坤 景飛飛
今年7月初,南寧東至香港西九龍G417/G418次動車開行,這趟直達香港的動車,為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交通基礎保障。
回首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廣西僅有湘桂、黔桂兩條幹線鐵路,通車里程539公里。歷經70載風雨,截至2018年底,廣西鐵路運營里程5202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1771公里,位居全國第一。
從中國交通的“神經末梢”到如今貫通東西南北、點線協調配套的現代化鐵路網,廣西鐵路發展實現了從“慢車”起步到“超車”變速的蛻變。
火車司機見證“廣西速度”
20世紀,廣西鐵路建設一直處於慢一拍的節奏。1955年至1985年國家大興建設之際,廣西鐵路建設仍處於小步慢跑狀態,僅建成黎湛、焦柳兩條鐵路。
“改革開放後,廣西鐵路邁入飛速發展階段。”與共和國同齡的火車司機宋景山告訴記者。1967年,18歲的宋景山進入南寧機務段成為一名司爐,在黎湛線上開蒸汽機車拉貨,當年的蒸汽機車平均時速為50公里。1987年,南寧至防城港鐵路全線通車運營。1990年,被譽為“國家最大扶貧項目”的南昆鐵路在南寧興建。
1997年,南昆鐵路建成通車運營,構成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出海通道和南方東西向運輸大幹線,拉動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1994年,宋景山下了蒸汽機車走上內燃機車。“火車也是越跑越快,原來要十多個小時跑完的路程,現在只需4個小時就行了。”宋景山説。
進入21世紀,廣西鐵路建設乘上“快車”。2008年起,廣西大力推進“一軸四縱四橫”鐵路網體系建設,構建連結東中西部地區大通道。2009年建成的洛湛鐵路(廣西段),終結桂東無鐵路的歷史。2013年12月28日,桂林到北京首趟高鐵列車正式發車,廣西成為全國首個開通高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標誌著我區正式進入高鐵時代。僅過了48小時,柳南客專和南欽、欽北、欽防高鐵開通運營,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4市形成“1小時經濟圈”。
“現在廣西高鐵的時速有250多公里,火車上有空調,可舒服了,我們那個年代和現在沒法比。”宋景山説,最近這些年,廣西鐵路事業發展太快了。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區鐵路路網密度219公里/萬平方公里,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018年,全區鐵路旅客發送量及貨物發送量雙雙破億。
市民點讚出行環境好
“現在乘坐動車出行越來越方便了,既舒適,又省事。”南寧市民黃憶凡告訴記者,她是動車開通的受益者,她的兒子在香港工作,從剛開始乘坐飛機探親到乘坐動車從廣州轉車入港,再到從南寧東乘坐動車直達香港,極大地滿足了她的出行需求。“動車的開行,桂港兩地往來更便利,不僅探親方便了,上午去廣州喝早茶,下午回南寧吃老友粉也是極好的。”黃憶凡興奮地説。
自2013年廣西開通高鐵以來,廣西先後30余次對列車運行圖進行優化調整。目前,廣西動車已直通全國19個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廣西與湘、粵、黔、滇4個相鄰省份以及區內主要城市間已實現動車“公交化”開行。
2019年7月,廣西調整鐵路列車運行圖,開行南寧至香港直通動車,打造進京“大站快車”,全面壓縮進粵、入滇高鐵動車旅行時間,大大縮短了廣西往香港、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行程,更好地滿足區域經濟交流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
廣西鐵路打破出行壁壘,打通人民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里”。2016年起,廣西鐵路運營單位與道路運輸企業加強合作,在百色、玉林、柳州等地開通高鐵無軌站,成為全國首個開通高鐵無軌站的省區。通過直達客運班車與就近高鐵無軌站無縫銜接,乘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購票、候車、直達快運”的一條龍服務。如此,未通高鐵的地區同樣能享受高鐵紅利,方便百姓出行。
如今,刷身份證進站上車、人臉識別自助驗票進站、刷銀行卡進站等多項科技便民利民措施,方便旅客進站乘車,提升旅客出行品質。
抓機遇市市通高鐵
近年來,廣西緊緊把握住發展機遇,制定多個鐵路發展規劃,為廣西鐵路建設發展做足準備。
201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正式批復,廣西加快推進貴南高鐵、南崇鐵路、防東鐵路建設進度,構建覆蓋北部灣經濟區的鐵路客運網絡。同年底,《廣西鐵路建設“十三五”規劃(修編)》獲批復,廣西鐵路進一步加快沿邊口岸鐵路、沿海港口後方鐵路建設,完善與東盟互聯互通的國際大通道;加快推進對外大能力鐵路通道建設,完善南向通道鐵路基礎設施;進一步提高路網密度,提高欠發達地區的路網覆蓋水準;不斷完善通道佈局,實現干支線和點線能力協調。
據悉,到2020年,全區鐵路運營里程預計達到55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達到2000公里,全區基本實現“市市通高鐵”,基本建成以南寧為中心的“12310”高速鐵路交通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