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中國-東盟共商綠色發展

2019-09-26 09:28:32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中國-東盟共商綠色發展

2019年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

中國-東盟共商綠色發展

與會嘉賓現場分享生態建設經驗

中國-東盟共商綠色發展

與會代表到南湖公園進行生態考察

  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接、人文相通、發展相聯,是天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自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取得了長足進展,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優先領域之一。

  自2011年以來,我國已連續成功舉辦了9屆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2019年9月17-18日,由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共同舉辦的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2019)在廣西南寧舉行。

  1 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推動區域綠色增長

  本屆論壇旨在圍繞《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推動落實領導人提出的合作倡議,進一步落實《中國-東盟環境保護戰略(2016-2020)》,推進“一帶一路”環境合作,同時搭建中國-東盟環境領域政策對話與交流平臺,宣傳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環保政策和成就,分享成功經驗,與周邊國家攜手推動生態城市建設與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領域務實合作。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環境合作在完善機制、拓寬領域、豐富內容和創新形式等方面成效顯著。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環境合作體制升級,中國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巡視員宋小智表示,雙方要加強對接,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不斷夯實綠色發展的基礎;分享經驗,推動務實雙贏合作,切實提高各國生態環保能力,優先推動解決各國環境問題;深耕細作,培育合作亮點,推動中國及東盟國家城市搭建務實合作網絡,深化拓展中國-東盟生態友好城市發展夥伴關係。

  東盟秘書處共同體事務局局長李榮榮對此表示認同,他表示,當前東盟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化發展,由此可能會對生態環境,特別是海洋保護帶來壓力。加強生態城市建設,保護海洋生態系統,應是東盟與中國開展環境合作的優先領域。環境保護離不開各方強有力的合作,企業、學界及專業機構等利益相關方需一同應對挑戰,政府部門也應鼓勵企業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加大對垃圾回收及可持續利用的基礎設施投入。

  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省區。為推動廣西與東盟國家在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多領域合作,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檀慶瑞提議,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平臺和網絡,利用多方資源,共同為中國和東盟城市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助力;同時加強建設環境保護信息合作交流機制,完善國際環境治理體系,促進綠色發展,推動中國-東盟環境合作示範平臺建設;深入交流研討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共同推進中國和東盟在海洋生態系統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打造中國與東盟國家區域環境合作共同體。

  與會嘉賓還通過高層政策對話,分享了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理念與實踐,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建議。

  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亞洲中心主任Mr.Niall O'Connor認為,生態友好型的城市、海洋生態系統,還有海洋塑膠垃圾,包括應對氣侯變化,這些在中國、東盟乃至全球來講,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正在進行快速化發展,推動氣候變化適應與綠色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刻不容緩。

  世界自然基金會“凈塑自然”項目東南亞區高級政策顧問Ms.Ma.Aleta Nu ez表示,海洋現在面臨很多問題,海洋塑膠污染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不應該把這只當做一個垃圾處理的問題。因此,全球應該行動起來,採取全面的解決方案,打造塑膠智慧化的城市,解決各自層面的垃圾洩露問題,不讓它們進入海洋,共同應對塑膠垃圾的巨大挑戰。

  嘉賓們呼籲,通過採取共同行動,在全球海洋生態環保合作的大系統裏,結合沿海城市和灣區,提供海洋生物多樣性與城市(微)塑膠垃圾防治的區域解決方案。從而推動中國與東盟成員國在沿海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城市(微)塑膠垃圾防治領域,特別是減塑問題上達成一致目標,建立包括中國與東盟國家政府、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商業和公民社會等多利益攸關方參與的合作平臺,並與東盟國家開展綠色産業創新交流,分享水、大氣、土壤污染治理的先進技術及應用案例,推動雙方達成項目意向,幫助雙方項目落地。

  2 分享生態建設經驗 推動綠色轉型與發展

  為搭建中國-東盟環境領域政策對話與交流平臺,深入探討生態城市建設與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實踐經驗,挖掘合作潛力和創造新的合作機遇,論壇圍繞生態城市建設、海洋環境與塑膠垃圾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系統管理、氣候變化適應與減緩、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內容開展活動。

  本屆論壇主題為推動區域綠色增長:生態城市建設與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的最佳實踐,由2個全體會議和3個分論壇組成。期間,論壇圍繞生態城市建設與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從政策溝通到産業參與,從頂層設計到地方落實,從知識共享到案例交流,不斷深化生態友好城市發展夥伴關係,攜手推動城市綠色轉型與發展。

  在分論壇一,針對生態城市如何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的區域協同效應,新加坡代表國家環境局工業發展與促進處副處長Mr.Kwok Wai Choong分享了新加坡的經驗與做法。他表示,作為綠色城市,首先要確保防止污染,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有效地進行垃圾管理、回收,從源頭上處理污染;其次,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設更多的綜合性垃圾處理設施,不斷地增強循環回收再利用的能力,促進垃圾到能量的轉化;最後,將可持續生産和可持續消費的循環概念應用到城市、行業、社區當中,鼓勵民眾減少垃圾的排放。

  新加坡在亞洲號稱花園城市,而在中國也有很多的花園城市,譬如南寧。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近年來,連續榮獲“全國美麗山水城市”的稱號,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南寧市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南寧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曾鳴介紹,近年來,南寧市著力推進城市結構生態綠色化,把産業文化交通、智慧城市等和生態城市結構建設結合起來,強化法制護航,建立健全執行保障20多項長效機制體系,頒布實施南寧市等30多部規範性文件,推動生態城市環境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同時,加大對環保産業的培育力度,釋放生態環境領域的市場需求,創新應用了PPP建設等治理模式,涌現出一批佔有一定市場份額的環保企業。

  近幾年來,海洋污染和生態系統變化成為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並對人民的生活水準産生了越來越顯著的影響,中國與東盟國家多屬沿海國家,共同應對海洋塑膠污染及其引起的海洋污染環境,成為區域環境、經濟與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分論壇二圍繞“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與海洋塑膠垃圾治理”為主題,針對議題與會嘉賓現場進行了經驗分享交流。

  文萊發展部環境、公園及休閒司環境官員Mr.Muhd Fakhrura i Bin Hj Salleh談到文萊就解決海洋垃圾及管控方面的問題,其制定4個主要的目標:一是政策的制定和支持;二是科研創新和能力建設;第三是公眾的參與;第四是社會其他各界的參與。他還談到,從2011年3月開始就制定了《控制塑膠袋使用》的規定,在2019年大部分參與的商戶已經完全摒棄了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袋。同時,開展清理河道的行動,對河道流域上面飄浮的垃圾進行定期處理,也對水面上建築和房屋底下大量的垃圾進行有效的清理,並呼籲更多的公眾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

  針對海洋清潔的策略和行動,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水質政策及科學組環境保護主任蕭仁分享了香港的治理經驗。他表示,香港是一個人口非常密集的城市,並且擁有約1200公里的海岸線,對此,香港成立了海洋環境管理跨部門工作小組,建立海上垃圾通報警示機制,從源頭減少廢物産生,避免垃圾進入海洋,並建立數據收集和監控點,在避風塘和生活市場,設有生活垃圾處理服務及塑膠壓縮機。同時,開展清潔海岸項目、教育宣傳先導理念和計劃,建立了包括清潔義工團隊,以及各種公眾參與的方式。

  在分論壇三,圍繞氣候變化適應與綠色産業技術創新議題,緬甸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司副處長Ms.Nyein Nyein Khine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城市發展當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讓氣候變化主流化。他認為,氣候變化會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針對氣候變化,需要強調建設起一個氣候變化韌性的國家,把全球的氣候變化政策進行主流化,納入到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建立起低碳具有韌性的國家和社會。

  3 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推進合作共贏格局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在推動國內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的同時,中國也積極參與到區域和全球環境治理的過程當中,不斷引入學界、商業機構、銀行機構以及國際組織的資源,深化中國-東盟環境合作這一區域合作品牌。

  在全體會議“區域綠色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中,來自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規劃與産能合作促進處諮詢研究員韋斯斯表示,産能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個重大舉措。對於如何將多國多園建設成為一個綠色的、發展的新型合作平臺,他認為,首先要推動新建綠色的産能合作園區,選取具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的園區;其次,在開展多國多園合作時,為建立綠色可持續的園區提供信息諮詢服務。同時,積極引導綠色的産業進駐合作園區,鼓勵國內的環保企業入園,主動將國內先進的環保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和産業運行模式推廣到多國多園的建設當中,加強機制間的合作,構建面向區域綠色發展的新型多園合作平臺。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南南環境合作的積極倡導者、支持者和實踐者,對於如何量身訂作來提供一個具體的機制,使得東盟國家更好的開展合作,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自然資源和環境政策規劃辦公室環境官員Ms.Nitchanan Thongdej表示,技術的方向和知識的分享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東盟的成員國,非常希望可以獲得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支持。同時,多元連接是非常重要的,多個領域多維度的連接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部門可能也有不同的政策,所以在政策之間也得要有一個協調。

  來自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的溫竹青則認為,加強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建立有效溝通交流機制尤為重要。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既涉及到中國國內的合作,也涉及到面向全球或者是區域的合作,可以邀請各類部門來參與到“一帶一路”國際綠色發展聯盟,也可以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的一些環境官員、技術人員、學者等,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通過中國-東盟、瀾湄等合作平臺來開展一些相關的能力建設活動。同時,搭建環保産業技術交流平臺,企業可以在上面分享各自已有的技術或項目,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

  海洋環境議題,包括海洋塑膠和海洋微塑膠,是近幾年國際社會包括環境治理領域比較新興的熱點話題。在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包括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塑膠的歸置治理和制度性創新,還有氣候變化的適應與減緩,金融方面的助力支持,都有了較深的研究。

  如何從金融、項目開發的角度,進一步助力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或者沿海生態城市管理,國際金融論壇副秘書長孫軼頲表示,政府要對金融機構進行一定的引導,將金融轉化成一個項目,分清哪些是屬於可投、哪些不可投、哪些要防範風險,都要有一定的標準。同時,界定好項目的商業性和公益性,激發各方面的積極性,把各種資金調動進來,形成一定的模式。

  對於行業企業如何參與到中國-東盟生態城市建設與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合作的商業模式中,世界自然基金會新加坡分會戰略傳播與外聯負責人認為,把經濟推向一個循環的模式,可實現價值的最大化。讓商業界參與進來開展合作,自願採取一致性的行業行動,以實現無塑膠的世界,共同促進循環經濟。

  此外,今年的論壇還舉辦了中國-東盟環境合作成就展,展區內設置了中國-東盟環境合作展、廣西生態環境保護成就展、國際環保技術展3個展區,主要涉及水和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回收利用、土壤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等領域,充分地向東盟國家展示我國環保産業在技術、産品、設備上的發展,成為東盟地區環保領軍企業展示交流的平臺。同時,也為廣西及東盟國家環保産業帶來成熟度高、適用性強、全面且性價比高的生態環境治理新技術、新産品解決方案,逐步成為我國環保産業産品技術輸出的重要平臺和環保企業走向東盟國家的重要窗口。

  (本版圖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