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崇左寧明縣實施“五大産業”助力群眾增收脫貧

2019-10-10 16:08:12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記者 唐志強 通訊員 陸鐵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崇左市寧明縣聚焦精準,立足當地實際,大力發展甘蔗、林業、旅遊、邊貿、現代農業等五大優勢特色産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助推脫貧攻堅。目前寧明縣産業覆蓋率超過97%,累計帶動貧困戶17757戶。截至2019年4月底,寧明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寧明縣種蔗面積70萬畝,糖料蔗是寧明縣的支柱産業。寧明縣將蔗區作為最大的扶貧戰區,大力推進“雙高”基地建設,積極組建甘蔗互助組、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成功打造了“蔗-牛-菇-肥”循環産業項目。2018年-2019年榨季,甘蔗産量達296萬多噸,比上個榨季增産17萬噸,帶動蔗區21萬蔗農戶均增收1600元,覆蓋寧明80%以上的貧困人口。目前,寧明共完成“雙高”基地建設23.48萬畝;肉牛存欄4.27萬頭,帶動農戶1.3萬戶。“甜蜜的事業”正在助力蔗農脫貧奔小康。 

  寧明縣是廣西林業大縣,森林總面積335萬畝,森林覆蓋率60.4%,是“中國松香之鄉”“八角之鄉”。寧明立足豐富的林業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産業,重點發展中藥材、名貴樹種、食用菌、八角雞等林下種養産業。目前,寧明已建成林下經濟示範點30個,2018年輻射帶動貧困戶4000多戶,戶均增收2500多元。

  借助世界文化遺産——花山岩畫品牌,寧明大力實施“旅遊+扶貧”。2018年底,寧明成功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建成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點18個,成立旅遊扶貧合作社15個,帶動貧困群眾1200戶,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花山腳下的耀達村村民岑雪琴説: “我以前以種甘蔗為生,自己都沒想到能當上一名導遊。我負責在花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接待遊客,每個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還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提供給遊客住宿。” 

  依託愛店國家一類口岸,寧明縣在完善口岸設施、大力發展口岸經濟的同時,還創新建立了17個邊民互助組,帶動貧困邊民936人抱團參與邊境貿易,促進貧困邊民增收致富,每人月收入3000元左右。

  此外,寧明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産業,積極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産業示範區建設升級版。建成自治區級示範區3個,縣級示範區4個,鄉級示範點4個,帶動貧困戶812戶3654人實現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