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賀州平桂:茭白大豐收 群眾樂開懷

2019-10-10 17:26:59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駱秋妤 通訊員 陶勝平):“今年茭白長勢喜人,畝産2500斤左右,價格比往年略有上漲,預計每畝産值7000元,每天收割的茭白大部分銷往賀州城區的超市,一些銷往廣州、深圳等地,供不應求。”新民村村民馮亞養説。近日,在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新民村茭白種植基地,村民們挽著褲腳穿梭在田間,一手拿著彎刀,一手扯著茭白,麻利地將茭白割下放進籮筐。

賀州平桂:茭白大豐收 群眾樂開懷

新民村茭白種植基地 供圖 平桂區宣傳部

賀州平桂:茭白大豐收 群眾樂開懷

茭白大豐收,農民露笑臉 供圖 平桂區宣傳部

  2015年,馮亞養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馮亞養全家11口人,一家人原來居住在上世紀80年代建的100平方米的磚瓦房裏。2017年,在村支書趙進文的帶動下,馮亞養種植茭白8畝,僅這一項,當年就為家庭增收了2.1萬元。馮亞養三個兒子外出務工的收入加上他自己種植茭白的收入,建起了一座90多平方米的鋼筋水泥樓房。2018年12月,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新房又添置了冰箱、液晶電視等家電。對於脫貧出列,馮亞養一家人充滿了信心。

  同樣,40多歲的村民馮土養,曾因兩個孩子上學,家庭勞動力不足,導致家庭生活困難。2017年,勤勞肯幹的馮土養和妻子通過流轉土地種植茭白15畝並取得成效,于2018年成功脫貧。“有茭白種植成功經驗而擴大種植面積,銷路暢、價格好,我家的生活越過越好。”馮土養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他還説,路通了,老闆們可以直接開車進村來收購茭白,農民在地頭就可以領錢。

  新民村地處大桂山腹地,地形地貌險陡,山路曲折,是平桂區六個土瑤聚居深度貧困村之一。“2015年,全村10個自然村屯居住有270戶1555人,其中貧困人口1004人,貧困發生率64.56%,到2018年底,全村仍有722人未脫貧。”趙進文説。

賀州平桂:茭白大豐收 群眾樂開懷

茭白裝包 供圖 平桂區宣傳部

  據趙進文介紹,新民村海拔400多米,氣候潮濕,水質甘甜清涼,非常適合茭白生長。2017年,該村在幫扶後盾單位廣西地礦局、賀州市平桂區人大以及平桂區沙田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種植茭白100多畝,基地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種植第一年就獲得顯著經濟效益。為鼓勵更多的貧困戶參與,平桂區出臺扶持政策,貧困戶每種植1畝茭白獲得扶持補助資金500元,僅2018年,新民村種植茭白麵積就達480畝,33戶貧困戶參與種植,每畝産值達5000元以上。

賀州平桂:茭白大豐收 群眾樂開懷

村民用摩托車運茭白到城區超市銷售 供圖 平桂區宣傳部

賀州平桂:茭白大豐收 群眾樂開懷

茭白運往廣州等地銷售  供圖 平桂區宣傳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派駐沙田鎮新民村“第一書記”韋連軍説:“茭白豐産時一天可采收2000斤,每斤2.5元左右,種植茭白是一個短平快的脫貧産業。”

  試種茭白取得較好的經濟收益後,新民村審時度勢,依託成功的種植經驗,2019年新增種植茭白120多畝。目前,新民村種植茭白達600多畝,將助力該村2020年整村脫貧摘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