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綜述:厚植新時代青年的愛國情懷

2019-10-11 13:25:03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奚振海

  “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為教育引導廣大新時代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之情、強化愛國之志,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今年6-9月,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史研究室、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聯合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共和國故事進校園”百場主題宣講活動,在全區高校和部分高中學校開展。

  主題宣講既是我區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別開生面、內容豐富的思政課。全區各領域的專家學者,紛紛走進校園,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一堂堂形式多樣、內涵深刻的宣講課,在八桂青少年心中厚植了愛國主義情懷。

  名家大咖來上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廣西創新思政課形式,以主題宣講的方式,用紅色歷史實現鑄魂育人,讓奮鬥征程擦亮青春底色,展光輝成就催人砥礪奮進。

  宣講範圍覆蓋面廣。此次宣講活動面向全區74所高校(含民辦)、26所示範性高中開展,實現了宣講活動進高校全覆蓋,直接受眾近5萬人(次)。這是我區首次大規模集中面向在校學生開展的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宣講活動,是給在校學生上的一堂堂生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宣講團陣容強大。宣講團由黨史專家,自治區黨委講師團特聘教授、專家,全國、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及其他領域專家共48人組成。他們均是我區黨史、國史、軍史等領域的優秀專家學者,並長期奮戰在廣西改革發展一線。有他們的加入,大大增強了宣講活動的權威性。

  宣講內容緊扣時代主題。突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每到一所學校,宣講專家們都用真實有趣的故事、生動活潑的案例、貼近實際的互動,以小切口反映大背景、小故事反映大時代,凝聚同心共築中國夢的青春力量。

  9月10日,我區部署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高校被列入參與單位。各高校將主題宣講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用“共和國故事進校園”對學校師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用紅色歷史洗禮時代新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合格的接班人。這是主題宣講的目的,也是必須堅持的方向。宣講追憶滄桑巨變,追夢時代新篇。

  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黃著誠以《70年成就與道路自信》為題,盤點梳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回顧中國70年奮鬥歷程,用生動的故事和事實,旗幟鮮明地告訴青年學生,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要對中國美好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甘毅以《紅星照耀中國》為題,運用翔實的數據、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案例,以共産黨人滾燙的初心向廣西大學等高校大學生們講述共和國的故事。他結合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等案例,指出歷經百年磨難,中國共産黨始終沒有改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以黃文秀先進事蹟激勵青年學生們,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自治區黨委講師團特聘專家、廣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湯志華以《從百年黨史看黨的初心和使命》為題進行宣講,告訴青年學生,黨和國家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無不體現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制度優勢。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黃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輝煌歷程”為主要內容開展宣講,向青年學生講述新中國70年的奮鬥歷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跨越,希望他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奮力前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一種精神力量,主題宣講尤其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廣西作家協會主席、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影視創作中心主任田代琳(筆名:東西),在高校作《文學桂軍是如何煉成的》的宣講,他以一個見證者、參與者和領軍人物的身份,從1979年《彩雲歸》獲獎講起,講述了文學桂軍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克服重重困難,不斷追求、反思、提升,不斷涌現新人,不斷取得新成就的歷史經驗。他對廣西文學的未來充滿了期待,並強調文學桂軍的成長與改革開放的歷史相伴而行,廣西文學的繁榮離不開作家個人的奮鬥和堅持,更離不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政策的支持。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廣西文聯副巡視員、《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在高校作題為《傳承文脈 回到經典》的主題宣講。她引經據典,用豐富而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探析了共和國深厚的文脈,同時也回答了該如何從人類經典文化血脈中尋覓精神的養分,更好地傳承中國文脈這個問題,解開了師生們的困惑。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當代廣西雜誌社社長、總編輯牙韓彰,在高校開展主題宣講時,以“文化建設”為中心主題,通過詳實的歷史資料和生動形象的語言,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本質內涵、歷史坐標、核心理念、創新實踐、當代價值等進行了系統闡釋。他的宣講還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的文化建設成就,特別是廣西文化建設的發展成就。

  宣講引發了思考和回應。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貿易與管理系教師馮世傑説:“優秀的文藝作品是傳統民族文化的典範,民族集體記憶是民族藝術的創造之源。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閱讀更多的經典作品,從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年學生處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精心引導、循序漸進。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黨史專家張麗紅用翔實感人的事例,講述了中國共産黨在廣西的革命鬥爭故事,給青年學生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廣西民族大學教授楊學明的宣講主題是“民族精神與文化自信”。她説:“這兩個概唸有點大,我在講座中很注意用具體的故事和剛剛發生的新聞調動學生的興趣,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及團隊,則以京劇藝術的表現形式開展主題宣講,用《紅色娘子軍》《智取威虎山》中的經典選段,直觀地闡述了那些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民主自由而流血犧牲的革命故事。

  培養有信仰敢擔當的接班人

  9月29日,在廣西大學大禮堂,參與主題宣講的上千名師生先是集體觀看了開國大典12分鐘的彩色視頻,隨後大家動情地高聲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超燃的氛圍升騰起澎湃的愛國熱情。該校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2016級學生吳憶説:“聽了宣講,中國共産黨的故事、一代代青年的愛國之情深深激勵著我、鼓舞著我。”

  新時代青年要對黨忠誠,對祖國熱愛,還要有抱負、有情懷。宣講活動讓八桂大地萬千學生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學院學生蘭秋艷説,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革命理想信念,堅定報國之志。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袁莉表示,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青年人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

  宣講詮釋了為什麼奮鬥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極大激發了青年學子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增長才幹、練就本領,服務人民、貢獻國家的志向。百色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郭賽威説:“一場心靈的紅色之旅讓我又一次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革命先輩,也讓我燃起學習鬥志,堅定理想信念,我們要為祖國新時代的發展貢獻力量。”浦北中學高二學生孫文潔表示,聽了專家宣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黃文秀的選擇,新時代的青年人都應該以她為榜樣。

  青年學生從宣講中汲取了奮進的力量。廣西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學生覃樂園説:“我們應當從長征精神中汲取勇氣和力量,堅定信念,努力奮鬥,為建設現代化的中國奉獻力量!”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學生譚雲雲聽了宣講後表示,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同時更應該珍惜學習時光,學好技能,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為創造更多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跡”做貢獻。

  宣講讓人內心澎湃。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主任黃振宣表示,報告是一次生動且深刻的黨史和新中國史教育,必將感染和激勵著更多青年人投身實現強國夢的偉大事業中。柳州鐵一中教師表示,作為培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主力軍的人民教師,更應堅守職責,自覺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相結合,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奮鬥終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