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市多措並舉推動資本市場“南寧板塊”發展

2019-10-14 11:50:00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南寧市多措並舉推動資本市場“南寧板塊”發展

  我市多措並舉增強資本市場活力和韌性,全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圖為眾多金融機構匯聚的金湖廣場一帶。 (中建三局二公司南寧分公司供圖)

  本報記者 韋 靜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牢牢把握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這一根本,加強金融工作的頂層設計,優化金融扶持政策環境,充分把握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資本市場改革等機遇,積極搭建常態化、形式豐富的政金企對接平臺,使之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載體,為全市高品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積極對接

  金融活躍度和貢獻度提升

  近年來,南寧市舉辦各類精準政金企對接活動、投融資路演、資本市場專題講座等活動,金融活躍度和貢獻度進一步提升,有效推動我市實體經濟和金融相互促進、健康發展。

  特別是自南寧市實施企業上市(掛牌)“三大工程”(培育工程、上市攻堅工程、品質提升工程)一年多來,我市上市(掛牌)後備企業達155家,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的方式,成效初顯。

  銀行信貸支持不斷加強。8月末,我市人民幣貸款餘額達13346.18億元,同比增長17.75%,為近3年來最高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7.23個百分點。

  直接融資市場不斷拓展。目前全市境內外16家上市企業累計直接融資達528.81億元,3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累計直接融資7.11億元。

  金融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南寧市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抵押貸款辦理環節、辦理材料、辦理時間平均分別為3個、3項、4.25個工作日,位列全區第二,成功實現優化營商環境獲得信貸指標百日攻堅“468”目標要求,企業辦理信貸業務滿意度獲得感明顯增強。

  搭建平臺

  做好服務實體經濟大文章

  9月5日,南寧市舉行企業上市(掛牌)“三大工程”重點企業融資對接暨政金企座談會,我市“三大工程”重點企業、後備企業負責人、金融機構人士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利用政府搭建的政金企交流平臺,共同做好、做大、做實服務實體經濟的文章。

  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副行長黃韶宇表示,交通銀行始終關注南寧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截至今年8月末,區分行在南寧市的社會融資總量超過900億元。此次座談會為金融機構和企業,特別是南寧市重點扶持的擬掛牌上市的企業搭建了良好的溝通平臺。交通銀行將繼續對接客戶需求,更好地為地方實體經濟服務。

  桂潤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幫周也對這一平臺讚不絕口,他認為,對於一個擬上市(掛牌)企業而言,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必不可少,他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吸引更多區內外金融機構關注、支持本土民營企業發展。

  在座談會上,皇氏集團、五洲交通、建工集團、豐林集團、博世科等我市11家重點企業還與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桂林銀行等金融機構簽約,現場簽約金額達41.04億元,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準。

  簽約企業廣西思倫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常青説:“作為一家輕資産高科技研發企業,政府引薦對企業融資起到了提振作用。現場我們與桂林銀行簽約,後續將會深入對接。企業計劃在五象新區成立大數據園區,推動更多數字經濟企業入駐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共同推動南寧市大數據産業的發展。”

  激發活力

  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企業上市(掛牌)“三大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依託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社會融資規模、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重要手段。

  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市金融辦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將深入實施企業上市(掛牌)“三大工程”,持續推動企業與金融機構深入對接,引金融“活水”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持續拓寬融資渠道,紮實推動企業上市(掛牌),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尤其是要抓住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揭牌和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中國—東盟金融城建設,吸引國內外金融要素集聚,釋放金融發展活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金融資源和更為優質的金融服務。

  桂林銀行南寧分行行長李學忠表示,自2018年5月啟動“三大工程”以來,桂林銀行南寧分行結合企業實際融資需求,以多場景、全方位、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産品,圍繞企業上市前孵化期和上市後成長期的各個關鍵發展節點,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

  今後該行將繼續為上市(掛牌)“三大工程”重點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主動挖掘上市(掛牌)後備企業資源,推動上市(掛牌)後備梯隊不斷發展壯大。同時,抓住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建設的重大契機,推動一部分持牌機構加快入駐中國—東盟金融城,做出更多貼近企業需求的創新産品,為促進首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