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環江“六聯一帶”讓移民群眾住得下

2019-10-25 08:49:25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人民網環江10月23日電(記者龐革平)“感恩教育園、黨員活動室、警務室、衛生室,一應俱全,錯落有致。”日前,記者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城西移民安置點採訪時看到,一棟棟嶄新的樓房整齊地排布著,在傍晚的余暉中顯得更加美麗。

  在安置區“四點半”學校,孩子們有的在翻看課外書,有的正追逐玩耍;在感恩教育園,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笑語不斷;在扶貧車間,工人們正熟練地做工……好一幅祥和的安居樂業圖!

  然而,就在兩年前,這裡的群眾還住在大石山區深處,掙紮在貧困溫飽線上。

  城西易地移民搬遷安置區和毛南家園安置區,是環江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的主戰場,目前兩個安置區共有4362戶1.78萬人入住。

  為確保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環江積極探索,創新機制,推行易地扶貧搬遷新型社區治理有效模式,著力構建“黨建聯抓、産業聯扶、就業聯創、文化聯辦、服務聯動、自治聯建,全力帶動搬遷群眾安居樂業”的“六聯一帶”後續扶持服務機制,大力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我們剛來到這裡,有事都不知道找誰,是社區黨支部給了一個溫暖的‘家’。”毛南家園安置點的住戶覃萬乾説。移民安置區通過黨建聯抓,強化黨組織在扶貧搬遷“前中後”全程管理服務,實現了增進鄰裡感情,凝聚共建合力,群眾辦事有了主心骨。通過建立“縣、鄉、社區、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黨群服務網絡,推行便民服務手冊、鄰裡親情卡、微信公眾號等,採取“群眾下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聯動辦單、辦結銷單”的方式,開展“鄰裡守望”、文明教育、上門義診、環境治理、矛盾化解等工作,讓“生人社區”變“熟人社區”,營造良好的新型社區鄰裡關係。

  移民群眾有了新家,就要使他們能生存、有發展、可致富。為此,該縣大力實施“兩園雙基雙帶”産業聯扶。通過創建扶貧産業園和萬畝現代特色林業(油茶)産業園,創建“三特”水果基地和油茶+中草藥基地,採取“企業+公司+基地+搬遷戶”和“林場+公司+産業園+脫貧戶”的産業發展模式。易地搬遷脫貧戶每戶每年可從“兩園”中申請自主創業扶持資金3000元(未脫貧戶1500元/年),可連續申請5年。同時,讓搬遷群眾(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地”進行土地流轉,建設産業基地,實現産業長效、收入穩固。

  “在扶貧車間工作,正常上班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收入,很滿意。”搬遷戶覃林雲説,像她一樣,該縣就業聯創“扶貧車間、扶貧商鋪、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後續扶持服務機制,無疑是希望既能掙錢養家又能照顧家庭的移民群眾的福音。同時,該縣還通過開展“春風行動”“粵桂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等活動,為移民群眾提供多個就業崗位,並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實現勞動者由“體力型”轉向“技能型”就業。

  文化聯辦,完善社區功能,豐富居民生活。建好文化活動廣場,配備相應娛樂設施和器材,建好文藝隊,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在社區鋪開,形成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守望相助的社區氛圍。

  服務聯動,讓居民享受“幸福”。在社區設置中醫診所,全面落實“醫療救助精准保障到人、大病慢性病精準救治到人、家庭醫生簽約精準服務到人、健康扶貧政策精準宣傳到人”為主要內容的醫療扶貧;統籌落實安置小區周邊入學指標,確保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入學;在社區開辦“四點半”學校,組織黨員、教師和其他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解決搬遷群眾子女放學後的教育管理和安全監護難題;定期到社區開展普通話培訓班,提高移民搬遷群眾普通話交流能力;在安置區開辦平價惠民超市、“好鄰居”超市,降低搬遷戶生活成本。

  自治聯建,首創採用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進行選民登記。採取“三聯審”,確保優秀人才選進社區居民委員會班子。逐步把社區居委會管理權限移交給當地人民政府管轄,構建日趨成熟的自治管理機制。

  “我們做夢都沒想到,能有這麼好的政策讓我們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相比以前山上的生活,這裡條件真是太好了!”從明倫鎮龍水村地質災害隱患點搬到城西移民安置點的冉光國如是説。(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