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
龍州起義紀念館。
左江銅鼓灣。
龍州金龍湖。
廣西日報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黃宇鑫
■編者按
與越南高平、諒山兩省接壤的龍州,山水瑰麗,人文璀璨,是紅八軍故鄉、中國天琴藝術之鄉,同時也是欠發達地區,1986年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
2015年,龍州被列入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縣後,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旺縣”“文化興縣”戰略,通過打造世遺左江、秘境弄崗、天琴文化、紅色邊關等國際旅遊品牌,全力將旅遊業打造成為最符合龍州縣情的重要支柱産業。去年龍州共接待遊客610.49萬人次,同比增長41.42%;實現旅遊總消費65.83億元,同比增長41.9%。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去年該縣以同批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獲評“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同年,龍州成為廣西首個脫貧摘帽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蓬勃發展的旅遊業,已經成為帶動龍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1 鳥語聲聲 唱響生態讚歌
深秋的弄崗,群峰滴翠,鳥語花香,生機盎然。遊客們迫不及待地從旅遊大巴和自駕車上下來,聆聽著清脆的鳥鳴,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臉陶醉。“我在弄崗感受到了鳥鳴山更幽的意境。”重慶遊客譚先生由衷讚嘆。
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資源十分豐富,現已發現鳥類11目32科244種,是名副其實的“鳥類王國”。弄崗穗鹛,這一由我國鳥類學家發現、命名的新鳥種,便是2008年在該自然保護區被發現的,曾在世界鳥類學界引起轟動。
隨著愛鳥人士紛至遝來,龍州覺察到裏面蘊藏的商機,順勢建設了弄崗生態觀鳥科普基地。政府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嚴禁濫砍濫伐樹木,嚴禁盜獵捕殺鳥類,引導村民愛鳥護鳥,成立“鳥導”隊,逐漸形成以觀鳥、拍鳥為主的休閒生態旅遊産業。
“創特”期間,龍州以生態旅遊新業態為重點,加大“觀鳥經濟”的培育力度。投入1千多萬元資金,對進入基地的17公里道路進行改造;投入700多萬元,在基地建設了生態停車場、環山觀鳥道路,對村容村貌進行美化、升級民宿接待點,營造舒適的環境,打造高品質的觀鳥基地。
同時,當地積極引進企業,投資建設發現·弄崗生態旅遊項目。立足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週邊,依託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打造一個集生態旅遊、科普科考教學、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遊綜合示範區。
經過努力,發現·弄崗景區2017年成功獲評廣西生態旅遊示範區,2018年榮獲國家4A級旅遊景區,弄崗觀鳥基地也一躍成為西南最大的觀鳥點之一。從2017年開始,龍州每年3月舉辦中國·龍州“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眾多國內外觀鳥愛好者慕名而來,“弄崗觀鳥”品牌不斷打響。
弄崗“觀鳥經濟”的發展,是龍州創新生態旅遊之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龍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立縣、旅遊旺縣”戰略,全力做好生態旅遊這篇大文章,積極推動生態旅遊與扶貧産業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2 天琴悠悠 譜寫融合新曲
今年7月24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上,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以一曲《阿姐琴謠》驚艷全場,天琴再次獲得各方矚目。
天琴是壯族最古老的三大樂器之一,也是駱越文化的主要曲藝形式之一,流行于龍州、寧明以及防城港一帶,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上世紀80年代,經過民間藝人和音樂專家共同挖掘創新,這一古老藝術重放光彩。
2006年,龍州天琴藝術被列入廣西首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龍州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天琴藝術之鄉”,2008年,龍州被授予“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旅遊示範區”稱號。
龍州非常重視天琴藝術的傳承,形成了以民間為主、學校為輔的天琴傳承發展模式,目前全縣每年培養的天琴學員達2300多名。當前,龍州正加大非遺進學校的步伐,力爭讓天琴在全縣中小學校的知曉率、普及率達90%以上。
天琴藝術在創新中發展。近年來,龍州全面挖掘和提升天琴藝術,組建“天琴女子彈唱組合”,把天琴藝術搬上舞臺,一炮走紅。這支彈唱組合50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組織的演出,多次赴法國、德國、奧地利等地演出,深受讚譽。目前,龍州天琴藝術表演隊已經發展到20多支。
龍州還通過舉辦天琴文化藝術節、百人天琴彈唱、天琴藝術論壇等大型活動,不斷升級打造天琴藝術品牌。下一步,該縣將對大量保存至今的古琴譜進行全面整理,並邀請區內外音樂家、藝術家進行天琴曲目創作,目前,歌舞劇《天琴歌旅》已在排演階段。
為了讓天琴走入更多遊客的心中,2014年,龍州啟動了天琴谷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建設。該項目規劃期為2014年至2020年,涵蓋天琴文化演藝區、休閒養生度假區等功能區。項目以創建國家4A級景區為目標,建成後,將開創龍州文化藝術和旅遊融合新局面。
3 紅旗飄飄 彰顯邊關紅韻
1930年,鄧小平在龍州組織領導了震驚中外的龍州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和左江革命根據地。龍州作為越南革命者的重要活動基地,在越南革命史上亦有著重要的意義。光輝燦爛的革命歷史,為龍州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提供了寶貴資源。
近年來,龍州大力推進紅色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成功創建了龍州起義紀念館國家4A級景區和胡志明展館、重走紅軍路、業秀園等國家3A級景區,著手開展紅八軍軍部舊址改擴建工程等,推動龍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邁上新臺階。
經過多年培育,紅八軍軍部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龍州起義紀念館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紅八軍軍部舊址、龍州起義紀念館同時入選第一批廣西中共黨史教育基地,而越南革命者在龍州的秘密機關舊址,被開闢為龍州胡志明展館,成為中越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友好交流基地。
“沒想到龍州有如此深厚的紅色文化,我將介紹更多的孩子來這裡踏訪英雄的足跡。”來自貴州一中學的王老師感嘆道。
2015年6月29日,崇左市獲“全國紅色旅遊國際合作創建區”稱號,龍州是創建區的核心。以此為契機,龍州依託優美的邊境山水風光、神秘的邊關風情和跨國特色,打造了多條精品旅遊線路。
如重點打造“兩江紅旗”“鄧小平足跡之旅”等紅色旅遊品牌,推廣中越邊關探秘遊線路;以“越南國父,戰火情誼”為主題,重溫胡志明在龍州的歷史,打造中越跨境紅色旅遊線路;將龍州紅色旅遊與縣域內的左江風光、弄崗喀斯特森林以及鄉村田園景觀整合,構建紅色旅遊與生態養生相結合的旅遊線路,等等。
龍州縣委書記秦昆表示,龍州將加快建設“中越紅色旅遊國際合作創建區”,把合作創建區打造成具有觀光遊覽、休閒度假、跨國旅遊、民俗體驗等綜合旅遊功能的國際紅色旅遊目的地。
4 其樂融融 共享發展利好
國慶期間,龍州下凍鎮扶倫村板端屯跑馬洞景區熙熙攘攘,許多外地遊客長途驅車而來,就是為了一睹跑馬洞真容。“洞裏真的能跑馬,比我想像中的要壯觀。”江西遊客梁先生連連誇讚。
跑馬洞是隱藏在板端屯提督山腳下的一座天然喀斯特溶洞,因其洞內寬敞可任由駿馬奔馳而得名,是“龍州八大景觀”之一。長期以來,板端屯的大部分青壯勞動力忙於外出務工,老幼婦孺則守著這個山洞過苦日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駐村第一書記的組織帶領導下,當地確定了開發旅遊的發展思路,于2016年成立了野望雲端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採用“旅遊+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開發,全屯70戶村民全部參與入股,其中有18戶是貧困戶,全村自籌資金共155萬元,2018年跑馬洞景區正式對外營業。
今年春節期間,板端屯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總收入超過60萬元。“我在廣東打工10年,一直漂泊不定,跑馬洞開發經營後,我便回到村裏參與旅遊發展,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創收,日子越過越好,我感到很滿足。”板端屯村民梁偉壯開心地説。
弄崗觀鳥基地已逐漸成為熱門的生態休閒旅遊景點,形成以觀鳥為主,配套有吃、喝、玩、遊、樂、購等的休閒生態旅遊産業,“觀鳥經濟”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要支撐。
據了解,目前觀鳥基地有觀鳥點20多個,已輻射到隴亨、汪那、楞壘、坡那等村屯,農家客棧有10多家。2018年,弄崗村的觀鳥基地共接待遊客13萬人次,帶動166戶農戶,每戶年均增收約1.5萬元。
旅遊業已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幸福産業。目前,龍州有17家鄉村旅遊區(農家樂)都挂上了“扶貧車間”和“旅遊專業合作社”的牌子,全縣鄉村旅遊扶貧形成了“農民合作社+農戶”“致富能人+農戶”“企業+農戶”等模式,農戶可通過入股鄉村旅遊區、提供勞動服務等渠道增收。據統計,截至目前,龍州鄉村旅遊發展輻射帶動貧困戶近3萬人,每戶每年增加經濟收入達5000元以上。
(本版圖片由龍州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廣電局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號 郵遞區號:100040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891032 舉報郵箱:jubao@cri.com.cn 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監督電話:010-68891834 監督郵箱:jiancha@cri.cn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2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0212001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5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版權所有©199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