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玉林博白創新多種産業扶貧模式 全力打贏脫貧摘帽攻堅戰

2019-11-04 14:57:45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記者 唐志強 通訊員 駱泓銘):玉林博白縣是廣西貧困縣,下轄28個鎮、358個行政村(社區),2017年末總人口188.1萬。“十三五”時期博白全縣共有138個貧困村,貧困人口34622戶169218人。經過三年的努力,博白縣已實現92個貧困村摘帽,11.6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末的10.41%下降到4.45%。

  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博白縣始終牢牢把握産業扶貧這一核心內容,強化頂層設計,積極創新多種産業扶貧模式,幫助貧困群眾持續穩定脫貧。

  創新“扶貧+能人”産業扶貧模式。來自博白縣江寧鎮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全國十佳農民”劉入源創新“自主經營、入股分紅、託管代養”的産業扶貧模式,實現了“啟用一個能人、搞活一個産業、帶動一方發展”的綜合效應。在劉入源的帶領下,該縣已有17個鎮21個行政村600多戶農戶參與山羊養殖,其中貧困戶300多戶,養殖戶實現了年增收2萬元以上。

  創新“扶貧+企業”産業扶貧模式。博白縣廣西三樺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廣西桂牛水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開展 “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委託經營扶貧項目,共吸納5649戶貧困戶參與入股分紅,投入扶貧貸款3.3億元。其中,僅博白縣菱角鎮廣西三樺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就吸收了入股分紅貧困戶2400戶,公司已成功申報廣西農業科技示範園、廣西四星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項目,公司所在的菱角鎮石柳村也憑藉發展沃柑産業被評定為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創新“扶貧+環保”産業扶貧模式。博白縣把生態環境治理作為發展扶貧産業的重大契機,把養豬場“變身”為電子代工廠、生態養殖場等,吸納一批貧困戶到轉型後的産業進行就業,取得了扶貧、環保雙贏的效果。博白在全縣範圍內,按照此模式建立的各類農民經濟合作組織達1700多個,帶動1.6萬多戶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創新“黨建+扶貧”産業扶貧模式。博白縣圍繞中央推行的“互聯網 +”行動計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的“黨旗領航 • 電商扶貧”戰略,先後引進了桂果果、華商街、村郵樂購等電商企業,搭建縣、鎮、村三級電商服務網絡,全縣已建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鄉鎮服務站28個、村級服務點382個,實現了貧困村農特産品網絡銷售全覆蓋。

  統籌抓好其他精準扶貧工程。博白縣統籌抓好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等各項工作。就業扶貧方面,博白縣已在全縣設置就業扶貧車間35家,實現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餘人;金融扶貧方面,累計授信金額110697萬元,放貸覆蓋率達到59.3%;社會扶貧方面,已籌集社會各界捐款6000多萬元,投入到138個貧困村進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今年,博白縣將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圍繞貧困縣脫貧摘帽標準,對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扎紮實實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實現今年整縣脫貧摘帽目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