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2019-11-21 09:50:44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新華社南寧11月20日電題:“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念、徐海濤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在廣西桂林市,以自然為底、文化為魂,宜人的山水風光與詩意的歷史文化碰撞,不僅裝點著遊人的記憶空間,也激發了當地旅遊經濟發展活力。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名城,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風韻不斷彰顯,讓詩意更濃,遠方如家。

【中首】“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11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名城,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風韻不斷彰顯,讓詩意更濃,遠方如家。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中首】“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11月20日,遊客在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內觀看摩崖石刻。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名城,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風韻不斷彰顯,讓詩意更濃,遠方如家。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重現經典讓歷史“活”起來

  立冬後的桂北漸增涼意,農婦丁秀珍在家門口仍能遇到外地遊客,她家所在的興安縣嚴關鎮江西坪村緊靠靈渠,清澈河水環村而過。村莊民居古色古香,古樟樹掩映著青石灰瓦,新修的“三米驛站”古街再現著昔日靈渠碼頭商貿繁榮的景象。

  跨越2000多年的靈渠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歷史遺存。在靈渠沿線,近年結合歷史、人文打造起的文旅項目,讓這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活”起來,河段經過修繕陸續復航,綠道串聯起的“靈渠人家”旅遊線路成為遊客追捧的新熱點。

  行走在桂林可以看到,眾多歷史文化經典正散發著新活力。獨秀峰下的明代靖江王城古韻盡顯,“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雲霧間”的名樓勝景重現,“老桂林街巷標本”正陽路東西巷經過打造,還原明清歷史風貌,成為城市的新地標……

  在靈川縣大圩鎮,被譽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的大圩古鎮將歷史文化、古建築文化、商埠文化等人文資源進一步融合,沿岸青石板街老式作坊、店面林立,年接待遊客達120多萬人次,旅遊消費逾10億元。在古鎮周邊的村莊,旅遊收入成為村民收入的支撐,同時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0余萬元。

  山水間的歷史文化再現,得益於保護工作的跟進。據介紹,2014年以來,桂林大力實施“尋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價值”戰略,對“散珠碎玉”的歷史文化進行蒐集整理,加大研究和文化精品打造力度,並成立桂林歷史文化研究院,開展桂林歷史文化資源調查,整理髮掘了9大類12個專題歷史文化資源名錄。這些寶貴資源逐步在文旅一體戰略中顯現出重要價值。

【中首】“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11月20日,遊客在桂林市東西巷逍遙樓上參觀遊覽。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名城,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風韻不斷彰顯,讓詩意更濃,遠方如家。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中首】“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位於桂林興安縣的靈渠(11月1日無人機拍攝)。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名城,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風韻不斷彰顯,讓詩意更濃,遠方如家。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挖掘民俗資源展“全景”桂林

  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和……輕輕一哼,一曲劉三姐山歌激蕩起許多人記憶的漣漪。每當傍晚,陽朔縣田園路附近車流人流便密集起來,方圓兩公里的漓江水域,山峰隱現、水鏡倒影,山水劇場《印象·劉三姐》讓人沉醉。

  作為國內山水生態實景演藝項目典範,《印象·劉三姐》以桂林山水資源與廣西特色文化資源為基礎,將文化和旅遊緊緊相融,自2004年正式公演以來,每年演出500多場次,幾乎場場滿座。

  “以前遊客主要是白天坐船看山水,有了《印象·劉三姐》,現在晚上也熱熱鬧鬧。”陽朔縣陽朔鎮木山村村民徐全光白天務農,晚上參與《印象·劉三姐》演出,至今已10多年。融合了文化元素的旅遊項目帶富了這個漓江邊的村莊,“村裏田地少,大部分家庭都參與演出活動,戶均年增收3萬多元。”

  “桂林有山水,更有文化。”經典影片《劉三姐》裏“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已年過七旬,提到漓江的山水與文化熱情不減。

  “劉三姐現象”是桂林以文促旅、以旅興文的生動案例。桂林不斷挖掘民族民俗文化,打造出一批精品文化演藝項目,“演藝之都”的新名片日趨閃亮。

  在桂林走訪,記者看到,整合民族民俗文化元素的特色旅遊項目層出不窮。在龍勝各族自治縣,當地將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進行深度發掘和包裝,村民們帶來的梯田耕作、紅瑤長髮舞等項目,讓人流連忘返。目前,桂林全市已有陽朔、龍勝、興安等6個縣(市、區)榮獲“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稱號。

【中首】“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11月20日,遊客在桂林市東西巷的狀元廊景區內拍照。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名城,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風韻不斷彰顯,讓詩意更濃,遠方如家。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中首】“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廣西桂林文旅融合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觀察

  11月20日,遊客在桂林市獨秀峰·王城景區內聆聽導遊講解。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名城,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風韻不斷彰顯,讓詩意更濃,遠方如家。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旅遊+”助推産業融合升級

  當前,伴隨著旅遊産業的發展,桂林文旅融合的文化“調色板”越用越活,紅色文化、節慶文化、體育文化、康養文化,各類文旅融合項目在“旅遊+”業態下日漸紅火,推動當地産業提質升級,文旅資源優勢成為發展優勢。

  據統計,今年以來,以各種形式到桂北參加“游動湘江、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和“翻越老山界、走好長征路”等紅色主題活動的人員逾100萬人次,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新圩阻擊戰史實陳列館自今年9月開館(園)以來,接待遊客已超過30萬人次。

  與此同時,“旅遊+節慶”等業態也帶動著桂林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的發展。“現在許多縣都有特色節慶,比如陽朔漁火節、恭城桃花節等,我們本地也有美食節,既吸引客流,又有利於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漓江流域“最後一村”南佛村黨支部書記黎長髮説。

  在康養、體育方面,會仙濕地度假小鎮等一批投資100億元以上的健康旅遊項目落地實施,桂林國際智慧健康旅遊産業園獲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形成“醫養遊”融合發展新模式。舉辦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桂林國際馬拉松賽等一系列重大賽事,“旅遊+體育”碩果纍纍。

  著眼于“旅遊+”,桂林實現了文化、旅遊“1+1>2”的效果,産業不斷融合升級。統計顯示,2018年桂林實施文化旅遊重大項目110項,總投資1260億元,全年接待遊客數突破1億人次,旅遊總消費首次超過1300億元,以文化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産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今年預計接待遊客量將超1.3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1700億元以上。(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