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法治力量浸潤人心——中國憲法邊疆行活動見聞
■閱讀提示
11月11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司法廳和自治區民宗委聯合主辦的2019年中國憲法邊疆行活動啟動。活動組織了由中央駐桂新聞媒體和區直新聞媒體等組成的融媒體採訪團,深入我區靖西、憑祥、大新、東興等地的農村、社區,開展普法融媒體觀察活動。
活動中,各地結合實際,將農村普法與依法治理相結合,從基礎人才培養、宣傳陣地創建、法治文化引領等方面深入推進農村法治宣傳工作,走出了一條條富有地域特色的法治鄉村建設之路,有力提升了基層治理法治化水準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A 加強基層人才培養 助力鄉村法治建設
投影儀、電腦、音箱……靖西市武平鎮仙奉村的普法講堂裏電教功能齊全,每年村裏都會邀請法律專業人士到課堂講1到2次普法課,給大家普及法律知識,解答法律疑惑。
“每次普法課堂開講的時候,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等普法骨幹都會參加,大家熱情非常高。從課堂上學到的法律知識,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法律水準,還能增強我們調解糾紛以及幫助村民維權的能力。”仙奉村村委副主任黃髮京對法治培訓印象深刻。
通過參加近兩年開展的普法課堂,黃髮京擁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識和業務能力,他利用家裏的“便民診所”主動給就診的村民們普法,如今他家成為了村裏的“普法中心戶”。
記者了解到,加強農村地區法治宣傳基礎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區推動農村法治建設的重要措施。
自治區司法廳廳長雷震介紹,全區共有人民調解員112364人,實現了一村一人民調解委員會全覆蓋,共組織2929名律師、1563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16198個村(社區)法律顧問,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他們依託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大力開展以“法律惠民”“送法下鄉”“關愛農民工,送法下基層”“普法講堂”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為農村“兩委”成員、農民、農民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
按照司法部法治鄉村建設三年規劃,我區將加快在農村培養普法骨幹,以村兩委班子和村治保、調解人員、村治安中心戶長等基層幹部為重點,培養“法治教育輔導員”“法治宣傳員”,增強農村幹部依法治村意識,充分發揮法治“領頭雁”作用。
B 打造法治宣傳陣地 提升學法用法氛圍
東興市東興鎮花溪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外,一條以紅色為底色的宣傳長廊圍著大樓而建,“學習憲法知識 弘揚憲法精神”的宣傳欄在長廊中格外顯眼。
“這段長廊是我們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近年來社區依託宣傳長廊和開展公益課堂,不定期對群眾進行憲法、民事糾紛、人身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大家的法律意識明顯提升。”花溪社區黨支部書記馮光勝告訴記者。
對於法治宣傳陣地的作用,仙奉村村民黃髮源也深有體會。他説:“村裏的法治宣傳欄定期出版與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案例,法律輔導站的法律顧問可以給我們提供法律諮詢,法律圖書角還提供了法律書籍供我們學習。這些設施建成1年多來,村裏大的糾紛都很少了,大家知道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問題。”
據了解,近三年來,仙奉村法律顧問共化解糾紛5起,提供法律援助2件,受益人數20人。2018年7月,仙奉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評為第七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當前,全區各地正大力創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功能齊全的農村法治宣傳基地,抓好村級法治宣傳欄、法治宣傳長廊、法治圖書室、法治文化墻等法治鄉村建設工作,已建成73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為深入開展邊境地區的農村法治宣傳提供了實體依託,農村群眾尊法、學法、用法、守法的氛圍日益濃厚。
C 民族文化融入普法 法治走進群眾內心
“人人遵紀守法好,樣樣建設都搞得,群眾生活很美滿……”
這是崇左市大新縣山歌普法隊創作的遵紀守法山歌,高亢的音調、洪亮的歌聲唱出了邊境地區老百姓學法守法用法的生動景象。
近年來,大新縣以唱本地山歌為載體,將行政性的普法轉變為娛樂性的普法,短短的山歌中濃縮了法治意識、法治理念等內容,通俗易懂,好唱好記,有效提升了廣大農村群眾的法律素質和當地法治化建設水準。
東興市江平鎮萬尾村是我國京族的主要聚居地,唱歌是京族群眾最普遍、最流行的交際和娛樂方式。每月的10、20、30日為歌圩日,當地群眾常常通過歌聲把國家政策、法律知識、美好生活唱到群眾心坎裏。
東興市司法局局長鄭賢廣表示,將傳統民族文化與法治宣傳相結合,在寓教于樂中將法律知識宣傳到群眾心中,群眾接受度更高,學起來更有勁頭,用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我區是多民族聚居地區,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農村法治宣傳中,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把法治文化與民族文化相融合,將法律知識融入山歌、採茶劇、牛娘戲及粵劇等特有的廣西民間傳統文化表演形式中,實現親民普法,樹立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營造了農村地區濃厚的社會法治氛圍。
全區共有507家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各級法律機構去年共接待答覆涉及農民、農民工的法律諮詢5.17萬人次,辦理農村貧困戶、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86萬件,涉及金額1.3億元;共調解民間糾紛277840件,調解成功270841件,成功率97.5%,涉及金額18.08億元。(記者 周 珂 原文編輯:劉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