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走訪古村 尋味鄉愁

2019-11-29 09:32:12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走訪古村 尋味鄉愁

  漓水人家。

  走走 看看

  本報記者 康 安 文/圖

  11月20-21日,全區首屆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在桂林召開,來自中外的600余名與會嘉賓、代表走進靈川縣大圩鎮的漓水人家,感受古香神韻的桂北民居之美。

  漓水人家位於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袁家村,地處漓江中游,規劃面積600多畝,總投資6億元,是一個以桂北風情、古民居建築藝術、民間傳統工藝為主題,打造集文化、旅遊、農業、生態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景區將漓江流域的傳統文化、生産生活方式、建築及環境真實生動地複製出來,讓遊客能直觀地看到過去的歷史,真切體驗到傳統文化,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踏著青石板路,走進漓水人家,雲霧繚繞間,忽遠忽近的打鐵聲、榨油聲、織布聲傳來,沿著清澈見底的潮田河漫步前行,古橋下,江中央,一葉漁舟,一個人,如若不是船槳划動,河水盪漾,你會感覺整個世界都是靜止的。這裡,像一幅山水畫,又似在傾訴著一個故事,令人恍惚置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情畫意中。

  再往前走,桂北古村落映入眼簾,小青瓦,坡屋頂,一棟棟小別院依山傍水而建,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相融,美不勝收。據悉,靈渠的開鑿和湘桂走廊的繁榮,將中原文化帶入桂林,古民居便吸納了中原和閩越文化的精髓,其藝術價值在中國民居建築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而漓水人家的磚、瓦、窗從桂北各古村中收回而建,每一棟建築都可溯源,都飽含故事。在這裡,還成立了“桂林古村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在此研究論證桂北古村落與中國傳統儒、釋、道文化的關係及表現形式,共承古風,共解鄉愁。

  遊客在這裡可漫步于古村落中,感受古樸鄉村風趣。走過寬大結實木鐵混合建造的村口大橋,香味撲鼻的正宗桂北小吃立馬挑逗你的味蕾:油炸漓江魚、漓江蝦、南瓜餅、艾葉粑……香噴噴、酥爽爽的美味小吃讓人回味無窮,渴了,來一杯現磨的石磨豆漿或上一杯漓江深井水釀造的土酒,甚好!

  美味滿足了味蕾,一路前行在古村落尋找到燒陶的龍窯,玩著泥巴親手做一個陶瓷。還可向村裏的手藝人學習織桂布、打草席、編織竹籃等。休憩片刻,一起去體驗鄉野樂趣,滾鐵環、滑板車、打陀螺、木板鞋、蹺蹺板,好不樂哉!

  訪漓水人家,尋味鄉愁。遊客在這裡,可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鄉村生活,聆聽內心尋回故里。如今,漓水人家景區旅遊發展如火如荼,已漸成富民産業和支柱産業,昔日村落變景區,村民們吃上了“旅遊飯”,今年1-9月,景區共接待遊客62萬人次,每年帶動景區周邊農民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