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一片赤誠守初心 不忘黨恩為人民——記廣西中醫藥大學老黨員唐慶祝

2019-12-06 10:26:36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梁 瑩  通訊員 蔣婷婷 何世全

  一封大紅的感謝信,揭開了一位老黨員懷揣赤誠初心的塵封往事:一個80歲的老教授、老黨員,無怨無悔地把畢生積蓄投入到家鄉教育,因為他認為“這是一個共産黨員應該做的”。

  這位家鄉人口中“馬背上的大學生”,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再到後來任大學紀委書記,直至退休多年,他雖鬢毛已衰,卻初心不改。

  “我是黨和國家培養的,我要把我的一切獻給黨、回報國家。”這就是一位老黨員——廣西中醫藥大學原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唐慶祝的信念與情懷。

  “把一切獻給黨和國家”

  8月29日,一封感情熾熱的感謝信被送到了廣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正是這封感謝信揭開了一位有著53年黨齡的老黨員幾十年如一日踐行赤誠初心、不改本色的塵封往事。

  來送信的是博白縣博白鎮馬塘村小學的校長馮梅英及馬塘村委主任等一行4人。“我們是瞞著唐慶祝書記來的,我們早想來了,早該來了。”馮梅英説,“感謝廣西中醫藥大學教育培養出唐慶祝這樣不忘初心、幾十年如一日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好幹部!”

  也正是這個時候,師生們才知道,這位在學校一幹就是35年的老黨員、老紀委書記,默默地為家鄉教育和建設奉獻了那麼多。

  “我的日子不多了,趁現在頭腦還清醒,把手頭的積蓄獻給國家。我是黨和國家培養的,這錢也都是國家給的,把一切回報黨和國家也是應該的。”今年年初,唐慶祝整理了自己所有積蓄,與老伴商量,想在家鄉設立一個教育基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子。在老伴的支持下,唐慶祝拿出了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的畢生積蓄30萬元,無償捐獻給了自己的母校博白縣博白鎮馬塘村小學,成立了“唐慶祝獎學基金會”。唐慶祝還特地叮囑鄉親們,這件事要“保密”。

  這不是唐慶祝的第一次善舉。2000年退休後,他本可以“隨大流”坐享清閒,卻一如既往地堅持做著公益,關心著家鄉——自治區級貧困縣博白縣的發展。他為家鄉修路搭橋、扶貧濟困,捐資助學、幫扶教育,調解群眾矛盾……對於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唐慶祝總是慷慨解囊;對於群眾的需求,唐慶祝也總是有求必應。

  當這段塵封往事揭開時,大家才發現,唐慶祝隱瞞的不僅是自己的善舉,還有老伴的病情。捐贈積蓄的時候,老伴正在住院接受癌症治療。然而,他沒有向老鄉透露過絲毫。

  “把錢捐完了,奶奶的病怎麼辦?”孫女問他。“實在不行,把房子賣了。”唐慶祝要捐資助學的心絲毫不變。

  也有老師問唐慶祝,做好事為什麼還“瞞著”學校。“這不算什麼,微不足道,一個黨員應該做的。更何況,我還有國家給的工資。”對此,唐慶祝輕描淡寫。

  “老書記就像蠟燭一樣,把光獻出來,獻給家鄉,獻給社會,獻給黨和國家。”鄉親們説。

  “清廉于物質,富足於精神”

  一件印有“廣西中醫學院”字樣的白色短袖穿了18年,灰色的西裝褲更是快“30歲”了……唐慶祝閉口不提過去幾十年的善舉,更是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曾經,看著衣櫃裏幾乎都是穿了二三十年的舊衣服。孩子們都勸兩位老人:“別穿了,買新的。”唐慶祝卻説:“沒必要浪費那個錢。”

  一副老花鏡金屬邊框磨得已經泛白,中間鏡架的折斷處,被老人用透明膠帶纏了一圈又一圈。廣西中醫藥大學離退處處長董才有説:“每次來唐老家,桌上擺的總是老花樣——鹹菜就白粥。”這時候,他才知道唐老省吃儉用“存了很多錢”,而這些錢是用來幫助別人的。

  清廉于物質,富足於精神。唐慶祝仍然保持著讀書學習的習慣。他的桌上、床頭總放著一些書。退休之前,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業餘時間他還樂於筆耕,先後撰寫了《新形勢下農村醫療衛生保健現狀及對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搞好醫德建設》《要注意提高黨的組織生活品質》等多篇論文。同時,他還參加《神州風雷》《新時期醫藥學職業道德》的編寫工作,參與了《鄧小平大辭典》的撰稿。

  2000年10月,唐慶祝站完最後一班崗,從原廣西中醫學院紀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退而不休”的他筆耕不輟,編著了《健康諮詢——常見內科病的診治保健》,創作了近百首詩詞。詩作《退休》中的“為國為民再奉獻,有為有樂度晚年”,《夕陽紅》中的“不忘初心志,拼搏獻餘熱”,《東方睡獅》中“不忘初心齊發奮,與時俱進才安身”,都佐證了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座右銘。

  “願用一生來踐行初心和使命”

  “我是黨和國家培養的,要感恩黨,感恩人民,回報國家。”這便是唐慶祝的初心。

  唐慶祝的求學故事在家鄉馬塘村流傳甚廣: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家裏極度貧困,唐慶祝暗下決心要通過努力改變貧困面貌、改變命運。新中國成立後,他成功地考上廣西中醫學院,成了村裏走出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

  “沒有文化,就沒有出路。”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唐慶祝,深知教育才是阻斷貧困的根本。

  上世紀90年代初,唐慶祝與校領導班子一起動員、帶領學校廣大幹部職工捐資近40萬元興建廣西中醫學院天峨岜暮希望小學。1995年至1996年,唐慶祝還擔任廣西扶貧工作隊隊長到天峨縣開展扶貧工作,開始了學校對天峨縣10多年不間斷的扶貧和支教,唐慶祝也因此與天峨人民結下了深深的情緣。

  回到家鄉,唐慶祝不僅帶頭捐款修繕設施陳舊的塘村小學,還發動在外工作、有所成就的同鄉為學校捐資助學。對於村裏家庭貧困、考上大學的學子,唐慶祝都會主動捐款。蒼梧縣人民醫院醫生唐春霞就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小學六年級那年,因家庭變故,唐春霞打算輟學養家。當唐慶祝了解情況後,主動提出資助這個孩子讀書。“唐爺爺對我説得最多的就是‘努力讀書,知識改變命運!’”唐春霞哽咽著説。如今,唐春霞心裏想的都是“做人民的好醫生,像唐爺爺一樣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包括我和我侄女,村裏還有好多唐書記資助、培養過的人,他們現在有的在市裏、有的在縣裏,有的跟我一樣又回來服務鄉親了。”50多歲的村民唐忠升至今印象深刻。

  唐慶祝給塘村小學捐贈30萬元,塘村村委和小學特地為此張羅了一個小型的捐贈儀式,全校師生、部分家長代表都見證了這份感動。儀式結束之後,有幾個高年級學生遲遲不肯回家,他們找到塘村小學教師李東曉説:“老師,我們可以和唐爺爺握個手嗎?”帶頭的六年級學生唐煥婷説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像唐爺爺一樣幫助更多的人。”

  “一個老教授、老黨員,把畢生積蓄投入到家鄉教育,對於學生和老師都是一種激勵,更像一粒希望的種子播撒進了孩子們的心中。”塘村小學教師周春蓮説,這位老黨員的愛心善舉感動著家鄉人民,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我願用一生來踐行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對此,唐慶祝無悔終生。這位老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努力做與時俱進的追夢人。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書寫了無愧於時代的人生精彩畫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