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關於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實施意見

2019-12-16 10:40:57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意見》(桂發〔2019〕32號)精神,按照自治區實施強首府戰略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主要目標等部署要求,結合南寧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奮鬥目標

  ——到2025年,南寧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比2018年翻一番。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支撐作用凸顯,高技術産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過6000億元。中國—東盟金融城全面建成,全市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創新要素加快集聚,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2.5%。建成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鐵路網密度達到580公里/萬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達到760公里/萬平方公里,航空旅客年吞吐量達到3500萬人次。對外開放合作水準大幅提升,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1500億元。南寧大都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530平方公里,城市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城市集聚力、承載力和輻射力明顯提升,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到2035年,南寧市引領帶動作用顯著提升,經濟總量佔全區比重力爭達到30%。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全面建成,經濟實力、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顯著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為寬裕,引領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作用大幅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做強現代工業

  強首府關鍵在強産業,強産業核心在強工業。各開發區、各縣區産業園區要發揮工業發展主陣地作用,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植“工業樹”、打造“産業林”,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産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現代産業集群,加快構建區域性高技術産業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突破6000億元,形成電子信息、食品工業2個千億元産業,高新區、經開區、江南工業園3個千億元園區,5家以上百億元企業。到2035年,工業引領帶動作用顯著提升,工業高品質發展新體系更加完善,工業發展總體達到全國省會城市中等水準。

  1.加快壯大重點産業集群

  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産業集群。著力構建網絡通訊、智慧終端、新型顯示、積體電路四大産業鏈,建成承接東部、銜接東盟的重要電子信息産業核心部件研發、製造和供應基地,到2025年電子信息製造業産值超2000億元。網絡通訊重點發展高端伺服器、交換機、5G通信射頻設備等産品,打造知名的網絡通訊設備生産基地,到2025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800億元。智慧終端重點發展覆蓋手機、平板、TWS耳機、音箱、VR/AR等主流智慧終端設備,到2025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500億元。新型顯示重點聚焦AMOLED領域,引進和佈局面板生産線,到2025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200億元。積體電路重點引進一批8英寸、12英寸大硅片生産和積體電路晶片製造項目,到2025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00億元。同時,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産品研發及産業化應用,打造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互動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體系。〔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縣(區),各開發區〕

  加快打造先進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大力引進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及工程機械、智慧裝備、無人機等重點高端産業鏈,加快建設南寧智慧製造城,建成面向西南和東盟市場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到2025年先進裝備製造産業産值超800億元。新能源汽車以整車為龍頭引領帶動産業鏈提速發展,建成整車及零部件協同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到2025年培育2家以上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實現産業産值超500億元。軌道交通裝備重點發展地鐵車輛及零部件、有軌電車、無軌電車、軌道車輛和鋁制大部件,建設服務國內、面向東盟的城軌、高鐵車輛製造基地,到2025年實現産業産值超50億元。高端裝備製造業大力發展新興智慧裝備和智慧製造,重點扶持破碎篩分、建築塔吊等細分市場龍頭企業,提升工程機械裝備基礎能力,到2025年實現産值超100億元。〔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縣(區),各開發區〕

  加快打造生物醫藥産業集群。重點發展現代中藥、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推動研發新型藥物,到2025年生物醫藥産業規模以上工業産值達200億元。增強中成藥二次開發等創新能力,重點發展一批民族醫藥拳頭産品。與自治區醫療器械檢驗檢測相關機構合作,共建一個集研發、製造、物流、服務為一體的醫療器械産業園。利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大力引進國內外領先技術醫藥製造項目,提升生物制藥、化學新製劑研發製造能力。〔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縣(區),各開發區〕

  加快傳統優勢産業改造升級。推動鋁、食品、化工、建材等“二次創業”。發展高端鋁産業,以航空交通鋁合金新材料為重點,加快引進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高端鋁合金材料下游應用龍頭企業和研究創新機構,大力拓展下游應用,儘快完善産業配套,打造全國重要的高端鋁産業基地,到2025年高端鋁産業産值超200億元。推動食品産業向精深加工發展,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加大改造力度,加快發展附加值高的方便食品、休閒食品等新興食品産業,打造區域性先進食品加工基地,到2025年食品産業産值超1000億元。推動化工産業向高檔化、精細化發展,加快發展納米材料、防水材料、生物肥料等重點化學製品,加快推進石墨烯産業化,到2025年化工産業産值超300億元。推動建材産業向綠色化、高端化發展,重點發展特種水泥、新型墻體材料、建築裝飾裝修材料、新型硅材料等産業,推動浮法玻璃産業從建材向電子信息顯示、光伏等領域跨越發展,到2025年建材産業産值超500億元。〔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縣(區),各開發區〕

  2.加快推動工業園區擴能提質增效

  做大做強國家級開發區。將高新區、經開區和廣西—東盟經開區打造成為主導産業鮮明、創新體系完備的千億産業園。高新區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等新興産業,打造面向東盟的科技門戶、戰略性新興産業高地和智慧型新園區,到2025年工業産值突破千億元。以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和南寧·中關村科技園為基礎,鼓勵開發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知識産權示範園區及自治區級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經開區重點做好電子信息及軟體服務、生物醫藥、都市型食品、臨空經濟等新興産業文章,打造産城融合的新型園區,到2025年工業産值突破千億元。在吳圩空港經濟區建設生物醫藥、臨空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基地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形成南寧市發展臨空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廣西—東盟經開區繼續做強做大食品産業,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環保家居等産業,建設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新平臺和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到2025年工業産值突破500億元。(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開發區)

  加快縣(區)域工業園區特色化發展。明確園區産業定位,各縣區結合自身資源條件和産業發展基礎,選擇一個重點産業進行重點扶持,市級層面在資金、土地等資源上予以支持,推動縣區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一主業”發展格局,促進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橫縣加快建設六景工業園,設立化工産業園,提升壯大茉莉花産業等優勢特色農産品加工、現代林産品加工産業。賓陽縣加快建設黎塘工業園,建設高端建材産業園。江南工業園重點建設富士康千億電子信息産業園、航空鋁産業園。邕寧新興産業園重點建設交通運輸鋁産業園和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各城區發揮配套環境優勢,大力建設企業孵化器,充分利用標準廠房加快發展都市型工業、樓宇經濟和生産性服務業。加快打造邕寧蒲廟—青秀伶俐—橫縣六景—賓陽黎塘先進製造業産業帶,推動園區間優勢互補、協同配套、聯動發展,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築、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節能環保、高端建材等産業。高標準規劃建設園區基礎設施,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産城融合,實現一體化佈局和聯動發展。〔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縣(區)〕

  推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工業園區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建立市縣共建共享利益聯結機制,推進市管國家級開發區與縣(區)域工業園區合作共建“飛地園區”。推動市屬國有公司平臺公司與産業園區合作共建,重點推進南寧交投與橫縣合作共建南寧六景工業園區、南寧城投與良慶區合作共建五象現代産業園。鼓勵開發區與東部省市共建跨區域合作園區或合作聯盟,開展産業和項目對接,形成利益共享機制。支持開發區在招商引資、産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差異化政策。

  支持三大國家級開發區按“政企分開、管運分離”原則,探索法定機構改革,建立科學合理、運轉高效的機制。推進開發區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允許開發區探索實行政府僱員制,建立以業績為導向的差異化薪酬激勵機制。優化園區用地比例結構,每年出讓工業用地佔園區出讓用地面積不低於60%。強化土地集約利用,推進租讓結合供地方式,推動建立以土地投資強度、地均産出效益等為主的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機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績效辦)、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國資委,各縣(區),各開發區〕

  3.“內育外引”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聚焦重點産業集群,謀劃“雙百雙新”項目,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等國內外企業落戶南寧,爭取廣西投資集團、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廣西玉柴集團、廣西汽車集團、廣西林業集團、廣西農村投資集團等自治區級國有大企業集團在我市佈局重大産業項目。培育龍頭企業,推動一批品牌影響較大、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本土存量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推動一批龍頭企業向超百億元産值邁進。鼓勵和推動更多優質企業實現上市掛牌。培育100家高成長性企業成為瞪羚企業,重點推動技術水準較高、競爭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快速成長,引導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尖”方向發展,加快積累技術優勢,努力成為行業領跑者。到2025年,爭取新引進及培育5家以上100億級工業企業、20家50億元以上企業、100家10億元以上企業。〔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投促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國資委,各縣(區),各開發區〕

  (二)做強現代服務業

  堅持擴規模、提品質,強優勢、樹品牌,推動傳統服務業提質升級,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加快構建具有首府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到2025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500億元。

  4.加強金融開放合作

  務實加快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建設,高水準高品質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加快形成全國知名的金融集聚區,到2025年我市現代金融體系基本形成,成為金融要素洼地和金融開放創新高地。加快創建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推動境內外保險機構集聚,設立保險創新産業園,創新拓展跨境保險等保險業務。加快創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推動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創新綜合體,建立多層次綠色金融組織體系。深化以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區域使用、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開展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等為重點的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持續推進區域性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區域性貨幣交易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資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引進一批金融機構總部、中外資金融分支機構及金融配套服務機構。積極承接金融業外包業務轉移和佈局,推動金融機構設立面向東盟的區域金融業務總部或業務中心,打造金融後臺服務基地、財富管理服務基地。完善中國—東盟(南寧)金融服務平臺功能,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學院、建行大學等落地,打造金融信息服務基地和金融交流培訓基地。完善金融開放市場體系,加快建設中國—東盟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黃金産業交易市場、區域股權投資市場、區域産權交易市場。完善資本市場孵化器,完善企業上市後備資源庫和資本市場培訓中心,形成中國—東盟資本培育服務市場。到2023年,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21個板塊121個事項全面完成。強化金融業態提升,大力發展金融租賃、科技金融、消費金融、結算中心等新興業態。完善金融生態環境,加大對重大風險的識別和系統性風險的防範。〔牽頭單位:市金融辦,責任單位:五象新區管委會、南寧金融集團,各縣(區),指導單位: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廣西證監局〕

  5.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會展城市

  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品牌效應,突出特色、補齊短板,大力引進國際大型會展品牌,深化會展跨界融合,建設面向東盟的大型國際展會集聚區,到2025年實現會展業規模與效益的倍增目標,全市會展業直接收入達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左右,間接拉動相關現代服務業收入超500億元。提升發展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壯大會展主體,積極引進培育産業支撐帶動能力強的國內外大型知名會展集團,把南寧打造成會展企業總部基地,到2025年,全市會展生態鏈的重點會展企業達50家以上,引進和培育4—5家年營收超億元的會展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和申辦高端國際會議、國家級會議,打造成為中國—東盟重要會議目的地。建設會展一站式服務中心,完善商務服務和智慧會展等配套設施,提升會展場館運營能力,培養會展專業人才,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進入全國前列。〔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投促局、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

  6.加快建設大健康産業發展基地

  聚焦“醫、養、管、食、遊、動”等六大健康子産業,進一步優化以健康養老、健康醫療醫藥、健康旅遊為核心,輻射帶動健康運動、健康食品、健康管理等關聯産業發展的産業格局。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産業,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推進養老服務産業集聚和多業態融合發展,到2025年建成健康養老服務集聚區3個以上,社會資本建設的養老服務項目投資達200億元以上,完成億元以上投資的養老産業項目10個以上,培育和扶持品牌化、專業化、連鎖化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社會組織15家以上。加快發展健康醫療産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社會辦醫,吸引一批國際、國內高端醫療産業機構落戶,發展前沿醫療,提供多元化服務。大力發展健康旅遊産業,加快環首府生態旅遊圈建設,推動青秀山等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以及崑崙關、大明山、百里秀美邕江和南寧園博園等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重點推進南寧國際旅遊度假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打造環大明山、環青秀山、百里秀美邕江等健康旅遊精品線路,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到2025年,培育南寧市十大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建成1個大型旅遊度假區,新增1個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推動體育産業等健康關聯産業發展,打造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進一步打造中國—東盟系列賽事品牌,到2025年健康運動體育産業規模達200億元以上。〔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文廣旅局、市衛健委、市體育局、市醫保局、崑崙關管委會、大明山管委會、青秀山管委會,各縣(區)〕

  (三)做優現代農業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産業振興,加快現代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升級,推動全市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到2025年,形成一批龍頭引領、鏈條完善、集約發展的特色農業産業集群,農業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基本形成具有首府南寧特色的現代農業體系。

  7.推動特色農業集聚發展

  堅持全産業鏈發展導向,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産,重點整合打造優質糧食、糖料蔗、蔬菜、水果、茉莉花、繭絲綢、生豬、優質家禽、水産等農業全産業鏈,推動優勢特色産業進一步向優勢區域集中。加快“三園三區一體”建設,重點圍繞“10+3”特色農業産業,科學整合項目資源,著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提檔升級。到2022年,力爭打造3個以上百億元特色農業産業,新創3個以上自治區級或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新創5個以上自治區級或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到2025年,力爭打造5個以上百億元特色農業産業,新創6個以上自治區級或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新創8個以上自治區級或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各縣(區)〕

  8.加快農業品牌化發展

  實施農業品牌振興計劃,精心培育壯大南寧香蕉、南寧火龍果、橫縣茉莉花、武鳴沃柑、古辣香米等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推進綠色食品、有機産品、富硒産品、地理標誌農産品認證。加強農業品牌的經營管理和宣傳推介,引進知名企業“品牌入股”提升鄉村農産品知名度,打造高品質“菜籃子”基地,提升農業效益和農産品市場競爭力。到2022年,全市培育100個綠色食品、有機産品、地理標誌農産品,入選國家級或自治區級品牌目錄60個,打造3個以上品牌價值超過10億元的地理標誌農産品品牌。到2025年,入選國家級或自治區農業品牌目錄達100個。〔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

  9.推進“農業+”産業融合發展

  圍繞打造現代都市農業一二三産融合示範市,積極引導農業與休閒、旅遊、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産業融合發展,培育休閒農業、鄉土特色産業、鄉村服務業等新業態新模式。著力補齊農産品加工短板,抓好農産品産地初加工建設,推進蔗糖、水果、茶葉、木材等農(林)産品精深加工,在縣(區)高標準規劃打造一批農(林)産品加工聚集區,加快形成縣縣有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每個優勢特色産業有加工龍頭企業帶動的發展格局。著力引進培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打造農業龍頭企業總部基地。加強農産品專業市場建設,創新農産品産銷對接模式,提升農産品交易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服務水準。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佈局,著力加強冷鏈物流、地頭冷庫、田頭貯藏等裝備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市、縣、鄉三級冷鏈物流體系和覆蓋城鄉的冷鏈物流網點,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農産品流通批發市場體系。到2022年,全市主要農産品初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超過150家,力爭國家、自治區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數量突破60家,創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40個以上。到2025年,力爭建成國家級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縣(區)3個以上,打造一批三産融合示範區和農産品加工特色小鎮。〔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文廣旅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各縣(區)〕

  (四)培育發展新經濟

  圍繞南寧重大産業機遇、開放機遇和生態優勢創建多元化新經濟應用場景,以研發新技術、培育新組織、發展新産業、創造新業態、探索新模式為路徑,重點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綠色經濟、樞紐經濟,形成具有高顯示度和核心競爭力的新經濟産業體系,特別是推進新興産業“無中生有”,加快培育“蛙跳”産業,把南寧建設成為區域性新經濟發展策源地。

  10.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著力打造數字絲路樞紐、面向東盟的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區域性數字經濟高地。積極爭取設立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和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優化升級南寧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加快中國—東盟新型智慧城市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標杆項目建設,大力引進物聯網、5G網絡、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重點項目,到2025年,實現國內外數字經濟龍頭骨幹企業落戶達到30家以上,數字經濟主體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加快先進數字技術與各領域各行業深度融合,重點推動智慧製造關鍵技術裝備、重大成套裝備、工業機器人、智慧網聯汽車和智慧家居等智慧製造産業發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打造一批數字化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積極培育電子商務、智慧物流、智慧健康養老、數字文化創意等新業態。到2025年,全市數字經濟總規模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35%左右,成為面向東盟的數字經濟發展國際合作示範區。〔牽頭單位:市大數據發展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衛健委、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各開發區〕

  11.加快發展平臺經濟

  著力構建平臺産業生態,鼓勵南寧農産品交易中心等一批商品市場搭建開放平臺與中小商戶共享,推動傳統交易場景的數字化重構,實現上下游企業和周邊服務企業的智慧互聯。探索“市場+平臺+服務”模式,推動生産資料市場與企業開展供需對接,催生産業合作平臺,培育形成一批開放、高效、綠色的供應鏈平臺。推動一批資源集聚度高、産業融合成效好的本地企業做大做強,大力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區),各開發區〕

  12.積極發展綠色經濟

  加快建設一批抽水蓄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産業項目,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等産業發展,積極創建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加快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産業基地建成投産,創建國家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由傳統勞動密集型低端産業向現代建築工業化信息化高品質發展轉變。實施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工程,重點推進廣西—東盟經開區、經開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雙定循環經濟産業園建設,打造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推廣使用環保先進裝備,加快綠色智慧製造環保設備生産項目建設。積極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打造遠郊特色生態農業圈。大力推動綠色生活方式,積極發展高效節能家電、綠色家居、綠色餐飲等綠色消費産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各開發區〕

  13.加快發展樞紐經濟

  大力建設陸港型、生産服務型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成為面向東盟和服務中國西南、中南的地區物流總部。加快南寧國際鐵路港、南寧農産品物流中心等陸港型物流樞紐核心項目建設,拓展保稅物流、多式聯運、展示交易、跨境結算、冷鏈物流等服務功能,規劃建設國際陸港,推動産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積極引進大型知名企業參與陸港型物流樞紐核心項目建設和運營,推動與物流關聯性強的産業在物流樞紐周邊聚集發展。推進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産業為支撐的産業體系,打造臨空高端産業集聚區。推進南寧與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的港口協同聯動發展,打造南寧港聯動鐵路線接入北部灣港的江鐵海聯運示範路線,發展聯運經濟。〔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北部灣辦,各縣(區),各開發區〕

  (五)全面擴大對外開放 

  深入貫徹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主動融入國家開放戰略,在全區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14.持續深化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的開放合作

  進一步暢通“南寧渠道”,高水準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爭取更多國家和地區在南寧設立領事機構或商務辦事機構,推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區域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延伸,打造東博會升級版。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推進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南寧空港物流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開通南寧連接中南半島國家的跨境公路直通車,培育南寧至越南的跨境鐵路貨運班列,加快推進南寧國際鐵路港建設,促進南向運輸跨境貨物在南寧集散,把南寧南站建成西南地區貨物出海重要鐵路貨運編組站。推動在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設立保稅物流中心,推動設立南寧鐵路海關監管場所,推動在南寧鐵路港先行建設海關監管場所。加快建設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中越跨境電商班列、中越公路跨境電商通道、航空全貨機航線等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建設,以南寧綜合保稅區為依託加快中國—東盟(南寧)跨境電商産業園區建設,推進跨境電商“一站式”服務,打造區域性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中國—東盟跨境電子商務基地。推進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促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加強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積極培育貿易新業態,把南寧打造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東盟市場和東盟企業進入中國大陸的産業投資聚集地、貿易往來結算地、科技創新支撐地、生活服務保障地。2020—2025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全市服務外包執行額年均增長8%。2025年,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比重達到30%,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出口總額佔全市比重達20%以上。〔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外事辦、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

  15.加快建設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圍繞主通道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加強與國際貿易新通道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構建優質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建設多向貫通的快速鐵路通道,加快推動南寧至深圳、南寧至長沙、南寧至合浦等高速鐵路建設,建成南寧至貴陽高速鐵路和南寧至崇左、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等項目,推動中心城區通往六景、武鳴、橫縣、賓陽等方向和環大明山的市郊鐵路規劃建設。推進五象站、南寧北站、六景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加快推動南寧至河池貨運鐵路、香港深圳經南寧至越南(中南半島)貨運鐵路、南寧玉洞鐵路貨運中心、南寧至北部灣港口等一批貨運鐵路項目建設,打通粵港澳大灣區連結中南半島的貨運通道和中緬貨運通道,提升以南寧為中心、通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東盟國家的對外通道能力。推進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和吳圩機場改擴建、新航站樓建設,鼓勵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南寧機場開展國際國內中轉業務,提升南寧機場日航班限額,實現東盟國家客貨運全覆蓋,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性門戶機場樞紐和區域性國際航空中心。加速推動吳圩機場軍民分離,積極爭取南寧機場第五航權,推動南寧機場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建設內暢外聯的公路網絡,加快推進柳州經合山至南寧、南寧經橫縣至玉林、南寧經巴馬至貴陽、南寧至湛江、吳圩經上思至防城港等一批高速公路建設,形成“三環十五射三橫”的高速網絡,實現南寧快速出區出海出邊。建設通江達海的區域性內河航運樞紐,深入實施南寧港總體規劃,建成西津二線船閘和金雞灘、百龍灘航運樞紐等,推進南寧至貴港3000噸級航道、平陸運河建設。〔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重點辦、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

  16.加快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

  高標準高品質建設南寧片區,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自由貿易園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到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賦予南寧片區的90余項改革試點任務,到2025年前形成更多具有國內外競爭力和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圍繞落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等機制,創新打造便利化自由化的投資貿易環境,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極簡審批、信用監管等為重點,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著力發展現代金融,深化以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區域使用為重點的金融改革。打造數字經濟集群,加強與東盟國家在北斗導航、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推進面向東盟的國際醫療、文化傳媒等領域的産業發展。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在南寧片區佈局製造業重要環節,加快構建特色優勢的跨境産業鏈。打造區域智慧物流樞紐,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牽頭單位:市自貿辦,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部門、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

  17.加快推動五象新區高品質發展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加快五象新區規劃建設,以城聚産、以産興城、産城聯動,努力建設創新高地、産業高地、人才高地,打造成為廣西改革開放創新的重要平臺和窗口、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示範區。

  大力支持五象新區深化改革,先行先試。規劃建設五象現代産業園,統籌新興産業園發展,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推動從自治區層面統籌解決發展空間不足問題。大力引進一批企業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區域總部,加強與東盟國家在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經濟、新興製造産業、貿易、人文交流等領域對接合作。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在數字經濟、智慧物流等領域的創新合作與融合發展,推行發展“飛地經濟”,建設粵港澳合作區。加快制定五象新區範圍內自治區稅收分成部分全額返還南寧市配套實施細則,支持五象新區基礎設施和産業發展。建立簡約高效的管理機制,大力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探索推行政府僱員制,建立“優績優酬”績效工資體系,推動形成激發幹部幹事創業活力的人事制度。〔牽頭單位:五象新區管委會,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績效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稅務局,邕寧區、良慶區,高新區〕

  18.推動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強化國際合作、金融開放、信息交流、商貿物流、創業創新等核心功能,培育一批有特色優勢的産業聚集區,推進資本、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提升南寧核心城市綜合功能和集聚輻射帶動北部灣城市群的能力。探索建立北部灣城市群市際合作機制,加密與北部灣城市群主要城市的經濟合作往來。積極推動與“北欽防一體化”深度聯動發展,優化産業發展空間佈局,強化與北欽防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製造、商貿物流、旅遊、科技、金融、會展等領域合作,加快同城化縱深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和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促進北海、欽州、防城港融入南寧都市圈,共同建設“南寧—北欽防”城鎮發展軸,形成引領全區發展的龍頭。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利用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等政策,推動完善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機制,積極抓好重大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全面對接融入大灣區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共建産業孵化器、人才培養、市場拓展、科技金融等服務平臺,推行“飛地經濟”共建共管等模式,加快建設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和科技成果産業轉化的示範區。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健全完善互派幹部雙向挂職長效機制。〔牽頭單位:市北部灣辦,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金融辦、市投促局,各縣(區),各開發區〕

  19.精準招商務實推進

  圍繞“引進新項目、培育新動能”,招大引強、招新引高、招才引智,讓更多強優企業、優質項目和高層次人才落戶南寧,爭取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0%以上,商務口徑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0%以上。依託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國家級平臺,聚焦三大重點産業、“三大三新”産業和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重點發展産業,以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高端鋁産業鏈為攻堅突破口,按照産業鏈全景圖精準招商,創新“資本+産業”等招商模式,引進更多縱向上下游企業和橫向關聯性企業。要強化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制,健全完善系列投資優惠政策,修訂完善總部經濟獎勵和服務政策,推進獎勵措施落實兌現,引進更多世界及國內500強、行業領軍企業、知名企業在南寧設立綜合型總部和銷售、研發、運營等職能型總部。建立完善親商安商長效機制,強化招商引資項目協調服務,深化與落地企業、商協會及國際知名第三方高端商務服務機構的戰略合作,建設規範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全球招商引資網絡。〔牽頭單位:市投促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行政審批局,各縣(區),各開發區〕

  (六)增強區域性國際大都市承載力

  突出“形、實、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完善城市佈局,加快構建現代大都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建設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

  20.優化城市發展空間佈局

  適應城鎮化發展趨勢,推動優化調整行政區劃,向南向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合理擴大城市規模,加快人口、産業和核心功能向南寧大都市區集聚,加快建設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科學配置南寧大都市區空間資源,優化提升主城區,重點向南建設五象新區、向東拓展長塘、三塘和邕寧片區,加快推進武鳴城區、吳圩空港新城、六景産業新城以及那馬、伊嶺等特色近郊城鎮組團建設,全面構建多中心、多組團的大都市區空間結構。〔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各開發區〕

  21.完善提升城市基礎設施

  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佈局理念,持續提高城市核心區域的路網密度,加快建設快速路、主幹路、跨江橋梁等交通設施,優化主幹路網佈局和城市微循環,加快建設“五橫七縱”的快速路網,形成“開放式、網絡化”的市內交通路網格局。創建國家公交都市,構建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規公交、慢行交通等無縫銜接的多層次公共交通系統,加快形成綠色高效交通體系。加快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統籌推進水資源開發利用、能源結構優化、地下綜合管廊、智慧電網、通訊、照明等設施建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政園林局、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各開發區〕

  22.持續鞏固城市生態優勢

  科學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確定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治理總體格局。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加強區域聯防聯控聯治,強化污染源頭治理,持續提升“南寧藍”品質。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深入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建設世界級城市濱水空間。全面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深化實施流域系統綜合整治,強化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管網等建設,加快建立完善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大力推動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加強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強化涉重金屬企業污染管控和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等土壤環境風險。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區域統籌、綜合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提升“中國綠城”品質,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工程,深化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構建“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城市綠地綜合體系,率先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及創建國際花園城市,到2025年建成區(含武鳴區)綠地率37.5%、綠化覆蓋率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2㎡/人。積極開展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提高濱水空間連續性、可達性,營造高品質強活力的藍綠網絡,建設覆蓋中心城的無障礙城市慢行綠道系統。(下轉4版)  (上接3版)大力建設城鄉垃圾收運體系,推行垃圾處理市場化運作,建立生活垃圾處理生態補償機制,到2022年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加快鄉村生態振興重點區域建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風貌提升,紮實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農業生産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任務落實,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海綿水城辦、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各開發區〕

  23.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圍繞綠色、民族、東盟等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和傳承地方文化與歷史文化內涵,積極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經典建築、經典街道、經典景區,提升“三街兩巷”、中山路片區、蒲廟老街等歷史街區的文化品質,在埌東—鳳嶺片區、五象新區核心區等重點區域融入壯民族元素、東盟風情和國際元素,增強城市的“民族范”、“國際范”,打造以山水交融的秀麗風光為依託,嶺南傳統風貌與近現代中西合璧風貌並存的壯鄉首府。紮實推動民族文化、群眾文化、精品文化、傳統文化、對外文化提檔升級。進一步構建和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和服務品質,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優秀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文化+旅遊新業態,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強大帶動力的文化旅遊特色品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因知而愛、因愛而行、因行而果,打造南寧城市精神,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牽頭單位:市文廣旅局,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市政園林局、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各開發區〕

  24.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準

  堅持從廣大市民需要出發,找準服務群眾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社區治理、公共服務等能力水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夯實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南寧市開展跨境勞務合作,探索在外企較為集中的經濟園區或産業集聚區設立涉外勞動糾紛調處機構或外國人服務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持續加大投入,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佈局優化、城鄉共享,加快學前教育普惠提質,推行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在全區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完善城鄉公共服務,打造15分鐘宜居社區生活圈。建設健康南寧,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佈局,加快推進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打造15分鍾醫療服務圈。完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住房保障等制度,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更加安全的社會保障網。強化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法治南寧、平安南寧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黑惡勢力、販毒吸毒、非法傳銷、電信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不斷深化應急管理事業改革,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推進城市智慧管理,加快推進5G網絡等建設,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應用到生産生活各領域,創建面向東盟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杆。〔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應急局、市外事辦、市體育局、市醫保局、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市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區),各開發區〕

  (七)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堅持深化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圍繞破解發展瓶頸,著力推動理念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促進各類要素資源高效流動、高效配置、高效增值,不斷激發發展的動力活力。

  25.加快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充分發揮首府科教人才資源優勢,加快重大創新載體平臺建設,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優化創新生態。加大科技創新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探索建立以重大科技計劃和普惠性研發費用補貼為主的財政科技經費制度。加快建立完善科研院所與産業發展的協同機制,積極推動産業技術研究、實驗、檢測、認證機構引進建設,支持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建設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創業載體等創新創業平臺。積極配合自治區推動中國—東盟科技城建設,打造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的核心載體。大力推進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和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推進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力合(南寧)創新中心等落地運營,探索在發達地區設立“飛地孵化器”。到2022年,引進産業技術研究機構15家以上、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10個以上。大力推進南寧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積極參與創建“南柳桂北”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完善創新投入和利益分配機制,深入開展科技成果權屬改革等試點改革,推動科技成果轉讓收益向科研人員傾斜,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企業,到2022年累計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達到300項以上。實施重大産業技術攻關,到2022年力爭實現20項關鍵技術突破。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加大企業研發費用獎勵補助力度,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突破1500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科協、五象新區管委會、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南寧學院,各縣(區),各開發區〕

  26.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人才高地

  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好南寧教育園區,吸引一批有實力的高校入駐園區,加快形成區域性院校集群。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持續釋放和激發人才發展活力。配合自治區推進中國—東盟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建設,規劃建設中國—東盟技師學院,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和龍頭企業。引進共建産業技術研究院,打造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落實權益保障國際化、國際貿易便利化、收費優惠、金融服務多元化等相關政策,不斷提高我市對高層次人才的承載力和吸引力。配合自治區推動籌建一所工科為主的高校,優化駐邕高校、職業院校佈局和學科專業結構。加快推進駐邕高校、職業院校國際化進程,鼓勵支持駐邕高校、職業院校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外向型人才。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完善職業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設,培養更多更好適應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圍繞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紮實推動“1+6”人才政策落實落地,加大對人才的“引、育、用”力度,著力引進、留住、用好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和各類急需緊缺人才。到2022年,培養集聚3—5名在全球領先的頂尖人才、100名行業領先的海內外領軍人才、10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6500名高技能人才、50萬名青年儲備人才。〔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科協、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南寧學院,各縣(區),各開發區〕

  27.優化空間要素配置

  積極爭取自治區對南寧市發展所需的空間拓展予以支持,充分保障南寧市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佔全區四分之一以上。統籌配置土地資源要素,主城區用地以增量和存量用地並舉,滿足新增人口和用地需求,優先滿足基礎設施、生産性服務設施和民生工程新增建設用地。優化工業比例結構,每年出讓工業用地佔總出讓建設用地面積規模達30%以上,到2025年工業用地規模佔全市域建設用地總量達20%以上。週邊城區強化優質增量供給,保障武鳴、空港、六景等重點地區建設用地指標,為市域空間格局重構和新興職能的發展預留空間。適度減少生態農業地區新增建設用地供給,保障新型城鎮和鄉村振興建設用地。穩妥推進集體建設用地減量,加強對農村舊住宅、廢棄宅基地、空心村和閒置農村建設用地進行拆舊復墾。用好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對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和佈局進行調整,逐步實現零散居民點向城鎮集中。科學合理優化調整永久基本農田,協調爭取大都市區內退出的永久基本農田在全市域內補劃。爭取自治區支持,加強對市屬範圍內的自治區本級土地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收儲,爭取實現市域範圍內的所有土地由我市統一收儲。積極協調自治區優先保障南寧市新增建設用地需求,持續單列下達五象新區、南寧教育園區建設用地指標,新增單列下達南寧空港經濟區建設用地指標。推動南寧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市級統籌推進的重大産業和公益性項目,納入自治區專項指標核銷範圍。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積極處置閒置土地,開展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編制,建立從宏觀—中觀—微觀逐級落實的更新規劃管理體系,完善城市更新政策體系,創新開展城市改造更新工作,促進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縣(區),各開發區〕

  28.優化資本要素配置

  促進金融業提質增效,創新金融體制機制,積極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政金企精準有效對接平臺,增強金融支撐和服務保障作用。持續實施“引金入邕”戰略,大力引進面向東盟的業務總部金融機構、中外資金融分支機構、金融中後臺服務機構、新興金融業態等,加快推動設立民營銀行、合資證券、融資租賃、消費金融等各類法人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完善企業上市(掛牌)扶持政策,加大企業上市培育力度,提高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債券融資等直接融資比重,做大做強南寧上市企業,打造資本市場“南寧板塊”。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或發起設立産業、科創、天使等各類基金,為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投融資服務。大力支持五象新區建設,積極爭取自治區資金,為中國—東盟金融城在金融機構集聚、金融業態培育、金融産品研發、跨境金融業務、金融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大專項資金統籌力度,重點支持我市重點産業發展、營商環境優化及南寧教育園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建設,集中財力向強首府戰略各類産業、科創投資基金傾斜。加強政策聯動,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南寧發展和推進國家戰略實施需求,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在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助力企業享受政策紅利。設立強首府發展專項基金。積極對標自治區轉移支付分配、地方政府債券額度分配等有關政策要求,爭取自治區在安排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各類專項轉移支付補助和地方政府債券資金額度等方面,重點向南寧市傾斜。對全市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産業和項目,積極爭取自治區給予優惠和支持。〔牽頭單位:市金融辦、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五象新區管委會,各縣(區),各開發區〕

  29.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對標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水準,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改善政務、投資、生産經營等環境,不斷增強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持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建成全市統一規範政務服務事項庫,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推動電子政務雲平臺改造升級,促進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減少審批環節,推行並聯審批,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不斷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持續完善融資、物流、信息、進出關等公共服務平臺,大力規範涉企仲介服務,著力降低企業用電、用水、用氣、用地、用網、物流、融資等成本,切實減輕企業投資和運營負擔。堅決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文件,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加強社會誠信建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到2022年,力爭90%以上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一次不用跑”,企業開辦、不動産登記、投資項目審批等行政審批時限大幅壓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綜合業務實現全覆蓋,全市營商環境指標進入全國先進地區行列,南寧市成為西部省會城市營商環境建設的標杆,營商環境邁向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稅務局,各縣(區),各開發區〕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由市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第一副組長、相關領導作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協調推進會,及時掌握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各縣區(開發區)各部門相應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挂帥的領導機構,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密切配合、團結協作,按照定人員、定職責、定時間、定進度的“四定”要求,紮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各縣(區),各開發區〕

  (二)強化政策支撐

  各責任單位要加強與區直部門的溝通對接,切實把相關政策落實到位,爭取更大支持。同時,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幹,為加快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最大程度的資金、項目及政策支持。〔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各縣(區),各開發區〕

  (三)強化擔當作為

  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強化首位意識、使命擔當,大力踐行“擔當為要、實幹為本、發展為重、奮鬥為榮”理念,提高思想境界,增強發展能力,體現首府標準,拿出過硬作風,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做好表率。加大在“四個一線”發現、培養、考察和使用幹部的力度,用好容錯糾錯機制、關愛激勵機制,選樹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充分調動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廣大黨員幹部真抓實幹、善作善成、造福於民。大力整治幹部“昏庸懶散拖”、權力濫用和“中梗阻”現象,堅決把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幹部調整下來。〔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各縣(區),各開發區〕

  (四)強化督查考核

  建立完善督查工作機制,改進督查辦法,加強對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建立考評工作機制,健全考核獎懲制度,將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工作納入績效考評和年度考核,促進各方面工作全面規範、有效落實。〔牽頭單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績效辦)、市人社局,各縣(區),各開發區〕

  (五)強化氛圍營造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大力宣傳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重要意義和政策措施,密切跟蹤、及時報道工作的進展情況和發展的良好成效,更好地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持續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推動首府南寧高品質發展的濃厚氛圍。〔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各縣(區),各開發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