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市積極打造“智慧城市+信用南寧”智信城市

2019-12-23 09:32:08 | 來源:南寧新聞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構建社會信用體系

  ——我市積極打造“智慧城市+信用南寧”智信城市  

  24個領域出臺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全國創新提出市民“誠信分+誠信電子印章”的誠信卡模式……今年以來,我市以創建第三批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為契機,全力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積極打造“智慧城市+信用南寧”的智信城市,取得良好成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走在全區首位。

  根據國家最新發佈的《城市信用監測月報》(2019年第11期)顯示,我市以綜合指數87.93位居全國11名,比2018年底再躍升3名,創下自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全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以來我市的最好名次,獲得全國省會城市及副省級以上城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進步前十名的肯定,標誌著我市信用體系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制度逐步完善

  成為全區首個完成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編制出臺的城市

  今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加快推進信用立法工作,不斷擴大事前信用承諾事項覆蓋面,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並編制了《南寧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任務清單》,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

  尤其是在加快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方面,南寧市將監管與信用等級相結合,印發實施《南寧市政府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該清單包含261個抽查類別,共530個檢查事項,成為全區首個完成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編制出臺的城市。

  同時還加快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機制,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制定出臺24項“紅黑名單”管理制度,並規範開展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重點在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違法領域、招投標活動等領域實施聯合懲戒,讓“誠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成為慣例。

  平臺加快建設

  全市47萬戶企業和780萬個人有了信用檔案

  為納稅人評定授信額度,定期公佈信用“紅黑名單”,多部門信息實現共享共用……這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的背後,離不開南寧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逐步完善。隨著平臺的加快建設、功能逐步完善,績效考評子系統、信用工作動態信息、城市信用監測子平臺于年內正式上線運行,信息公示共享呈現多元化的態勢,實現了信用數據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既提高了失信的成本,也提升了政府服務的水準和效益。

  如今,我市正重點推進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監管、住建、法院等重點領域行業信用信息系統的直連,打通行業信用信息橫向和縱向歸集渠道,把信息孤島互通成網,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插上數字化的翅膀。一項項攀升的數據彰顯了信用信息互聯互通的成效:截至11月底,平臺共歸集信用信息3947萬條,年內新增信息1113萬條,為全市47萬戶企業、51萬個體工商戶、780萬個人建立了信用檔案;我市“雙公示”信息向自治區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上報率實現100%,並通過“信用中國”(廣西南寧)網站對外公示。經過努力,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入選第一批數字廣西建設標杆——大數據促進和改善民生重點示範項目,將為“信用南寧”建設提供更加強大的誠信支撐。

  營商環境優化

  成全區首個對人力資源誠信服務企業給予獎勵的城市

  信用是最有價值的資産。今年以來,我市既做聯合監管的“加法”,又做優化服務的“乘法”,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以及司法公信等重點領域信用建設,不斷深化信用應用,讓守信者處處受益,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政務誠信方面,推行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考生簽署考前承諾,建立我市公務員考生誠信檔案,真正實現“誠信考試”;印發實施在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事項清單,提供線下線上多種渠道查詢信用記錄,通過線上查詢企業信用記錄達594836人次。

  ——商務誠信方面,加快推進商務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食品安全智慧化服務平臺建設;完成2018年度納稅信用評價工作,共評出A級納稅人5833戶並向社會公示;開展食品安全動態等級分類管理,全市餐飲服務企業2987家被評為A級單位;全市441家企業參與2018年度廣西“守重”企業推薦活動;年內對全市306家企業進行信用評級,累計推薦企業獲融資18.61億元。

  ——社會誠信方面,全市845家

  定點醫藥機構簽訂了事前信用承諾書,年內依法查處違規定點醫療機構47家次、違規定點零售藥店6家次;年內對18家獲得國家、自治區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範單位稱號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兌付共計50萬元獎勵,成為全區首個對人力資源誠信服務企業給予獎勵的城市。

  ——司法公信方面,制定南寧市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備忘錄措施,年內對82339名被執行人發佈了限制消費令,大批案件被執行人懾于聯合懲戒自動履行了法律義務等。

  推動試點示範

  “誠信分+誠信電子印章”讓市民共享“信用紅利”

  南寧市還積極推動試點示範,成功獲批國家醫保基金監管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正在加快探索建立基金監管信用體系相關標準、規範和指標體系及信息採集、評價和結果應用。

  “南寧市注重信用惠民惠企應用,在全國創新提出建立‘誠信分+誠信電子印章’的誠信卡模式,編制完成《南寧市誠信卡管理辦法(試行)》,對於獲得誠信電子印章(結合誠信分)的自然人、社會法人將分別在政務領域和社會應用領域中給予一系列激勵措施。”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目前在“愛南寧”APP上已載入了“信用南寧”板塊,實現“信用狀況一鍵查詢”,以政府為主導的信易貸、信易停、信易租房、信易醫、信易閱等一系列“信易+”場景也在加快打造,將讓老百姓更好地享受信用建設帶來的生活便利。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的部署要求,重點抓好信用制度建設、信用信息共享、重點領域信用建設、信用應用、信用創新等工作,鞏固提升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奠定良好的社會信用基礎,讓市民收穫更多實實在在的信用紅利。

  (記者 韋靜 通訊員 夏秋崢 黃寶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