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萬農機八桂大地顯身手
廣西日報  2020-04-01 14:48:17

       本報記者 陳 靜 通訊員 黃文蓮 李 晟

  ● 無人駕駛拖拉機每小時作業30畝以上,工作效率是普通拖拉機的3倍

  ● 一台無人機一天可播種200-300畝,效率是常規種植的10倍以上

  ● 暗室催芽節能高效新技術,一鍵控溫控濕控時,省工省時節本增效

  ● 水稻“三一”栽培技術,採用配套專用機械將種子印刷在可降解紙上,縮短機插返青期,增産10%

  春耕春種如火如荼,百萬農機大顯身手。廣西農機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精準施策,紮實有序推進春耕農機化生産,中央“抓緊組織好春管春播”的要求正在八桂田野上全面落實。

  “合作社現有配備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拖拉機11台,目前已全部投入春耕生産。無人駕駛拖拉機每小時作業30畝以上,工作效率是普通拖拉機的3倍。”南寧市武鳴區起鳳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覃生靈説。

  廣西農機部門大力推進“智慧農機”,推廣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的農機信息化作業自動駕駛系統。系統配套農機作業遠程信息化平臺,可監測耕種、管理、收割等全過程,在春耕生産中大受歡迎。

  截至3月30日,北斗信息管理平臺監測到甘蔗機械化作業面積35.5萬畝,其中甘蔗機械化深松作業面積9.3萬畝,甘蔗機械化收穫作業面積10.1萬畝。

  去年全區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的210台無人機,在今年水稻春耕生産中紛紛亮相。

  近日,玉林開展“無人機水稻直播鬧春耕”活動,當地技術人員遠程操控無人機進行播種作業。一台無人機一天可播種200-300畝,不僅效率是常規種植的10倍以上,還提高了種植的精度和深度,能有效減少倒伏和病蟲害的發生。

  “我們正積極推廣應用暗室催芽節能高效新技術,一鍵控溫控濕控時,省工省時節本增效。培育出來的機插秧苗品質高,移栽後生長快,避免爛秧壞苗問題。”貴港市農機部門工作人員介紹。

  廣西各地積極應用現代科技成果,加快推進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確保全年糧食生産穩定發展。貴港市作為全區水稻種植大市,今年重點推廣工廠化育秧,現有67家育秧工廠接到8.6萬畝稻田育秧訂單,工廠化育秧面積達9.6萬畝。

  桂林市靈川縣今年大力示範推廣水稻“三一”栽培技術,採用配套專用機械將種子印刷在可降解紙上,不僅比傳統方法省種省工,還能提高秧苗品質,縮短機插返青期,增産10%。

  在春耕生産關鍵期,全區各地引導農機服務組織積極投入春耕農業生産,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特色鮮明、效益良好的農機合作社正在提供規模化機械作業服務。

  來賓市武宣縣博盛農機專業合作社在疫情期間實施甘蔗機械化代耕、代種和代收作業服務。目前共組織農機具300多臺套,代耕代種甘蔗作業面積3500畝,同比增加350畝;代收甘蔗23萬噸,同比增加1萬噸左右,實現作業收入504萬元,同比增加28萬元。

  在春耕生産期間,來賓市主推農業機械“代耕、代種”做法,有序推進全市春耕生産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投入作業農機具4.7萬台套,機耕、機播作業面積約166萬畝,同比增加約10萬畝。

  “百色市組織36家農機合作社投入春耕生産,共投入農機具5.3萬台套,農機合作社挑起了春耕農業生産的大梁。”百色市農機部門負責人介紹。

  目前,廣西百萬農機正在八桂大地縱橫馳騁,生動譜寫戰疫情鬧春耕的美好畫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4日,今年全區春季農業生産共投入農機具120萬台套,機耕面積達2082萬畝,機播面積482萬畝,檢修各類農機具63萬台套,培訓農機手、維修工1.3萬人,組織農機技術人員入村服務2.5萬人次,召開農機化作業現場會91次。在疫情期間,全區組織投入疫情防控農機化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2252個(次),投入防控農機具1.8萬台套。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