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巫美橋紅 通訊員 余旭生 時榮林
“自從灌陽開發紅色旅遊以後,旅遊人數有了明顯增加,預計今年收入比往年翻兩倍。”4月13日,灌陽縣返鄉創業青年蔣喜軍告訴記者,2016年,他在國家4A級景區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紀念園所在的新圩鎮和睦村成立了啟創果蔬種植家庭農場,經營面積達200畝,隨著紅色旅遊的開發,家庭農場的效益越來越好,2019年帶領周邊10多戶貧困戶順利脫貧。
灌陽一直是桂林紅色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前,桂林市對外公佈的兩條紅色旅遊線路中灌陽都佔據“一席之地”,這兩條路線分別是興安-全州-灌陽紅色生態三日遊和桂林-興安-全州-灌陽紅色生態四日遊。2017年,廣西出臺的《廣西紅色旅遊“十三五”規劃》文件中提到,“十三五”期間,廣西將重點打造八大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以“桂林-興安-資源-全州-灌陽”為主線的“重走長征路”紅色旅遊線路入選其中。這對推動灌陽紅色旅遊資源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灌陽縣委、縣政府搶抓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的機遇,貫徹桂林市委、市政府關於“尋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價值”的指示和部署,將散珠碎玉式的紅色文化旅遊資源系統梳理、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在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的同時,助推當地貧困山區脫貧攻堅。
隨著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新圩阻擊戰陳列館、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園等紅色旅遊景點成為遊客熱捧之地,灌陽、新圩、水車、文市4鎮也開通了“紅色遊”專線,讓遊客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充分享受沿途美妙的自然風光,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在新圩阻擊戰楓樹腳紅色文化項目所在地,突出紅色文化、生態休閒和鄉村旅遊元素,每年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旅遊觀光。為整體提升周邊環境,灌陽縣對當地民居建築進行了風貌改造,新修了道路,新建了觀景亭、停車場、廣場,並打造四星級農家樂,讓遊客在此感受紅色文化的同時,還可以品嘗當地特色美食。
據統計,2019年,灌陽縣累計接待遊客322.78萬人次,同比增長96.56%;完成旅遊綜合收入32.82億元,同比增長91.45%。紅色旅遊將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紅色教育、紅色旅遊的蓬勃發展,有力地帶動了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商品銷售等第三産業的迅猛發展,幫助當地擴大就業。灌陽的紅色旅遊正逐步成為推動該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成為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有效措施。據悉,灌陽紅色旅遊核心項目區在新圩鎮、灌陽鎮、文市鎮、水車鎮和西山瑤族鄉,涵蓋30個自然村屯,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16個,貧困人口共7728人;項目輻射區涵蓋42個貧困村,貧困人口2.5萬人。通過景區內增加公益性崗位,實現直接就業200人,間接就業1000人。
下一步,灌陽縣將積極踐行黨中央關於“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示精神,繼續加大保護和開發力度,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遊新業態,突出“點線面”結合,重點抓好新圩阻擊戰系列紅色重大項目建設,打造紅色精品線路和桂北黨性教育品牌,全面賦能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