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林市興業縣:引入葡萄新品種 鋪設致富新路徑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0-07-20 18:19:36

(有修改)【A】玉林市興業縣:引入葡萄新品種 鋪設致富新路徑

  大禮村的陽光玫瑰葡萄實現豐收 攝影 駱秋妤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駱秋妤):7月17日,時值盛夏,在玉林市興業縣大禮村葡萄種植大棚內,一串串青翠欲滴的葡萄挂滿枝頭,果香陣陣。

  大禮村是廣西興業縣洛陽鎮4個“十三五”貧困村的其中一個,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380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7戶314人。

  2018年3月,盤豐平從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到大禮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助力脫貧攻堅。上任後,面對大禮村産業基礎薄弱和人均耕地少的實際情況,盤豐平決定利用原單位資源優勢和自身專業優勢,將大禮村産業做大做強。

  “玉林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如果選擇紫色的葡萄進行種植,會存在著色難的問題,由於紫外線太強,種出來的葡萄可能不會很紫,會呈現出紅色的色澤狀態。”在成功引進百香果並擴大種植規模後,2019年,作為葡萄研究專家,盤豐平引進了歐美品種陽光玫瑰葡萄,該品種適種于高溫多雨氣候地區,成熟後呈青黃色。

  (有修改)【A】玉林市興業縣:引入葡萄新品種 鋪設致富新路徑

  大禮村“第一書記”盤豐平(左二)向農戶、村委幹部介紹葡萄控果的主要原因 攝影 駱秋妤

  目前,大禮村共發展有20畝陽光玫瑰葡萄,其中7畝今年實現首批挂果,根據市場價20元每斤計算,首批果實預計為大禮村集體經濟增收12萬元,一串串翠綠的葡萄,串起了大禮村村民的致富夢。

  “葡萄基地剛開始打造的時候,我就來這裡務工了,當時我對種植葡萄並不看好,因為我們村裏有人在院子裏種葡萄藤,種出來的果子又小又酸。”7月17日,貧困戶謝惠芳一邊熟稔地對葡萄藤進行護理,一邊説道,“今年大概3月份的時候,有一天我來到基地,看到整個基地裏都挂滿了小葡萄,密密麻麻的,我就開始心動了,我家裏還有荒地,也想自己種一些這個品種。”看著葡萄從幼苗到結果再到豐收,謝惠芳對葡萄種植的看法也逐漸轉變。

  深受市場歡迎的陽光玫瑰葡萄,在種植技術上有它的小秘密。“葡萄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整枝技術、肥水技術、花果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其中肥水技術、花果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差異不大,唯有整枝技術對産量和品種的影響最大。”盤豐平介紹,目前大禮村打造的葡萄種植基地主要採用水肥一體化澆灌機制,另外在葡萄園裏挂上了集蟲袋、集蟲板等生物防治措施治理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提高果實品質的同時保護環境。

  (有修改)【A】玉林市興業縣:引入葡萄新品種 鋪設致富新路徑

  大禮村葡萄種植基地採取生物防治措施 攝影 駱秋妤

  “葡萄是藤本植物,要特別注重葉片的修剪,修剪葉片時候,4張葉片打一次頂,這樣有助於下一次爆芽。”在基地務工了一年多,謝惠芳掌握了葡萄種植的秘訣,她計劃明年種植5畝陽光玫瑰葡萄,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路。

  葡萄種植是大禮村通過産業扶貧帶動就業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目前,大禮村發展的特色種植産業還有富硒水稻、沙糖桔、百香果、沃柑。陽光玫瑰葡萄實現大豐收,為大禮村的産業再添助力。

  (有修改)【A】玉林市興業縣:引入葡萄新品種 鋪設致富新路徑

  大禮村的陽光玫瑰葡萄實現豐收 攝影 駱秋妤

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