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第一人口大縣”脫貧創富 ——桂平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見聞
廣西日報  2020-07-24 10:48:11

  作為擁有205萬人口的廣西人口第一大縣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桂平市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51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0088戶176096人,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規模分別位居全區第一、第二位。經過四年的奮鬥,如今38236戶169991人摘掉了窮帽。

  自2015年底吹響精準扶貧衝鋒號以來,桂平市注重頂層設計,制定系列脫貧攻堅規劃,統籌整合資金50多億元用於脫貧攻堅和扶貧項目開發;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1059人,實現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全覆蓋及村村有駐村工作隊員;安排各級幹部1.9萬名作為幫扶聯繫人與4萬餘戶貧困戶結對幫扶,實現貧困戶幫扶全覆蓋;抓好金融扶貧,累計給1.4萬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7億元。今年5月該市正式獲批退出貧困縣序列。

  讓群眾感受最深的是,路、水、電、學校、網絡及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等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大變樣,特別是各中小學校、貧困村“兩委”辦公樓面貌煥然一新,建成村屯道路3658公里,農村道路實現了從“村村通”到“屯屯通”的歷史性跨越。

  因地制宜興産業

  4年來,桂平市因地制宜不斷壯大特色産業,把培育産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6月底,“決戰決勝走基層 總攻之勢大採訪——千名記者一線行”採訪團記者來到桂平市羅播鄉羅北村的山大王荔枝園,荔枝已接近尾聲,昔日的纍纍碩果不見了,10多個農民正在清理樹上枯枝和樹下雜草,院子裏3個村民將賣相不太好的尾果用開水消毒後再晾曬,做成荔枝幹。

  10多年前,羅播鄉山大王荔枝園老闆承包200多畝山地種羅播簕荔,帶動了300多戶貧困戶種植簕荔。因羅播簕荔市場價高於當地普通荔枝5-8倍,2017年以來,該鄉通過示範基地重點推廣羅播簕荔的種植和嫁接改良,新種簕荔5000多畝,目前發展到1萬多畝,年産量800多噸。其中354戶貧困家庭新種和改良荔枝450多畝,戶均年增收8000多元。

  近年來,桂平市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平臺優勢,對農民特別是貧困戶進行大培訓。今年4月,金田鎮結合金田淮山主導産業,開設5期“種植技術培訓班”,培訓淮山種植農戶(貧困戶)1000多人,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與脫貧攻堅協同優勢,在27個未摘帽貧困村開展扶貧政策理論宣講近100場,開設各類農業種植技術培訓班150多次。

  同時,桂平市突出項目帶動、健全聯結機制,以土地流轉為抓手發揮特色産業優勢,實施澳洲堅果、西山茶、稻蝦養殖、低産八角林改造、麻筍、蛋雞、牛蛙養殖“七個萬”特色産業大行動。至今年6月底,累計流轉土地5.67萬畝,發展扶貧産業項目,151個貧困村均實現1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産業基地)覆蓋;有157家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公司+基地+貧困戶”投資保本分紅、務工、土地流轉等聯結方式,吸納扶貧資金7701萬元,帶動14162戶貧困戶。

  抱團發展除“空殼”

  發展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只有發揮集體力量,才能把村民組織起來抱團發展,最終消除“空殼村”。

  6月25日,“決戰決勝走基層 總攻之勢大採訪——千名記者一線行”採訪團記者來到大灣鎮下山村的扶貧車間,貧困戶李付月正在專心縫紉校服,她家是因學致貧,她表示“這裡務工時間很靈活,按件計酬,有空就過來做,小孩也可以帶來這裡玩,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能顧家,很方便。”

  駐村第一書記何時劍介紹,2015年以前,下山村村委辦公電費都交不起,辦公場所破舊。2019年3月,他和村委通過申請扶貧資金100多萬元,建成兩層磚混框架結構、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設立扶貧車間,每年收租金1萬元;二層作為培訓場地,今年接了2場培訓,收入1.23萬元。另外將50萬元扶貧專項基金投到産業基地,村集體經濟每年有8%的分紅。“今年這三個方面收入6.23萬元,再加上爭取政府20萬元的專項資金種了16畝粉葛,估計今年村集體收入超10萬元。”

  2016-2019年間,該市共投入資金1.89億元,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有效整合盤活村級集體閒置資産,以自主開發、合資合作、投資入股等模式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項目,414個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均達4萬元以上。

  幫扶單位成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的堅強後盾: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和廣西警察學院定點幫扶下灣鎮龍嶺村發展蛋鴨養殖産業,2019年5月以來,通過消費扶貧認購特色農産品約45萬元,帶動集體經濟增收7萬多元;從2017年4月開始,自治區司法廳先後投資83萬元幫助該市油麻鎮羅蘭村建設了80畝原種西山茶基地和15畝百香果基地,幫助該村發展集體經濟産業項目;自2018年3月以來,廣西旅遊發展集團累計投資45萬元,幫助南木鎮黎明村發展6.8萬棒黑木耳産業種植,年收益23萬多元,同時定點幫扶蒙圩鎮曹良村建設小型光伏發電站+農業産業示範園,帶動年增收6.48萬元;2018年底,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投入資金20萬元,幫助垌心鄉三連村建起了肉牛養殖集體經濟産業項目,並通過消費扶貧認購木山村特色農産品約1.5萬元。

  精準防貧保成效

  防貧不致貧,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桂平市通過建立防範返貧致貧監測,強化政策保障和持續幫扶管理,全力築牢防止邊緣戶致貧、脫貧人口返貧堅固防線的做法,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戴文健是該市金田鎮羅蛟村2018年脫貧戶,家庭開銷主要靠他外出務工維持,收入很不穩定。2019年9月,因收入不穩定,他家被納入脫貧監測戶,面臨返貧風險。

  如何防止返貧和新增致貧?桂平市出臺系列方案,精準打出防貧“兩板斧”:一方面重點加強不穩定脫貧戶(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另一方面持續做好精準幫扶管理工作,鞏固脫貧成果。

  “動態監測核心是大數據分析,實行‘線上線下’同步排查,每月定時導入各部門排查數據,各項數據指標都在系統裏面‘滾一滾’,讓數據説話,通過數據比對,達到精準監測。”桂平市相關人員朱健寧説,目前篩查出脫貧監測戶295戶、邊緣戶854戶。按照不同的返貧、致貧風險和原因,分類指導並“開單”給責任單位,精準制定“一戶一策、一人一案”,有效防範脫貧監測戶返貧和邊緣戶致貧。

  為幫助戴文健消除返貧風險,在低保政策保障同時,該戶通過發展産業獲得産業獎補資金6750元,兩個小孩獲得了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今年6月,戴文健通過小額信貸獲得發展資金5萬元。持續的扶貧好政策,讓戴文健備受鼓舞,他還利用農閒時間在鎮區做水泥工增加收入。

  桂平市嚴密跟蹤幫扶措施落實情況,重點在産業、就業、低保、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採取針對性措施,逐一化解風險、戶戶銷號。目前,該市295戶1225人脫貧監測戶中,落實教育政策149戶,有190戶脫貧監測戶消除風險點;854戶邊緣戶中,有371戶邊緣戶消除風險點。(廣西日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劉 操)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