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城港市港口區光伏産業扶貧實現“三個”帶動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0-07-30 19:50:08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近年來,防城港市港口區建設了3個裝機容量為22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把光伏發電作為增加當地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新途徑,做到“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的轉變,初步實現了“三個”帶動效應。這是港口區積極探索光伏産業扶貧,推進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建設取得的成果。

  根據光伏發電站佔地小、無污染、可持續的優點,港口區在紅沙村、沙螺遼村和北港村開展光伏産業扶貧試點。利用電站下的空間建設自駕遊汽車休閒營地,港口區沙螺遼村的光伏電站緊靠海岸線,通過開展車位出租經營活動,實現村集體經濟“發電收入”和“車位租金收入”雙重收益,進一步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農家樂、家庭旅館、民宿等服務型産業。

  港口區加快推進光伏電站確權工作,光伏電站所有權均歸村集體所有,落實 “誰擁有誰管理誰使用誰收益”的運營模式,該項目設置運營期25年,發電量按每度電0.42元賣給南方電網,每個電站預計年發電量3萬多度,可以實現收入1.5萬餘元,持續、有效、穩定地解決村集體經濟收入問題。

  港口區根據電站收益分配使用計劃,在扣除運行維護管理等費用後,把項目收益的80%用於公益崗位、村級公益事業。如設置道路維護員、水利管護員、鄉村保潔員、安全巡護員、護林防火員、照料護理員等公益崗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群眾就近就地實現就業,累計解決了30人穩定就業問題,使村級光伏電站真正惠及貧困戶,提高他們的收入;同時,還可用於開展村內道路維修、環境衛生整治等小型公益事業,不斷改善村莊宜居環境,使村民人人都能享受光伏收益帶來的紅利,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供稿 港口區委宣傳部 編輯 唐穎倩)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