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打造“10分鐘健身圈” 全民健身工作精彩紛呈
廣西新聞網  2020-07-31 09:50:57

  7月30日,記者從南寧市全民健身工作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南寧市不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豐富全民健身活動,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民健身工作精彩紛呈,成效顯著。2019年,中央、自治區、南寧市三級政府共投入資金2953.7萬元,建設體育場地和設施項目250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78平方米,高於全國人均水準;全市共有市級單項體育協會41個、俱樂部135個,社會體育指導員23000人;全年舉辦縣級以上賽事活動500多項,全市經常鍛鍊體育人口保持在46%;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1.1%。

  打造“10分鐘健身圈” 讓健身融入生活

  近年來,南寧市將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與城市規劃、建設、綠化、旅遊、文化休閒相融合,在“百里秀美邕江”兩岸和內河改造、城市公園升級改造、城市廣場和道路建設、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因地制宜地建設、增加體育設施。持續實施市、縣(區)、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四級公共體育設施提升工程、體育為民辦實事工程、體育“五個一”工程,在街頭巷尾、公園湖畔、廣場商場開闢運動天地、健身地點,便民、利民、惠民,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初步形成。

  此外,南寧市積極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低收費開放。申請中央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及獎勵資金,支持李寧體育園、廣西體育中心和武鳴、橫縣、賓陽縣、馬山縣體育館等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同時,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與6家社會性健身場館合作設立社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安排體育彩票公益金扶持16所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有效擴大場地供給,解決好群眾“去哪兒健身”的問題。

  舉辦重大賽事 激發全民健身熱情

  南寧市先後成功舉辦“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南寧站)、蘇迪曼盃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等國際A級賽事,舉辦南寧國際馬拉松比賽、ITF國際女子網球巡迴賽·南寧站、“姚基金”籃球慈善賽、LYB全球業餘羽毛球錦標賽、中國-東盟系列賽等重大賽事,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觀賞到高水準的競技賽事的同時,激發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在南寧市第十屆運動會上加大群眾體育項目,促進“全民共享,人人參與”。組織南寧市代表團參加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獲得金牌榜、總獎牌榜、總分榜三項第一,不僅充分展示了南寧市全民健身成果,更是有力促進了南寧市全民健身的普及與推廣。

  “ 互聯網+全民健身”讓健身觸手可及

  南寧市率先在全區完成“智慧健身”項目建設,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 互聯網+全民健身”服務平臺——運動綠城。市民群眾可以通過運動綠城APP手機端或web電腦端,實現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地圖搜索,導航、場地預定及支付、體育新聞、賽事資訊、健身知識、健身指導、賽事報名、組隊約戰、健康管理、大數據分析、天氣預報、體育組織管理等多個模組功能,為市民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

  疫情期間,群眾的戶外鍛鍊受到限制,戶外健身運動難以開展。南寧市體育局轉變辦賽思路,推出“互聯網+居家健身”運動健身模式,組織線上線下賽事活動,設置俯臥撐、單搖跳繩、踢毽子、瑜伽、電子競技等項目,既有效滿足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市民群眾對健身的需求,又有力地促進了南寧市全民健身的推廣與普及。

  今年中國杯、南馬等賽事存在變數

  今年受到疫情衝擊,很多大賽大活動存在變數。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今年“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南寧站)將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和自治區體育局統一意見和部署來確定是否舉辦,目前尚在研判;南寧馬拉松賽是否舉辦將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情況和中國田徑協會意見執行,如果中國田徑協會放開馬拉松賽事舉辦,南寧市將第一時間跟進。南寧市體育局將繼續緊盯“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情況,及時掌握國家體育總局文件政策精神,積極與自治區體育局對接,做好賽事的前期籌備工作。(廣西新聞網7月30日訊 記者 陳創明 實習生 陳艷華)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