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打造健康生活環境 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創城活動
2020-07-30 17:26:33來源:南寧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路晶森

打造健康生活環境 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創城活動

   ▲市五醫院黨委組織黨員代表到扶貧村——江南區蘇圩鎮保聯村開展清潔鄉村活動。

打造健康生活環境 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創城活動  

  ▲武鳴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在渡頭社區對路面進行消殺。

打造健康生活環境 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創城活動   

  ▲市八醫院組織職工清理綠化帶衛生死角。

打造健康生活環境 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創城活動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工作人員走進校園開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急救知識科普活動。

打造健康生活環境 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創城活動    

  市二醫院志願者在門診志願者服務站為患者提供服務。

打造健康生活環境 推廣綠色環保理念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創城活動  

  市衛生計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在酒店檢查公共場所禁煙標識設置情況。

  城市管理與城市發展相互依託,城市環境與城市文明互為促進。為紮實做好南寧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把創城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週密部署,制定方案、細化責任,明確要求、狠抓落實,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創城活動,推動創城工作做好做實。

  開展“五大清潔行動” 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3月6日,我市啟動抗疫愛衛“五大清潔行動”,進一步鞏固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從源頭上控制疾病的發生與傳播,為全面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營造良好環境。

  市愛衛辦向全市發出了《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致市場經營戶的告知書》,廣泛動員全市幹部職工、人民群眾深入持久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各縣區(開發區)、各市直單位積極響應,密切配合,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

  如今,一場與疫情防控緊密結合的愛國衛生運動在南寧如火如荼地開展,城鄉各處都迅速動員起來。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廣大職工廣泛參與環境衛生清掃和保潔工作,落實週末大掃除制度,集中清理衛生死角、小廣告,清除雜物和積塵積水;在鄉村,村民們在村委的組織下,全面清理農村生産生活廢棄物,處理村內溝塘、河道等水體中的雜物,及時清運垃圾及畜禽糞污。

  我市還重點對老舊小區、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掃工作,清運積存垃圾、消除衛生死角。各社區(村)工作人員、城區下沉人員、居民志願者等進小區、進樓棟、進街巷,全方位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清掃暴露垃圾、清除衛生死角。各農貿市場、農産品批發市場、花鳥市場、大型物流園區全面整治市場所有攤位及市場周邊的環境衛生,保持環境衛生整潔。

  據統計,7月1日至今,全市共開展環境衛生清掃15372次,出動人305230余人次,清理衛生死角52689余處,清運各類雜物垃圾3萬車。開展重點公共場所、機關單位預防性消毒36.5萬平方米,除“四害”37.1萬平方米,市場消毒工作25274個次,整治農貿市場4167個次,開展市場環境衛生集中清理2725次,清理垃圾14萬餘噸,疏通下水道751處,督促市場開展公廁整治1437次,組織開展市場集中除“四害”4729次。

  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醫生,現在病毒這麼厲害,我都不敢出門、不敢見人,可是每天都待在家裏,又實在難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堅持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病毒就不會找上你……”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人們面對未知的病毒不免擔心害怕,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謠言。為了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做好社會穩定工作,市衛健委依託市五醫院作為精神心理專科醫院的優勢,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積極推動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服務。市五醫院專門成立了3支專業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分別到銀林山莊、菩提山莊和市四醫院、市委黨校4個疫情防控隔離點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到橫縣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我市不斷加強心理援助熱線建設和青少年及兒童心理健康工作。今年以來,南寧心理援助團隊免費提供心理測試233人次。開通了1條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共接聽819余人次,危機干預79人次,心理疏導392人次。市五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接診患者2878人次。市五醫院還與市教育局合作,為全市中小學老師錄製了“疫情後如何應對學生返校”的科普視頻,組織醫生開展網絡直播,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創新宣傳形式 正視聽倡新風 

  每天準點更新“疫情發佈”、因時因勢宣傳防控疫情知識、實時發佈有關疫情發展的最新政策和發佈會情況……“健康南寧”公眾號、市衛健委官方網站以其權威性、及時性獲得了市民的極大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眾期待第一時間了解事實真相。然而各類信息魚龍混雜,半真半假的消息井噴式蔓延。如果真相遲遲不肯“上路”,謠言必然搶先“出發”。市衛健委圍繞新媒體創新宣傳形式,持續深化“一台兩屏兩報一網”(廣播電視臺,南寧市公交車內和地鐵的公交移動電視屏,南寧日報、南寧晚報,南寧新聞網)宣教載體,發佈官方抗疫資訊及通俗易懂抗疫圖文,並通過手機短信、戶外LED屏等發佈健康科普知識。

  為有效開展創城宣傳,市衛健委在委屬各新媒體平臺上宣傳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光碟行動等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內容。在各單位飯堂張貼使用公筷、文明用餐的宣傳海報、溫馨提示,各單位充分利用臨街文化護欄、院內移動文化長廊等多種形式倡導文明新風,營造文明健康生活常識人人皆知的濃厚氛圍。

  同時,在《南寧日報》定期出版《健康南寧》週刊,做大做實名醫薦方、衛建科普、衛建動態等欄目。

  開展垃圾分類宣傳 健全節能管理機制 

  6月10日,在南湖聚寶苑小區,市衛健委和嘉賓社區聯合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倡導居民做綠色環保理念的踐行者。市衛健委志願者與社區工作人員當起垃圾分類宣傳員和生態文明勸導員,發放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頁,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分類方法。

  市衛健委以節約型公共機構建設為主線,以能源資源節約增效為目標,紮實組織實施綠色行動和綠色環保工程,組織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各公共機構廣泛開展“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節能減排宣傳周”等活動,宣傳節能減排降碳的重要意義,傳播節約能源資源和生態文明理念,引導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幹部職工身體力行,爭作表率。

  在落實節能工作責任制方面,根據市節能辦年度工作任務要求,市衛健委及時制定工作方案,對全系統節能工作進行全面安排。積極推行能源資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分區計量工作。要求各單位在原有設施基礎上實施改造,進一步提高能源資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分區域分類安裝獨立水電錶實行計量。

  市衛健委還建立了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定期開展節能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並通過實地走訪、查看報表臺賬等方式監測、分析委屬各單位能耗數據,督查各單位節能減排落實情況,對能源消耗過多、居高不下等問題督促單位整改。在委機關,安排專人對辦公區用電、用水情況進行巡視監督,發現浪費現象立即予以糾正,避免常明燈、常流水等“跑冒滴漏”現象。

  組織督導檢查 確保創建工作實效

  形成良好的衛生風尚,離不開相互監督、督促。為督促各縣區、開發區及轄區各單位對在存在的衛生問題立即整改、補齊短板,市愛衛辦結合國家衛生城市“每月一評”工作,將創城工作要點納入日常檢查範圍,重點對農貿市場、城中村、公廁等重點部位進行專項暗訪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要求責任單位進行整改。

  我市開展愛國衛生專項督導,並結合首府南寧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每月考評”,對全市10個城區、開發區防控工作進行日常督導,鞏固抗疫和創衛成果。此外,聯合市文明辦、市生態環境局、市市政園林局以暗訪的形式對全市15個縣區、開發區環境衛生專項整治開展督查,對督查結果進行全市通報,並要求相關部門立即整改,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7月1日至今共派出70余人次,對各城區的農貿市場、社區單位、城中村等場所開展督查工作,發出督辦函7份,督辦問題目前已全部落實解決。市生態環境局還根據工作任務安排,對重點區域禁燒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查,現場督辦,壓實責任。6月20日以來共開展了3次檢查,覆蓋7個城區、3個開發區,發現18處焚燒火點,督促組織人員對火點進行撲滅,並對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

  目前,南寧市衛生健康系統正按照首府南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指揮部辦公室的要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與各單位的中心工作和業務工作有機融合,一同部署、一同落實、一體推進。通過創城推動解決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解決影響和制約醫療衛生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提升全系統就醫環境、醫風醫貌、文明素養建設,讓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 李靜 圖片由市衛健委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