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緊跟帶頭人腳步 脫貧致富有門路 ——上林縣明亮鎮塘隆村生豬養殖産業發展向好
南寧日報  2020-07-31 09:53:08

緊跟帶頭人腳步 脫貧致富有門路 ——上林縣明亮鎮塘隆村生豬養殖産業發展向好

  塘隆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覃春梅喜抱豬寶寶。本報記者雲亦云攝

  檢查通風狀況、觀察豬群動態、清洗豬圈、更換消毒液、備料、喂料……一大早,上林縣明亮鎮塘隆村特色産業扶貧示範園(上林縣塘兌永官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業致富帶頭人覃春梅便來到扶貧示範園的養豬大棚,開始忙活起來。其他工人也陸續到崗,大棚內很快就呈現團結協作、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 

  “這個特色産業扶貧示範園是我們村脫貧致富的一大王牌!”塘隆村第一書記孫一博自豪地介紹道。該扶貧示範園成立於2017年,投資83.5萬元,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養殖範圍為“3+1”特色産業,2019年出欄生態雞鴨1萬餘羽、肉豬200頭。目前養殖有2.1萬餘羽生態雞鴨、93頭將要出欄的成年肉豬、100頭豬崽等,而享受工人精心照料的兩頭大種豬,更是扶貧示範園裏的“動物明星”。 

  孫一博介紹,塘隆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97戶1652人,已脫貧372戶158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31%。截至今年6月,該村特色産業覆蓋率達95.9%。全村共有7名創業致富帶頭人、1個特色産業扶貧示範園、3個新型經營性主體,共帶動貧困戶152戶。孫一博説,扶貧示範園的生態養殖産品很受城裏消費者的青睞,根本不愁銷路。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塘隆村的後盾單位,近年來通過多種方式對塘隆村進行産業幫扶。光是2019年就以消費扶貧、訂單認購的方式收購了1萬羽雞鴨,産生收益99.14萬元。村裏以幫扶分紅的形式,將3萬餘元分發到未脫貧戶、殘疾戶、特困戶38戶手中。經過不懈努力,2019年底,對照“十一有一低於”標準,塘隆村實現全村脫貧摘帽。 

  覃春梅是上林縣塘兌永官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要負責人。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她在幫扶幹部的宣傳指引下,大膽創業,向銀行申請貼息貸款用於建設規模化養殖場,並動員村民加入合作社,號召大家依靠本地養殖優勢,團結奮鬥、勤勞致富。在創業當年,覃春梅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為村民樹立了成功榜樣。大家紛紛拋開顧慮,緊跟創業致富帶頭人的腳步,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加速前進。 

  説到去年經歷的豬瘟疫情,覃春梅還心有餘悸。當時,大棚裏的400多頭豬陸續倒下,幸好第一書記和村幹部及時伸出援手,幫助她將大棚進行徹底消毒清理,還指導合作社另建2000平方米的雞鴨養殖大棚,以訂單認購雞鴨的收入來彌補損失,扶貧示範園才渡過難關。經過嚴格的防疫驗收後,扶貧示範園重新啟動的生豬養殖産業,目前發展向好。 

  相對於被別人叫做“老闆”,覃春梅更喜歡“創業致富帶頭人”這個稱呼。她説:“信任我的人越多,我肩上擔負的責任也越大。光是我一個人靠養殖業致富不算本事,我要帶領塘隆村的父老鄉親一起致富奔小康、過上好日子。能讓黨和政府放心,讓孫書記和村幹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那才是塘隆村的光榮。”(南寧日報記者 雲亦云)

編輯:唐志強